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週一(4月25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並未影響到2015年以來世界軍費持續上升的趨勢,在亞洲軍費開支增長的推動下,2021年的全球軍費開支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美國仍然是全球軍費開支最大的國家,中國繼續位居第二。
獨立研究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星期一發表的《2021年世界軍費開支趨勢》(Trends in World Military Expenditure, 2021)報告說,2021年,全球軍事支出的總額實際增長0.7%,達到21130億美元。這是全球軍費開支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2021年軍費支出最大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印度、英國和俄羅斯,合計佔全球軍事支出的62%。美國佔全球軍事支出的38%,中國佔14%,這兩個國家的總和佔全球軍事支出的一半以上。
美國的軍事支出偏重研發與核武器現代化
這份報告說,2021年,美國的軍事開支總計為8010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名義增長率為2.9%,但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美國的軍事開支實際上下降了1.4%。
數據顯示,美國近年來大量投資於軍事技術的研發。自2012年以來,美國用於研發的預算增長了24%,相比之下,用於武器採購的資金投入則減少了6.4%,2021年比2020年就削減了5.4%。
“美國在研發方面的持續巨額投資(加上採購資金的削減)似乎表明,美國目前優先考慮新技術的開發,而不是大規模投資於遺留系統,”報告說。 “與核相關的開支是2021年軍費預算中增長最大的項目之一,反映了美國計劃對其核武庫進行全面整修和現代化。”
中國的軍事支出連續增長27年
報告說,作為世界第二大軍費支出國,中國在2021年的軍費支出估計為293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4.7%。與2012年相比,這個增幅高達72%。中國的軍費開支已經連續27年增長。這是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有關軍事支出數據庫中連續增長時間最長的一個國家。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田南(音譯,Nan Tian)博士說,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及其周邊地區日益增長的咄咄逼人的態勢,已經成為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軍費開支的主要推動力。一個例子就是澳英美三方安全協議(AUKUS)。根據該協議,美、英將向澳大利亞提供八艘核動力潛艇,估計成本高達1280億美元。
印度2021年的軍費開支為76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比2020年增長0.9%。報告說,印度軍事支出的增長反映了它與中國的邊界爭端以及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為什麼印度不願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與俄羅斯交惡。俄羅斯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國。
中國和印度是造成亞洲與大洋洲軍事開支增加的主要推動力,而增幅最大的則是日本和新加坡。
2021年,日本的軍事支出增加了7.3%,達到541億美元,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1%,是自1960年以來這一比例首次超過1%,也是1972年以來最高的年度增幅;新加坡的軍事支出增加了7.1%;韓國增長了4.7%,澳大利亞增加了4%,達到318億美元。
從整體上來看,該地區的軍事支出增加了3.5%,超過了歐洲3%的增幅。
歐洲軍事支出最大的三個國家分別是英國、法國和德國,歐洲總體的軍事支出為4180億美元。
2021年,在俄羅斯為侵略烏克蘭而不斷增兵之際,其軍事支出連續第三年增長,增幅為2.9%,達到659億美元,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4.1%。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發動了大規模入侵烏克蘭的戰爭。
在俄羅斯軍費呈上升趨勢之前,其軍事支出曾經歷過一段時間的下降。這是在西方對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實施制裁以及2015年能源價格大幅下跌之後出現的。
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吞併以來,為了抵禦俄羅斯威脅,烏克蘭的軍費開支增加了72%。 2021年,烏克蘭的軍事支出有所減少,跌至59億美元,但仍佔烏克蘭國內生產總值的3.2%。
按洲來看的話,2021年,美洲、亞洲與大洋洲和歐洲佔全球軍事支出的90%,分別為42%、28%和20%。中東佔8.8%,非洲的佔比最小,為1.9%。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說,2021年,全球軍事支出佔全球GDP的比重達到2.2%,比2020年下降0.1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