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禁止強迫勞動法案由於部分成員國意見不合和企業的反對,投票再次在議程上延後。該法案如果通過,可能對新疆的企業產生重大影響。本週歐盟成員國在達成臨時性協議後仍未能就法案投票表決。
目前距歐洲議會大選不足百日,如此項議案不能在3月15日最後期限前通過,則可能交給下一屆議會。這項有爭議的法案旨在加強對企業供應鏈的監管,禁止涉及破壞環境和強迫勞動的產品流入歐洲市場。在經過激烈反對後,經過歐盟內部各方協商,妥協後的草案放寬了對中小企業和部分行業的限制,令人權和環保團體感到失望。
這項名為《企業永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草案上週未能通過。由於歐洲人口大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在表決中棄權,瑞典反對,該項草案所獲贊成票未能達到代表至少65%歐盟人口的門檻,草案也遭到了企業界的激烈反對。
妥協的供應鏈法案
歐盟內部經過協調和諮詢後在本週達成了修訂後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草案,這項法案也被稱為供應鏈法案。這項2022年就已經提出規劃的立法自誕生之初就充滿爭議。法案不光適用於公司的直接行為,而是覆蓋到供應鏈,即非歐盟企業作為歐盟企業的供應商也需要承擔義務。法案沒有點名新疆,然而涉及新疆的紡織業、汽車電池和光伏產品製造將會受到影響。為爭取德國和義大利的支持,修訂後的草案大幅放寬了監管標準,只有員工超過1000人並且年營業額達到3億歐元的企業將受到影響。原草案則規定被監管企業規模為500人,年營業額為1.5億歐元。修訂後的草案還去除了針對高風險行業的額外措施,例如服裝、農業和採礦業。在草案被否決後一週內,歐盟緊急修改了草案,這顯示出歐盟立法機構意圖拯救這項岌岌可危的法案。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ía-Herrero)對美國之音表示,歐盟將會通過這項法律,然而成員國不一定有興趣將歐盟的法律轉換為自身的法律。歐盟的這項立法力道不如美國針對新疆的法律,不會對企業造成太大的風險,但會增加企業的合規成本。
艾西亞說:「不幸的是,我相信《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可能不會像美國的法律那樣有強制力,因此風險程度會比較低,只是成本會非常高。我認為對於公司來說,要真正調查供應鏈是否有人權侵害,非常困難。”
居住在德國的政治學者、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大學客座教授張俊華表示,在此次投票過程中,歐盟各成員國意見不統一,體現出歐盟整合不是很成功,一些國家出於與中國的經濟聯繫而有不同的考量。「歐盟成員國之間在供應鏈問題上,在中國這方面的得失,是有不同的層面,層面最大最深的就是德國。那麼肯定造成德國的工業界對供應鏈採取比較強硬的措施,他都要反對。”
供應鏈法案在製定之初,旨在加強對人權和環境的保護,使永續發展的目標融入供應鏈。這項法案將監管範圍延伸到了歐盟以外的第三國,供應鏈上的企業需遵守資訊揭露的義務,加強供應鏈的透明度,不符合要求的商品將無法進入歐盟市場。
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LUISS Guido Carli)客座教授、政策風險諮詢公司Policy Sonar的創辦人佛朗切斯科·加列蒂(Francesco Galietti)指出,義大利反對該法案,體現出了梅洛尼政府政策的不一致。幾天前義大利農業部長洛洛布里吉達(Francesco Lollobrigida)還在抱怨美國施壓減少進口新疆番茄,美國假裝關心新疆的人權,實際上想用美國番茄入侵義大利市場。
新法實施的困難
這項法案沒有點名針對中國,但法案起初制定的目的之一就是製止新疆產品供應商強迫勞動的狀況,由於中國當局在新疆大量設立再教育營關押少數民族,新疆的企業將受到影響。近年來,已有多個行業因涉及新疆強迫勞動的指控而被波及。一些服裝品牌因拒絕採用新疆棉花而引發中國當局和官方媒體的強烈反應。自從美國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生效以來,跨國公司面臨更嚴格的供應鏈合規壓力,該法案禁止生產過程中涉及強迫勞動的產品輸入美國,除非企業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目前針對新疆強迫勞動的審查已延伸至太陽能板、鋰電池、輪胎、鋁和鋼製品。
義大利關注新疆人權狀況的專欄作家、《寒冬》雜誌主任馬克‧萊斯賓蒂(Marco Respinti)表示,這項法律非常重要,中國勞改營強迫勞動的做法不應繼續,歐盟承認了人權侵害的發生,並且開始採取彌補措施。「這個方案不能解決這個領域內所有的罪惡,但是重要的一步。有了法律,就可以禁止歐盟的公司和行業進口使用奴工生產的貨物。這意味著他們不能成為犯罪的共謀。”
萊斯賓蒂表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貿易必須尊重人權,由於德國和義大利的反對導致一個妥協版本的法案他表示失望,他希望歐盟能夠做出實質轉變,禁止進口中國奴工的產品。
德國的汽車製造廠商大眾集團和化工企業巴斯夫正在評估未來在新疆的業務走向,大眾汽車由於在新疆烏魯木齊設立工廠正面臨人權指責和輿論壓力,巴斯夫有意出售在新疆合資公司的股權。加列蒂表示,如果調查人員無法到新疆實地調查供應鏈狀況,會導致更多企業撤離新疆。
儘管法案要求針對在歐盟以外的供應鏈展開盡職調查,如果派人到新疆等地調查取證、對供應商展開獨立的合規審計,實際操作困難重重。首先,獨立審計人員難以進入新疆,其次,中國當局自去年以來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審計和諮詢行業進行了打擊。去年以來,中國警方先後搜查了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貝恩公司在中國的辦公室。中國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擴大了間諜活動的定義範圍,中國當局也對審計業的資料傳輸到境外做出了嚴格的規定。
中國近期通過了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修訂草案,新的保守國家秘密法將在5月生效。修訂後的法律擴大了保密範圍,並引入了「工作機密」的概念。根據該法第64條的規定,「不屬於國家秘密但洩漏後會造成一定不利影響的事項」屬於「工作機密」。
羅馬 —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