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專訪美中關係專家方大為: 美中競合對抗後 下一步是重建互信


喬治·布殊美中關係基金會總裁兼CEO方大為
喬治·布殊美中關係基金會總裁兼CEO方大為
專訪美中關係專家方大為: 美中競合對抗後 下一步是重建互信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3:24 0:00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100天,在他本星期發表的國會演說中,特別突出美國在外交上兩個最大的挑戰:中國與俄羅斯。喬治·布殊美中關係基金會總裁方大為(David Firestein),過去曾經先後在克林頓總統與小布殊總統任內擔任美國駐北京以及莫斯科的資深外交官,對美俄與美中關係都有實務經驗,他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對拜登上任頭一百天的對華政策表現發表了他的看法。

他認為,中國是美國當今美國人有生之年都將面臨的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他說,到目前為止,拜登的對華政策除了在語調上出現變化外,和特朗普政府相比尚未發生實質性改變。他也不認為在接下來100天內拜登對華政策會出現巨大改變。請看專訪內容。

記者:首先,您對拜登總統到目前為止的的總體評價是什麼?我們對所謂的“拜登主義”了解得比較清楚了。

方大為:我認為是這樣的。我的意思是,這仍然是拜登政府的執政初期,但我們已經到了第100天,我認為拜登總統在外交政策方面的一些輪廓已經是明顯的了。

一來是,顯然與我們在特朗普擔任總統的四年中看到的情況相比,現在非常強調多邊主義,強調以更加協調的方式與盟友、朋友和夥伴合作解決一系列全球問題。

在特朗普時期,我們經常看到美國總統對美國盟友的負面言論,這與我們以前看到的非常不同,我認為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回到了常態。我認為美國總統現在使用的言辭和語言的調性,現在是拜登總統,與他的前任非常不同。

我認為,現任政府更加強調以事實為基礎的政策審議和政策制定。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顯然是在想像而不是以事實為基礎來制訂美國政策。因此,我認為這些可能被稱為“拜登主義”的元素開始出現,而且我認為這表現出相對於上屆政府的重大變化和轉變。

記者:方大為先生,在您的外交生涯中,您曾在美國駐北京和莫斯科的大使館任職。那麼,您對拜登總統的中國和俄羅斯政策有何看法?在您看來,哪個國家是我們目前最大的威脅?

方大為:首先,我認為,毫無疑問,以任何標準來衡量,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世界上兩個給美國帶來潛在挑戰、在某些情況下是真正的挑戰的國家。我認為幾十年來一直如此。而且我認為,隨著我們接近9/11事件20週年,許多外交政策的建制派開始說,我們中的一些人在過去15或20年裡一直在說的,那就是我們國家真正需要在比過去20年對這兩個國家給予更大程度的關注。

在這兩個國家中,我認為毫無疑問,中國是美國今天面臨的最強大的、更為強大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們每個在世的美國人有生之年都將面臨的最強大的競爭對手。這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它是一個巨大的科技強國,它是一個對世界的看法與美國非常不同的國家,但它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特別是在其經濟中,特別是在與美國經濟息息相關的部門。而且,我認為它對美國的長期挑戰甚至比俄羅斯大得多。​

記者:拜登總統帶來了基於“三個C”的中國政策:在我們能合作的地方合作,在我們應該競爭的地方競爭,在我們必須對抗的地方對抗。您怎麼看他的“三C”的中國戰略?

方大為:首先,我認為它很好地闡述了對中國的政策和思維模式,我認為它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我認為這個措辭實際上是非常聰明的。

我的意思是,在有些領域我們的確需要合作,因為這樣做符合我們的利益。有很多領域我們正在展開競爭,而且我們應該競爭,美國應該在這些領域尋求超過中國。而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當然也有存在對抗因素的領域,不是說美國或中國在尋求對抗,當然也不是說美國在尋求對抗。我不認為美國在必要時會迴避對抗。所以我認為這很好地闡述了美國對待中國的方式。

我認為它抓住了這種關係的不同要素。我認為美中關係不是用一個詞就能描述的,它有多個方面,我認為這三C的表述,以一種準確的方式,以一種深思熟慮的方式,抓住了這一點。我認為,它表達了這樣一個概念,即我們需要能同時用很多不同方式應對中國。所以我認為這基本上是正確的。

記者:拜登總統就職頭100天內美國和中國算是進行了三次會談,首先是阿拉斯加會談,然後是約翰·克里出訪中國,還有氣候峰會,拜登總統和習近平出現在同一個大屏幕上和其他世界領導人會談,在同一個論壇上展示領導能力。您怎麼給拜登總統在這方面評分?

方大為:首先,我想美國和中國展開高層接觸是好事,沒有比首腦出席同一個會談級別更高了,不過,我們還要看未來雙邊實質性接觸的進展。可是我認為我們兩國,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世界主要力量高層接觸是好事,不管是國務卿還是國家安全顧問出席安克雷奇會談,或者是約翰·克里出訪和氣候會談,我認為都是積極的。

我認為在新政府上任只有100天左右時,就期待幾次會議就能取得重大成果或者突破是天真的想法,不過我認為這些會談為將來接觸奠定了基礎,我希望將來的接觸會有實質意義並取得結果,尤其是在美國關係的議題上能取得一些進展。因此,我給拜登政府這個階段相當不錯的分數,有謀、有略,有接觸,但是無疑也表達了我們的價值觀,努力把雙邊關係放到一個對美國更有利的位置,這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唯一標準。

記者:在拜登就職前,很多人猜測拜登總統是否會逆轉特朗普總統的對華政策,可是到目前為止,拜登總統基本上維持了特朗普總統強硬的對華立場。您對此有什麼觀察?

方大為:我認為你是對的。到目前為止,美中政策和前政府相比沒有任何大的變化,美國的政策和1月20號之前基本上保持一致。

我們沒有看到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或者對華政策出現日夜顛倒的改變,不像拜登總統對某些領域做出的那種180度的改變,不管是巴黎氣候協議、伊朗談判、拱心石輸油管道,等其他領域。因此,是的,我們看到很多持續性,目前我認為我們尚未看到美國政策有實質性改變,只是這位總統講話的語調,他處事的風格和語言改變。我們聽不到“中國瘟疫”或者“功夫病毒”這類特朗普總統常常使用的應受譴責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語言。總的來說,我們看到少了一點幼稚,多了成熟的溝通風格。

我們還看到一個更大的趨勢,即政策以事實而不是空想為基礎。舉個例子,在特朗普時代我們看到的一件事,我希望拜登政府初期就可以改變。特朗普總統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時,他說,是中國在付這些關稅。當然,事實證明這顯然是錯誤的。我希望接下來,拜登政府將能以基於事實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因此我們確實看到了改變,隨著時間推進,我想我們會看到某些實質性的政策改變。

記者:我們來談一下台灣問題。對外關係委員會最近把美中就台灣問題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列為“首要”潛在危機,過去3個月來我們看到4艘美國軍艦駛進台灣海峽。台海局勢也是美日峰會的首要議題。你認為那裡的局勢有多緊急?應該如何應對?

方大為:有幾點。第一,我長期以來一直說全球所有問題中,理論上可能發生重大國際衝突的,大陸和台灣問題可能名列前茅,甚至可能要排在榜首,不過這是理論上。那裡的確有根本上的分歧,有根本上的緊張關係,而且涉及到很多強大的利益相關者等等。

但實際上,從目前和可以預見的將來來看,我贊同這樣的說法,就是雖然沒錯,這個問題理論上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是目前和可預見將來重大衝突的主要潛在來源,可是我不認為攻打台灣從代價和收益上分析,大陸領導人可以接受這樣的盤算。只要這是真的,大陸就不會尋求對台灣動用武力。

我還相信,台灣沒有意願,沒有任何真正和顯著的意願贊成統一,台灣2350萬人民不會在自由意志和自願的情況下統一,因此,這將取決於中國是否願意採取武力。我的判斷是,為了達到這個最終目標,中國目前不會,也不會很快認為這種代價是值得的。

記者:您對今後100天美中關係如何評估?

方大為:我認為基本上會是一樣的,我想我們會看到美國和中國接觸的語氣會有些改變,我希望也相信我們會看到不同內閣官員和中國進行更多的高層接觸,可是我不認為在今後100天裡,我們會看到美國對華政策會有改變,我不認為我們會看到根本改變。我認為在可以預期的將來,拜登政府對待中國的方式和特朗普政府非常相似。

有一件事我非常希望看到,我想目前是建立信任的好時機。我希望看到全面恢復領事館,也就是休斯頓和成都領事館;我希望看到恢復富布賴特項目;我希望看到美國和平隊重新進駐中國。我希望看到進一步實質性地取消特朗普時期的雙邊關稅,美國和中國都應該。我們應取消這些自我傷害,扼殺就業機會的關稅。它給美國帶來惡劣影響,我們應該回到以前的樣子。

我必須指出,特朗普領導下,美國和中國的年均商品赤字創下了最高紀錄。讓我們回到另一個方向,讓我們的國家重新著重於如何解決問題。我對看到一些進展保持希望,不過這需要很長時間。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