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加拿大一家名為“藍點”(BlueDot)的新創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AI)平台捕捉到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發生多起“不尋常的肺炎”病例。這個平台立刻向政府部門、醫院和企業等客戶發出警報,這比世界衛生組織發出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首次通報早了6天。
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和機器學習技術,“藍點”公司的人工智能係統每15分鐘分析來自世界各地海量數據——包括新聞報導、社交媒體、政府報告、航空公司機票數據、畜牧業健康數據和人工統計數據。
除了發出預警外,該公司還通過分析全球航空公司機票數據預測與武漢高度相關的目的地城市,成功預測出中國以外第一批輸入武漢肺炎的海外城市。
憑藉人工智能預報新冠病毒疫情的並不只是“藍點”公司一家。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健康地圖”(HealthMap)自動信息平台在12月30日也發出了境外疫情的公共警報。總部設在舊金山的Metabiota公司的數據模型也早於世衛組織發出預警。
不過,AI系統的率先預警還是沒能阻止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的蔓延。科學家希望AI技術能幫助解決目前的診斷、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究中遇到的難題。
中國科技企業阿里巴巴2月15日宣布,其AI技術可以通過分析CT掃描圖像、在短短20秒內以96%的準確率診斷出新冠病毒肺炎。
紐約大學的科學家和中國溫州兩所醫院的研究人員3月30日也發表論文說,他們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夠準確地預測哪一些新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會進而患上嚴重的肺疾病。報告作者說,這項技術可以協助醫療人員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決定應該優先照顧哪些人。
據美國科學信息網站“科學日報”(Science Daily)報導,這一AI工具能夠根據一些指標預測哪些病人會進一步罹患“急性呼吸系窘迫綜合徵”(ARDS),這是新冠病毒疾病的一種嚴重並發症,它能導致肺部積水,出現這一情況的新冠病毒患者死亡率高達50%。
不過,專家警告,目前大多數用於診斷新冠病毒病情的AI系統都是通過晚期感染的掃描圖像訓練出來的,這意味著它們在檢測病毒早期跡象方面的效率較低。
此外,使用CT掃描診斷新冠增加了患者污染CT掃描儀等圖像分析設備、進而傳播病毒的可能性。
美國放射學會(ACR)在3月22日的一份聲明中強調,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目前不推薦使用胸部X光或CT診斷新冠毒病,病毒檢測仍然是唯一推薦的診斷方法,即使X光和CT掃描顯示患者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也需要通過病毒試驗進行確認。
科學家說,從理論上說,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人們預測新冠病毒未來的各種變異可能,這可以讓病毒學家提早做好應對準備。
科技公司文思海輝(Pactera)的數據部門Pactera EDGE的人工智能首席技術官阿赫默·伊納姆(Ahmer Inam)對美國之音說,隨著數據的不斷累積,AI科學家可以構建出完全模擬的環境,預知病毒成長和變異的不同可能性。
他說,“在這個完全模擬、自我學習的(人工智能)環境下,(研究人員)可以置入疫苗或藥物配方,讓它們攻擊這些病毒。然後,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看看病毒是如何針對這些事件發生變異、如何進化。”
不過,伊納姆說,要達到這樣的精準預測能力,各國政府必須通力合作,共享數據。
“這需要各國政府結成全球夥伴關係,共享有關住院和診斷等數據。”伊納姆說: “病毒的活動不受邊境的限制,因此,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必須走出世界上的政治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