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國調查確認中國主導造船業手段“不公正”,美媒:衝突時中國佔優勢


資料照:中國山東省威海市一家造船廠的工人正在建造中國遠洋運輸公司 (COSCO) 的貨船。 (2019年5月16日)
資料照:中國山東省威海市一家造船廠的工人正在建造中國遠洋運輸公司 (COSCO) 的貨船。 (2019年5月16日)

路透社週二(1月14日)發表的一篇獨家報道說,美國總統拜登領導的行政當局已得出結論,中國通過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獲取了在全球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的主導地位。

路透社是從熟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展開的耗時數月的貿易調查情況的三位人士那裡獲得這個消息的。這三位人士因沒有對外發言授權而沒有提供姓名。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是在去年四月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和另外四個美國工會的請求發起301調查的。所謂301調查就是依據1974年通過的貿易法第301條規定進行的調查。這項規定允許美國政府對涉嫌從事「不公正」、「不合理」貿易行為的國家採取懲罰性措施。

一名消息人士說,這次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以造船業和海事業為目標,利用財政支持、給外國企業設立壁壘、強制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盜竊和採購政策等途徑為本國造船業和海事業提供優勢。

這名消息人士引述調查報告內容說,北京還「透過人為的手段嚴重壓低了中國在海事、造船和物流領域的勞動成本」。

路透社說,目前還未得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白宮或特朗普過渡團隊就此事發表的任何評論。

調查數據顯示,在政府補貼的幫助下,中國在價值1500億美元的全球造船業中所佔的份額已從2000年的約5%擴大到2023年的50%以上,而曾經占主導地位的美國造船商所佔份額已降至1%以下。韓國和日本在造船業的排名都在中國之後。

這份報告為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打擊中國提供了新的砲彈,並可能為美國工會提議的對中國製造的船舶徵收關稅或港口費鋪平了道路。消息人士說,這類做法可能會在公眾評議期結束後進行。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主要得益於中國完整的工業製造體系和龐大的國內市場,是企業技術創新和活躍的市場競爭的結果。

劉鵬宇說,“美方將自身問題歸咎於中國,缺乏事實依據,也不符合經濟常識。”

特朗普在第一個總統任內就透過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的貿易行為展開過301調查,調查發現中國盜用美國智慧財產權並強迫美國公司向中國企業轉移技術。特朗普決定對價值數千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本週稍後公佈調查結果。

劉鵬宇表示,中國將密切關注調查進展,要求美方停止在經貿問題上“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取消對華加徵關稅措施,停止加徵新的關稅。

劉鵬宇還警告說,“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嚴厲批評中國激進的產業政策和鋼鐵等大宗商品的過度生產。路透社指出,這反映出美國兩黨就修復美國造船業的必要性達成了罕見的共識。中國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在這份報告發布之前的四年裡,拜登政府一方面延續了特朗普時代的關稅,同時也增加了針對電動車等中國商品的新關稅,以及進一步強化了旨在削弱中國主導地位的出口管制措施。

另據美國網路媒體《國會山莊》(The Hill)報道,中國目前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00多倍,使其能夠在2023年交付689艘大型商船,並為海軍服役30艘艦船。美國造船廠在同一時期沒有給美國海軍交付任何大型商船,只交付了九艘船舶。

在全球營運的懸掛中國國旗的貨船數量比懸掛美國國旗和美國盟國國旗的船隊總和還要多。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外擁有約一百個港口(包括每個海上咽喉要道),全球最大的25個貨櫃運輸碼頭中有23個歸中國公司所有。此外,中國公司還主導海事資訊平台、設備提供商,以及造船業的其他關鍵部分。

國會山莊的報導指出,中國對商業航運和造船業的控制使其獲得了潛在的具有決定性的軍事優勢,使中國海軍能夠以比美歐國家低得多的成本建造軍艦。一旦發生衝突,該報人為,中國可能會利用其海上主導地位來扼殺美國經濟,並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其艦隊規模。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