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為公司高薪聘請兩家美國公關公司為挽回華為形像開展公關遊說並提供法律服務。這也是美國公司首次在聯邦司法部登記為華為的海外代理。
這兩家公司分別是銳思博德(Racepoint Global)和科恩沃爾夫(Burson Cohn and Wolfe)。跟踪外國政府遊說活動的美國反應政治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22日公佈了兩家公司3月20日在聯邦司法部填寫的“海外代理登記法案”(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的註冊登記表。
登記表顯示,科恩沃爾夫將利用16萬美元經費,與商業夥伴、諮詢理事、媒體、影響人士和“關鍵輿論領袖”展開合作,為改善華為在美國的聲譽而製定計劃;銳思博德的任務是訪問分析人士、影響人士和媒體,“就客戶立場起草針對政策制定人和立法議員的教育內容”,但“不與政府官員直接接觸”。
根據華為與這兩家公司的簽約,華為同意在2019年9月之前,每月向銳思博德支付5萬5千美元的酬勞,外加合理開支的報銷。公司的三位常務董事還可以按照每人每小時320美元的標準向華為收費。合約還表示,可能會牽扯“人才”、“關鍵輿論領袖”和“明星”的相關費用。
反應政治中心表示,根據美國“遊說透露法案”(Lobbying Disclosure Act)的相關記錄,華為公司過去幾年在美國支付了七位數字的遊說費用,但這是美國公司首次在聯邦司法部登記為華為的海外代理。
華為海外爭議的關鍵是公司是否聽命於中國政府。反應政治中心指出,兩家美國公關公司的註冊並沒有暗示華為受中國政府的直接控制。銳思博德的註冊登記稱,“我們的理解是,華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私人企業,而且員工持股”。兩家公司表示,他們已經要求華為證實,華為不受外國政府的監督,沒有外國政府的股份,不存在外國政府的資助、控製或者補貼等,但還沒有獲得證實。
反應政治中心指出,美國政府開始圍堵華為以來,華為強化了在美的公關攻勢。《今日美國》報3月21日刊登了華為撰寫的社論,反駁其受控於中國政府的指控;3月7日,華為正式指控美國政府限制華為產品。北京大學賀衛方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就表示,“如果美國法庭判定華為無罪,將是華為的一件大事,而且是華為大規模的公共活動都買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