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多地迎來自政府突然放棄新冠“清零”政策以來的首波發病高峰之際,中國國家醫保局本周宣布將美國輝瑞製藥公司(Pfizer)的新冠特效藥Paxlovid(中文名:奈馬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納入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失敗的消息受到中國輿論的廣泛關注。在此之前,不斷有媒體披露,中國政府在病例激增後仍多次拒絕包括美國、德國和歐盟在內的國際社會向中國提供更為有效疫苗的提議。人們不禁要問,北京方面這些決策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有關輝瑞治療新冠的口服藥Paxlovid在中國前景的最新進展是該藥目前沒有被納入中國醫保,儘管有關談判仍在繼續,但如果談判最終未果,從今年4月1日起,Paxlovid將只在中國自費藥市場上銷售。輝瑞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 Bourla)也否認了該公司正在與中國政府就授權允許中國藥企生產和銷售Paxlovid的仿製藥進行談判的報導。
據中國官媒報導,中國早在去年2月就應急審批,附條件批准了Paxlovid的進口註冊,最初的醫保支付價格為人民幣2300元/盒(5天療程),後在12月降至1890元/盒,患者需要承擔的部分從189元到567元不等。艾伯樂表示,輝瑞在2022年的頭11個月只向中國供應了幾千個療程的Paxlovid,但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第一個星期,供應量猛增到數百萬。但即便如此,在中國的新冠疫情海嘯下,Paxlovid仍然是一藥難求,有的地方該藥在黑市上被炒到幾萬元一盒。
關於Paxlovid未能被納入醫保,中國官方的說法是輝瑞的定價太高。曾有中國媒體報導說,輝瑞的實際報價是600多元,但中國知名的財經媒體《財新網》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獨家報導說,輝瑞在1890元的這個價位上基本沒降。即使是600多元的價格,據說也距離中國國家醫保局的底線相差較遠。本次談判被納入中國醫保的一款中國國產抗病毒藥阿茲夫丁片的醫保採購價為270元/瓶,可作為中國醫保局底線的參考。
中國經濟壓力大,輝瑞藥真買不起?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副總裁、全球衛生政策中心主任斯蒂芬·莫里森(J. Stephen Morrison) 對美國之音表示,輝瑞與中方將Paxlovid納入醫保談判破局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定價的確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莫里森在一封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說, “輝瑞堅持中國按照其分級定價系統作為發達經濟體來支付。據我所知,輝瑞還反對技術轉讓。”
但輝瑞首席執行官艾伯樂本週一(1月9日)在三藩市舉行的摩根大通醫療保健大會上表示,Paxlovid目前在中國的價格已經低於許多中等收入國家按輝瑞三級定價方案所支付的價格,而中國政府希望輝瑞進一步降價。
香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高本恩(Benjamin Cowling)說,價格的確是個問題,但對於一款救命藥來說,價格貴一點也是值得的。他在一封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說,“高價是合理的,與用於短期緩解症狀的藥物相比,我們傾向於為能夠拯救生命或延長生命的藥物支付更多費用。”
如果按Paxlovid每盒1890元(約合300美元)的價格計算,該價格遠低於美國、台灣、香港和歐洲國家支付的500至700美元的採購價。作為緊急抗疫措施,相關的採購費用幾乎完全由那些國家的政府支付,國民無需自己付費,或只需付極少費用。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莫里森指出,考慮到中國的經濟現狀和政府財政壓力,這個價格可能對中國政府來說的確有壓力。
他說:“鑑於需求的規模,以及Paxlovid每個療程340美元的平均價格,這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筆相當大的費用,並且需要大量的補貼才能讓普通公民負擔得起,特別是在中國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
曾在世界衛生組織擔任高級醫學官員、現任聯合國旗下國際疫苗研究所(International Vaccine Institute)擔任高級顧問的中國專家杜玉平最近發文,呼籲政府大量採購新冠特效藥投放社會,從而降低新冠死亡人數,緩解醫療系統壓力,渡過疫情高發階段的困難時期,而目前最有效的藥物當屬輝瑞的Paxlovid. 他建議中國政府與輝瑞公司談判,以相當低的價格採購不少於1億次療程的藥物,然後向去醫院就診的患者免費發放。他也建議,在引進Paxlovid的同時,也啟動引進輝瑞與德國BioNTech公司mRNA疫苗的項目,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生產線。
目前來看,中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這條路走下去。 CSIS高級副總裁莫里森表示,中國似乎仍然希望能夠開發出安全有效的中國本土抗病毒藥物。他在給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中說,“時間也可能是一個考慮因素:疫情正在席捲中國,我想中國的決策者們也在問自己,他們什麼時候可以得到充足的供貨,以及他們什麼時候可以實際提供這些藥物。”
除阿茲夫丁外,中國官媒報導說,先聲藥業、君實生物等備受關注的國產新冠小分子藥物也在積極推進研發和上市。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引述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的話說,“在與進口的競爭中,國產的新冠藥物將憑藉成本優勢和療效情況佔據市場份額。”
接受西方疫苗,就是政治上的挫敗?
中國也拒絕了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向中國提供新冠疫苗的提議。喬治城大學奧尼爾全球衛生法教授勞倫斯·高斯廷(Lawrence Gostin)此前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拒絕這樣做(進口疫苗)與科學無關,完全出於政治。”中國到一直未引進西方國家的先進疫苗令國際輿論和很多公共衛生專家大為不解。
韓國疫苗生產廠商SK生物科學社長安宰鏞最近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中國對“民族自豪感”的強調使其不願意接受外國疫苗。接受國外、特別是美國的疫苗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來說很可能是一個政治上的挫敗,因為這將使人們注意到中國未能開發自己的mRNA疫苗,這在中國與美國正展開更廣泛的戰略競爭的當下顯得尤為明顯。
中國一直未能推出本土的安全有效的mRNA疫苗。直到最近,中國製藥商康西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該公司研發的採用mRNA技術的CS-2034疫苗取得了突破並開始試生產。該公司表示,其新冠疫苗作為加強針給已經接種過三劑滅活疫苗的人施打後,產生的抗體針對奧密克戎BA.5變異株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是滅活疫苗同源加強的29倍。不過,這款疫苗何時獲批在中國規模生產仍不得而知。
去年9月,中國製藥廠商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聯合研發的一款mRNA疫苗“沃艾可欣”(AWcorna)在印尼被批准緊急使用。
CSIS的莫里森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不願進口國外先進的mRNA疫苗或與其之前對這些疫苗的長期虛假信息宣傳有關,這導致了民眾對此類疫苗的不信任,但本質上是因為中國政府手上有大量滅活疫苗存貨。
“中國有龐大的疫苗生產產能,”他說,“這種情況與中國在尖端抗病毒藥物方面的差距有根本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