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大工業國家集團(G7)領袖峰會5月19在日本廣島登場。專家認為,為了使國際關注中國在東亞造成的威脅,日本在支持烏克蘭方面表現出積極的領導態度,並聯合G7、台灣、南韓等在經濟安保上要點突破,強化民主陣營對抗中國的經濟力。
日本想避免“今日烏克蘭成為明日東亞”
2023年G7領袖峰會5月19至21日在日本廣島舉行,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的國家領導人與會。根據5月13日提前曝光的G7聯合聲明草案,本次G7廣島峰會的焦點將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與中國相關的議題。
作為東道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2月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週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領導“處理烏克蘭問題的統一戰線”,並強調就和平規則而言,不存在歐洲或亞洲之分。
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太平洋基地政務對外事務部副部長羅伯特・埃爾德里奇(Robert Eldridge)表示,日本在戰後就一直致力於多邊外交,因為這樣可以在對於區域內不守國際秩序的國家施壓的同時,避免日本與這些國家直接衝突。他指出,雖然這次已經是日本第七次主辦G7峰會,但岸田政府顯然表現出超越以往的承擔意志,在最重要的議題上主動發聲。
埃爾德里奇說:“如果這一次日本沒有站出來幫助烏克蘭,我認為日本會憂心當中國或其他國家對日本造成負面影響時,日本將會被孤立,因為它在之前對於國際安全沒有太多貢獻。所以日本很主動地擔任支持烏克蘭的角色,並透過主辦這次的G7領袖峰會的機會,讓國際更加註意中國在區域內造成的不穩定因素,包括在南中國海、台海、東中國海。”
埃爾德里奇表示,岸田所屬的派係是自民黨裡面被認為對中國較為友好的宏池會,不少人質疑過岸田對於中國的威脅會採取消極應對的態度。他指出,岸田是第三位主持G7峰會的宏池會首相,就前兩位1979年的大平正芳和1993年的宮澤喜一對美中的共同態度看來,宏池會認同日美同盟的重要性,而岸田在台灣問題上已經充分展現出區域領袖的作風。
埃爾德里奇說:“無論是大平正芳或是宮澤喜一主持G7峰會時,他們都認為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國家,但是美國更加重要,而當時中國對日本或國際來說還不像現在這樣成為共同的重大挑戰。我認為岸田在擔任首相的這一年多來,在國際議題的思考與處理上更加成熟,了解在俄烏戰爭和台海局勢險峻的重要時刻,日本應該站出來,在地區擔負更多責任。”
埃爾德里奇表示,台海局勢從去年8月開始更加嚴峻,岸田更積極地強調“今日烏克蘭就是明日東亞”,呼籲國際重視台海問題的作為將在本次G7看到成果。
美國總統拜登5月18日傍晚抵達廣島後便率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等官員和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談。雙方強調台灣海峽和平穩定重要性,重申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勳指出,所謂的“反對透過力量片面改變現狀”是岸田內閣一貫立場,但是許多人將此都誤解為“反對透過武力改變現狀”,其實“力量”不僅限於武力。
他告訴美國之音:“‘武力’等於是‘軍事力’,只是‘力量’的一部分,事實上經濟力也是力量的一種。因此,岸田內閣一再針對中國,強調經濟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聯合美國、台灣、南韓以及G7等民主陣營,集中力量於‘經濟安保’領域的要點突破,掌握命脈,而不是走全面對中國經濟制裁的路線。”
蔡錫勳表示,5月13日公佈的G7聯合聲明草案中有關經濟安全的內容,這次將論及用以反制任何肇事國的脅迫作法,美中兩大經濟體並不打算脫鉤,美方追求的是去除風險,讓貿易多元化。
美國的戰略模糊使日台憂慮
根據聯合聲明草案,拜登已將與中國對抗列為自己外交政策的重點,致力維持與中國緊張而且競爭的關係,不過仍避免發生公開衝突,包括對台海問題的因應政策。
對此,日本廣島大學大學院助理教授伊藤隆太(Ryuta Ito)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敵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美國在台海問題上一直保持著傳統上的“戰略模糊”政策,面對中國愈來愈強的威脅,讓日本與台灣更加緊張。
他說:“雖然最近拜登總統幾次的發言中透露了略為鬆綁‘戰略模糊’的訊息,好像要走向‘戰略清晰’,但美國官方在台海問題上還是堅守著‘戰略模糊’政策。美國最終是否會在廣義上介入來保護台灣和日本?美國繼續其不明確的政策,台灣和日本一直對這一點感到不安。”
伊藤隆太認為,俄烏戰爭的持續已經讓美國必須分散資源到歐洲,但就軍事實力而言,中國絕對優於俄羅斯。他表示,岸田政權對此愈發憂慮,幾乎利用每一個國際活動的機會呼籲重視台海和平。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勳認為,岸田繼承前任處理台海問題的路線。近期岸田致力於改善日韓關係,更有助於第一島鏈民主國家的統一陣線。
他說:“在台海問題方面,岸田政權明顯是繼承安倍政權、菅義偉政權的路線,我認為岸田旗幟是:‘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的重要性’。4月26日的美韓首腦共同聲明、5月1日的美菲首腦共同聲明中都有這樣的旗幟,必然是G7首腦這次強調的共識。”
蔡錫勳表示,南韓的歸隊將是強化日美韓三方合作,大幅改變印太地區的勢力平衡。
日韓美安全合作如同亞洲版北約
除了七大工業國及歐盟等國之外,澳大利亞、印度、南韓、越南等領導人也以觀察員身分受邀出席。
日韓領導人近期重啟領導人互訪的“穿梭外交”,岸田5月7日赴首爾時親自邀請南韓總統尹錫悅出席G7廣島峰會,並計劃於5月21日舉行日韓高峰會、日美韓高峰會,討論國家安全防衛方面之合作議題。
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勳認為,日本國民喜見岸田改善日韓關係,未來南韓在東北亞安全扮演的角色會更加重要。
他說:“日韓的《軍事情報保護協議》已經恢復正常了,岸田首相於5月7日首爾的日韓共同記者會上,也開始調整過去以美國居中當和事佬的‘日-美-韓’措辭,改採用象徵‘日韓和好’的‘日-韓-美’,其實很像是亞洲版的北約。”
蔡錫勳表示,預計在這次廣島峰會後,日美韓將在情報共享、台海局勢等領域上深化合作,將對中國造成不小的壓力。
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太平洋基地政務對外事務部副部長埃爾德里奇指出, 4月26日公佈的美韓首腦共同聲明中,明文記載了“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台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的重要性”等內容,表示在日韓關係改善後,韓國確實歸隊,但原因不只是與美韓保持一致立場。
他說:“事實上南韓對於台海和平、保護台灣民主自由應該要最為留意。如果中國成功奪取台灣,南韓在太平洋的任何軍事或貿易活動就會非常艱困。從地理位置來看,日本在太平洋第一島鏈,向南連結到台灣、菲律賓,以前唯一不確定的缺口就是北方的南韓,讓中國有機可趁,最終對南韓自己是重大損失。”
埃爾德里奇表示,日本這次邀請了高達16個七大工業國之外的國家領導人以觀察員身分參與G7廣島峰會,是史上最大的陣容,日韓美在台海問題上的立場趨向一致,對其他國家將起到催化作用,也對中國產生遏止作用。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