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強6月23日結束對德國和法國為期一星期的訪問。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認定美國領導的西方對中國進行“遏制、圍堵和打壓”之際,德國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以及法國對歐洲“戰略自主”的追求無疑讓中國看到了從西方“圍堵”中“突圍”的希望。
雖然中國官方表示李強對歐洲這兩大經濟體的訪問是“傳承友誼”和“深化合作”,但很多分析人士指出,分化美歐,阻止歐洲在對華政策上進一步向美國靠攏應該也是李強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
德法會成為中國的突破口嗎?美國和歐盟的對華政策又有哪些異同?
尋求從法德“突圍”,“拆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台”?
李強6月18日開啟對德國的正式訪問,並參加了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之後,他前往法國訪問,出席了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在德國和法國,李強都得到了非同尋常的禮遇。
在中國媒體上,對李強對德法的訪問報導是積極和樂觀的,與同期對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的報導大不相同。根據中國外交部,李強此行是“傳承友誼之旅、深化合作之旅”,體現了中國對中德關係和中法關係的高度重視。
對於很多分析人士來說,中國是希望藉李強這次的德法之行在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之間插入楔子,以分化美歐,以及歐洲內部的對華立場。用中國資深媒體人胡錫進的原話,“拆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台”。
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副主任、美國喬治城大學兼職教授伊萬·卡納帕蒂(Ivan Kanapathy)在電子郵件中告訴美國之音,“李強出訪德國和法國是為了促進中國的外交政策利益—北京透過冷戰視角將美國視為其主要生存威脅。李強的目的是加劇跨大西洋的分歧以及歐洲內部的分歧。與北歐、中東歐一些小國家相比,德國和法國更同情中國的利益。”
美中關係日趨緊張,而歐洲內部對中國的看法也很不同。總體說來,因為人權和中國與俄羅斯在北冰洋的行動,北歐國家對中國越來越懷疑;中東歐國家,除了匈牙利,因為中國對立陶宛的經濟霸凌和對俄羅斯的支持,對北京越來越反感。意大利正在討論要不要退出“一帶一路”。位於歐洲大陸之外的英國在對華戰略上已經與美國越來越趨同。
美國企業研究所歐洲政治和經濟資深研究員達利博爾·羅哈克(Dalibor Rohac)認為,雖然與以前相比,德國和法國在歐洲的影響力有所下降,但是,鑑於中國與德國的強大經濟聯繫以及法國對歐洲“戰略自主”的持續追求,北京選擇德法作為阻止美歐政策進一步靠攏的突破口是可以理解的選擇。
“法國一直是歐洲戰略自主的支持者,對很多人來說意味著就是對美國的自主。(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時都清楚地表明他希望歐洲人遠離中美之間新興的權力競爭。德國向來對對跨大西洋關係非常重要,它也是中國非常重要的經濟夥伴。因此,讓這兩個國家站在北京一邊當然是至關重要的。”
在歐洲,勸說德國和法國的工商界人士相信對中國“去風險”、“降依賴”、“脫鉤斷鍊”是錯誤的選擇,而這正是李強此行的重頭戲。
6月19日,李強在同西門子、大眾、奔馳、寶馬等德國企業負責人會晤時指出,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應該辯證看待依賴問題,不能人為誇大“依賴”,甚至把相互依存與不安全簡單畫等號,“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6月21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工商界晚餐會致辭時說,中法良好的政治互信使我們在相互依賴中看到穩定性、確定性和共同的發展機遇,而不是風險。我們讚賞法國政府反對陣營對抗和“脫鉤斷鍊”。希望中法企業家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做開放共贏、務實合作的行動派,共同維護中法、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韌性。
“去風險”一詞最早由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年3月底提出,後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也先後作出了呼應。今年五月,包括德國和美國在內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在廣島舉行峰會時,又將對華“去風險”寫入了公報。
對華“去風險”在歐洲已成共識
鼓勵歐洲成為世界的一極,對美國形成溫和的製約一直是中國對歐洲政策的目標。分析人士說,在美中關係惡化的現在,歐洲對中國更加重要。
烏克蘭戰爭以來,中國對俄羅斯的一些克制的做法就是以歐洲為觀眾。比如中國迄今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致命的武器,中國派出特使試圖斡旋烏克蘭戰爭等,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國與俄羅斯的特別的關係,讓中國的歐洲政策面臨巨大的挑戰。
諾阿·巴爾金(Noah Barkin)是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中歐關係專家。他6月15日在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的聽證會上說,歐洲之所以對中國形成“不脫鉤”、“去風險”的戰略,與烏克蘭戰爭以及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表現有關。
“習近平和普京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幾週建立的‘無上限’夥伴關係以及戰爭爆發後中國一直拒絕譴責俄羅斯侵略的做法,進一步鞏固了歐洲部分地區將中國視為地緣政治威脅的看法。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歐洲政府還是董事會都意識到台灣發生衝突的風險,從而觸發了歐洲主要國家關於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的激烈辯論。雖然深遠的經濟脫鉤被視為不現實,也不受歡迎,但是多元化和韌性已經成為歐洲的新的流行語了。”
雖然中國傾向於認為歐洲對華戰略隨著美國的改變而改變,實際上自從2015年以來,中歐關係已經開始逐漸惡化。
巴爾金認為這個改變大體有三個階段。 2015年到2018年為第一階段。在這個期間,歐洲的主要擔憂主要來自中國的經濟競爭和市場准入。第二階段為2019年至2021年,歐洲對中國的擔憂不僅僅是經濟,延伸到與人權、虛假信息、戰略依賴和脅迫等更廣泛的領域。 2019年3月,歐盟發布戰略文件,將中國描述為合作夥伴、經濟競爭對手和系統性競爭對手就是標誌性事件。 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後,歐洲與中國的關係進入了第三階段。
6月20日,李強在德國訪問期間,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項經濟安全戰略,呼籲成員國評估在經濟合作等領域的風險, 戰略強調出口管制,防止歐洲的技術和產品被濫用於軍事目的,此外還將製定政策加強歐盟對外投資以及外國在歐盟投資的監管。該文件沒有點名中國或任何具體國家,但提到了“實施軍民融合戰略的有關國家”。分析認為,該文件旨在遏制中國擠壓歐洲經濟的能力,並防止歐洲公司對華出口與軍事相關、可能給中國帶來優勢的敏感技術。
雖然還處於早期階段,這份戰略顯示歐盟在限制中國進入敏感市場和獲得行業機密方面尋求與美國保持一致。預計,在6月29日和30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對中歐關係以及這個戰略的討論應該在議程之上。
6月14日,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激烈辯論與協商後,德國聯合政府公佈了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安全戰略沿用了2019年歐盟對華戰略的措辭,中國被視為德國的“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戰略還指責北京為了重塑國際秩序而一再採取違背歐洲利益的行動。
德國政府迄今為止還沒有公佈對華戰略。有人分析,可能在這次中德磋商會之後會公佈。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法學研究員莫里茲·魯道夫(Moritz Rudolf)認為,中國作為競爭對手在德國對華戰略中的地位應該會被強調。
“與中國的關係中存在競爭者、對手和合作夥伴的維度。在德國每個人都同意競爭的維度已經增加。”他告訴美國之音。
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聯合政府在2021年上台後,就承諾將對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政策。來自綠黨的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和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更是一直在推動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德國《明鏡》雜誌近日報導,哈貝克自上任以來,將德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擔保減少了約50億歐元。朔爾茨在與李強會晤時再次強調了德國在與中國交往時“不脫鉤”,但要“去風險”。
美歐在對華政策依然有分歧,台灣會是真正的考驗
雖然包括德、法在內的歐洲總體上對中國在關鍵技術和供應鏈上有擔憂,但分析人士指出,就目前而言,美國和歐盟、特別德國和法國,對華政策目標並不相同。
美國企業研究所歐洲政治和經濟資深研究員羅哈克說:“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區別在於,在美國,這幾乎是兩黨的共識,美中陷入零和競爭,未來,要
“我認為真正的考驗是台灣出現衝突。在這個問題上,歐洲人必須做出明確的決定,必須做出承諾。只要他們不必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就會像歐洲人所說的那樣,極有可能進行合作,並在必要時競爭或遏制中國。”
榮鼎集團的巴爾金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也指出,除非出現嚴重危機—台灣發生衝突或是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採取直接支持,德國短期內不太可能採取根本改變與中國關係的措施的。
羅哈克認為,一旦台灣海峽發生衝突,歐洲將面臨來自精英和普通大眾的壓力,要求他們與美國站在一起。
德國總理朔爾茨6月22日向德國議會表示,他在與李強以及中國政府代表團舉行會晤時已經警告北京,不得使用武力改變領土現狀,特別是針對台灣。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4月主張歐洲不應淪為美國附庸,也不該在台海衝突上選邊站的言論就在歐洲遭到批評。歐洲30多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成員就曾發出聯合聲明,強調馬克龍的涉台言論不代表歐洲。
“我認為真正的考驗是台灣出現衝突。在這個問題上,歐洲人必須做出明確的決定,必須做出承諾。只要他們不必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就會像歐洲人所說的那樣,極有可能進行合作,並在必要時競爭或遏制中國。”
榮鼎集團的巴爾金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也指出,除非出現嚴重危機—台灣發生衝突或是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採取直接支持,德國短期內不太可能採取根本改變與中國關係的措施的。
羅哈克認為,一旦台灣海峽發生衝突,歐洲將面臨來自精英和普通大眾的壓力,要求他們與美國站在一起。
德國總理朔爾茨6月22日向德國議會表示,他在與李強以及中國政府代表團舉行會晤時已經警告北京,不得使用武力改變領土現狀,特別是針對台灣。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4月主張歐洲不應淪為美國附庸,也不該在台海衝突上選邊站的言論就在歐洲遭到批評。歐洲30多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成員就曾發出聯合聲明,強調馬克龍的涉台言論不代表歐洲。
麼美國強大,中國被削弱,反之亦然。但在歐盟,大多數政策制定者,尤其是柏林和巴黎的政策制定者,仍然抱有這樣的希望,即我們能夠以某種方式使中國成為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中更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通過經濟相互聯繫和經濟一體化,我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將中國變成一個更加良性的參與者。”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魯道夫認為,更感興趣的是運作良好的多邊機構。他說:“因此,他們有興趣讓中國加入進來,加入一個日益多極的世界秩序,遵從大家都同意的規則。從戰略上來說,這對德國來說比對美國來說更重要。全球領導者身份德國來說,卻不那麼相關。”
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副主任卡納帕蒂認為,北京的目標是不斷拖延歐洲追隨美國的腳步,到目前為止,北京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跨大西洋的實質性(如果不是口頭上的)結盟。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羅哈克認為,除非面臨真正的考驗,否則大部分歐洲人,特別是德國和法國,還是希望能置身於美歐競爭之外,與中國和美國同時保持比較友好的關係,而台灣的可能衝突就是這個考驗。
“我認為真正的考驗是台灣出現衝突。在這個問題上,歐洲人必須做出明確的決定,必須做出承諾。只要他們不必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就會像歐洲人所說的那樣,極有可能進行合作,並在必要時競爭或遏制中國。”
榮鼎集團的巴爾金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也指出,除非出現嚴重危機—台灣發生衝突或是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採取直接支持,德國短期內不太可能採取根本改變與中國關係的措施的。
羅哈克認為,一旦台灣海峽發生衝突,歐洲將面臨來自精英和普通大眾的壓力,要求他們與美國站在一起。
德國總理朔爾茨6月22日向德國議會表示,他在與李強以及中國政府代表團舉行會晤時已經警告北京,不得使用武力改變領土現狀,特別是針對台灣。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4月主張歐洲不應淪為美國附庸,也不該在台海衝突上選邊站的言論就在歐洲遭到批評。歐洲30多位“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成員就曾發出聯合聲明,強調馬克龍的涉台言論不代表歐洲。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