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正在德國進行訪問,週二(6月20日) 和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率領各自內閣成員,舉行第七輪德中政府磋商。
朔爾茨政府上週三公佈德國現代史上第一項國家安全戰略,這項戰略嚴厲指責中國違背德國利益,使國際安全“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而且無視人權。北京不滿德國在此戰略文本中被描述為“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並稱這樣的標籤只會“將我們的世界推向分裂和對抗的漩渦”。
在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前,李強週一會見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施泰因邁爾強調中美關係對“全球安全與合作”的重要性,並敦促北京和華盛頓加強對話。
李強則在會面中指出,中方願同德方一道堅持和平發展合作,為全球穩定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
週一稍晚,李強與德國工商界代表座談交流時,則談及七國集團(G7)等歐洲國家對中國“去風險”(de-risk)的問題。李強表示,如果處理不當,將風險擴大化,只會造成更多和更大的問題。他說:“防風險和合作不是對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隨著北京愈來愈常以經濟手段發動外交攻勢,美國努力聯合歐盟共同對抗,德國也試圖在美中兩國之間取得平衡。
據《紐約時報》報導,一位德國官員稱這是柏林的“三體問題”,德國難以把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分開對待。這位官員認為,若台海戰爭爆發,德國恐怕會被捲入美中軍事對抗,屆時經濟衝擊不容小覷。超過100萬個德國就業崗位直接依賴中國,還有更多的崗位間接依賴中國。在歐洲對中國的投資中,近一半來自德國,近一半的德國製造業企業的部分供應鏈依賴於中國。中國在2022年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李強此次訪問正值中國對俄羅斯、貿易和人權的政策在西方日益受到排斥之際,他所率領的代表團將於週四前往巴黎繼續訪歐之行,並參加由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主持的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
馬克龍4月訪問中國時曾表示,歐洲應花時間在中美之間建立自己的第三極地位。他說:“最糟糕的事情是認為我們歐洲人必須成為這個話題的追隨者並適應美國的節奏或中國的過度反應。”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