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降稅清單今年元旦起正式實施,當中包括136項台灣紡織品。台灣紡織業拓展會表示,估計今年台灣的化纖、紗線等紡織品出口大陸會大幅成長。有台灣紡織業者預計,今年在中國內銷市場的營業額可以大增4至5倍。
*去年台時裝出口增長不大*
為提高台灣服裝品牌的能見度,協助台灣紡織業界開拓中國大陸以及國際市場,台灣紡織業拓展會(簡稱紡拓會)最近率領12家台灣服裝品牌,到香港參加一項國際時尚展覽。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該會由2007年起受主辦單位香港貿易發展局邀請,率團到香港參展,每年都有不錯的成績,以往參加的時裝設計師以及品牌,對香港這個平台都很有好感。
不過,黃偉基表示,2010年到香港參展的接單情況比較辛苦,而且去年全年台灣整體時裝出口也沒有大幅成長,可能是由於國際金融風暴才剛結束,市場景氣還未明朗所致。
黃偉基說:“台灣的時裝出口基本上並沒有大幅度成長,紡拓會現在要推動台灣的品牌能夠在台灣以致兩岸三地的市場,希望能夠嶄露頭角。所以來香港參加‘國際時尚薈萃’,主要是希望找到一些買家,來談談是否願意作為台灣時裝品牌的代理或者經銷商。”
*七成台紡織品出口大陸降稅*
去年6月底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期收穫降稅清單今年元旦起正式實施,當中包括136項台灣紡織品,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關稅將由原來的10%至17%,分2至3年全部降至零關稅。
黃偉基指出,大陸海關在紡織品稅務上有超過1,140項,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開放136項台灣紡織品,大概代表70%台灣紡織品出口到大陸的比例。估計2011年台灣的化纖、紗線、面料等紡織品,出口到大陸將會有較高幅度的成長。
黃偉基說:“我們會在今年第一季結束之後來作評估,看甚麼地方需要再研究分析,然後再來加強,現在才1月份,談成長幅度其實並不是一個很成熟的時間點。”
*台推動機能性紡織品認證*
研發及製造機能性、保健紡織品的參展商弘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瑞珍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人類的穿著不斷演進,由最初只為擋風保暖,演進到越穿越美觀、越來越有設計感,但是以後穿衣服也會成為保健的一環,因為機能性衣服纖維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穿衣服具有運動的效果。
蔡瑞珍指出,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讓顧客買到真正具有保健功能的紡織品,台灣紡拓會推出具有國際認受性的「台灣機能性紡織品」標章,而該公司的產品也通過相關的驗證標準。
蔡瑞珍說:“台灣紡拓會在推動機能性紡織品的認證標章,這個認證標章其實不只在台灣,在大陸、美國、歐盟、日本、東南亞各國都是共同承認、共同註冊使用,消費者看到產品裡面有這樣的標章,就代表你買到的不會是假貨,它一定是有通過國際認證標準,穿上的衣服可以達到當初購買時想要得到的效果。”
蔡瑞珍表示,該公司的機能性紡織品全部在台灣研發及製造,以內衣、襪子等貼身衣物為主,目前以台灣內銷市場為主,出口市場包括東南亞、日本、英國及德國。2010年開始進運大陸內銷市場,在廣東、上海、杭州、天津、北京及山東全省都有經銷商。
*台業者預計大陸內銷大幅成長*
蔡瑞珍指出,2010年全年該公司機能性紡織品的整體營業額接近50萬美元,大陸的內銷市場的營業額佔一成左右,大約5萬美元。
蔡瑞珍並表示,該公司的產品全部被列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的紡織品降稅項目當中,今年元旦起,該公司的產品出口到中國大陸,由原本要繳交40%以上的關稅,部份即時降為零關稅,部份只需繳交5%至10%的關稅,因此,大陸的產品訂價可以調降到台灣同樣的訂價。
蔡瑞珍表示,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帶動下,該公司今年1月前半個月對大陸的出口量,與去年同期比較大幅增加一倍左右。該公司計劃今年在中國大陸成立分公司,擴大發展中國內銷市場,估計營業額可以增長4至5倍。
蔡瑞珍說:“因為去年一整年我一直在做佈局,我只是佈局但是大陸內銷市場回饋給我的業績感覺還不錯,今年開始因為有一些代理商已經準備好可以運作,我預計今年的業績,與去年比較在大陸內銷市場來說,應該要成長差不多4至5倍。”
*台T恤品牌支持本土製造*
2007年在台灣成立的新興T恤品牌STAYREAL藝術行銷經理陳怡安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以往T恤給人的印象普遍是便宜的地攤貨,由於該公司的設計師是台灣知名插畫家,對圖像設計很有心得,將T恤設計成創意品牌,每件平均售價約33美元,創立至今已經售出超過35萬件。
陳怡安表示,該公司的產品以台灣內銷為主,2010年底在香港及上海分別成立直營店,今年計劃擴大中國內銷市場。陳怡安指出,該公司的產品不包括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的紡織品降稅項目當中,因此該公司產品出口到大陸的關稅不會調降,但是該公司仍然會將生產交給台灣的代工廠。
陳怡安說:“當然是因為我們是在台灣起家,當初規模比較小的時候,先接觸台灣的廠商為主,再來就是因為現在的大環境、台灣的工廠比較被邊緣化,我們希望可以幫台灣的製造商走出一條不一樣的、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