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印度在保護本土產業與促進貿易之間尋找平衡


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一名男子在印度展位工作。 (2019年5月27日)
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一名男子在印度展位工作。 (2019年5月27日)

印度正對六種來自中國的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包括化學品、電氣鋼和碳粉盒,反映出印度國內產業對中國廉價、補貼產品的擔憂。這些進口產品可能對印度本土企業構成威脅。如果印度貿易救濟總局(DGTR)發現確切的傾銷證據,並認定對國內產業造成傷害,印度將考慮徵收反傾銷稅,保護本土生產商。

這些調查顯示印度愈加傾向於採取保護主義措施來支持本地產業。然而,反傾銷稅儘管有助於為國內製造商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但也可能導致消費者成本上升,並對印度的國際貿易關係帶來壓力。如何在保護國內市場和維持貿易自由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印度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議題。

印度的反傾銷政策傳統

印度社會發展委員會傑出教授比斯瓦吉特·達爾博士(Dr. Biswajit Dha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反傾銷措施長期以來一直是印度對華貿易政策的基石。 “歷史上,印度針對中國企業採取了最多的反傾銷行動。例如,印度目前正在進行54項反傾銷調查,其中47項涉及中國公司。因此,印度對中國企業採取反傾銷行動不會對中國對印度的出口產生重大影響,” 他解釋道。

反傾銷稅可以保護印度國內產業免受廉價中國商品衝擊,但也會帶來消費者成本上升的問題。這項政策尤其適用於像鋼鐵業這樣的基礎產業。全球貿易研究倡議(GTRI)創辦人、前印度貿易服務官員阿傑伊·斯里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指出,印度的反傾銷稅必須在保護國內產業和避免對消費者造成過高成本之間取得平衡。

“重點應該是確保公平的貿易實踐,同時不影響正在進行的本土生產的現代化和擴大規模的努力,”他告訴美國之音。

全球貿易環境的影響

全球貿易環境因美國決定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而變得更加複雜。這些關稅包括對電動車徵收100%的稅率,並對其他經濟體,尤其是印度,產生了連鎖反應。隨著中國試圖將出口轉移到像印度這樣的替代市場,國內產業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和潛在的市場混亂。

這一情況與2000年代初期的“中國產品衝擊”相似,當時廉價的中國商品湧入全球市場,導致全球範圍內的製造業崗位流失和貿易失衡。

亞洲開發銀行(ADB)最近指出,中國高於預期的出口是2024年成長的主要動力。然而,這一出口激增也引發了對其他國家產業可能受到干擾的擔憂,包括印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警告“中國產品衝擊2.0”可能導致依賴中國商品的國家出現失業和工業活動減少。 IMF警告稱,雖然中國的出口推動對其放緩的經濟是必要的,但它會給其他國家帶來挑戰,尤其是那些試圖保護本國產業免受中國廉價產品衝擊的國家。

中國傾銷產品對印度經濟的挑戰

如今,中國面臨包括房地產危機、消費需求疲軟和信貸成長緩慢等自身經濟挑戰。為因應這些挑戰,中國正在加大出口力度,緩解國內經濟壓力,但這也給包括印度在內的全球市場帶來了新的壓力。以高科技出口為主導的“中國產品衝擊2.0”威脅到印度的工業基礎,並以新的方式對其構成挑戰。

這次傾銷調查只是印度與中國經濟關係的一個面向。中國最近的經濟刺激措施導致了資本從印度外流,影響了印度的股市和貨幣價值。此外,中國在鋼鐵和太陽能板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導致了印度進口的激增,進一步加劇了貿易逆差,並引發了對保護性關稅的需求。

中國主導的太陽能產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儘管印度設定了2030年實現500吉瓦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的雄偉目標,但其80%的太陽能模組仍依賴中國進口。 2023-24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額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電子元件、太陽能設備和成品鋼材佔據了大部份。

印度過去曾透過反傾銷稅應對這些問題,但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並非易事。印度的許多產業,尤其是在二級、三級供應鏈中,對中國的依賴非常深。儘管減少依賴中國從地緣政治角度看非常重要,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面臨巨大挑戰。

全球貿易研究倡議(GTRI)創始人斯里瓦斯塔瓦認為,印度正在投資低排放鋼鐵生產,並透過保護性關稅,幫助該產業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

他說:“反傾銷調查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因此在最終裁決宣布之前,可能對印度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然而,指定機構可以在最終裁決之前為受影響方提供臨時救濟。”

但另一位印度專家、新德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教授赫曼特·阿德拉卡(Hemant Adlakha)則認為,印度上週對六種中國產品啟動的傾銷調查不會帶來重大的經濟和政治後果,因為“目前還沒有系統的研究或數據來幫助我們理解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他對美國之音說:“這不是印度或中國首次對彼此啟動反傾銷調查。”他同時提到中國商務部最近延長了對一種印度化學產品的反傾銷稅。

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發言人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表示:“中國產能過剩損害全球市場的觀點完全是錯誤的。沒有'中國衝擊',只有'中國機遇'。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和光伏產品不僅豐富了全球供應,緩解了全球通膨壓力,也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做出了重要貢獻。”

印度未來的對華貿易策略

儘管面臨這些經濟壓力,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仍然至關重要。印度大約30%的工業產品依賴從中國進口,這反映了兩國之間深厚的經濟相互依存關係。即便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包括邊界爭端)不斷加劇,雙邊貿易仍在持續成長。

印度的分析家亦指出,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是一場複雜的平衡。最近針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凸顯了兩國之間持續的緊張關係。儘管保護國內產業至關重要,但過度的保護主義可能會抑制經濟成長並傷害消費者。

前印度貿易服務官員斯里瓦斯塔瓦表示,雖然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一直是印度政策討論中的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但印度的產業需要時間和投資來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特別是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技術領域。

“在這些過渡可行之前,與中國的貿易仍將是印度工業供應鏈中的重要組成部份。”他說。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