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雨傘運動後首次區議會選舉的重要性


香港研討會探討去年底雨傘運動後,今年11月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的重要性。(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
香港研討會探討去年底雨傘運動後,今年11月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的重要性。(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
香港雨傘運動後首次區議會選舉的重要性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01 0:00

董事成員包括香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等知名人士的「公民實踐培育基金」,最近舉辦《認清選戰2015區議會選舉》研討會,邀請多位學者及現任區議員出席,分析港人在去年底雨傘運動後,如何運用手上的一票決定未來去向。

區選結果有民意詮釋效應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在研討會上表示,這次區議會選舉相當重要,由於民主派地區資源有限,區議會的席位在2007年的區議會選舉之後不斷萎縮,民主派與建制派的地區資源也愈來愈懸殊,民主派能否守住現有20%的席位是一個重要指標,而結果是民主派能否開拓新的地區,抑或當選席位進一步萎縮,有待觀察。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馬嶽表示,過往幾屆的區議會選舉經驗,政黨能夠贏取區議會席位,對之後一屆的立法會選舉當區得票有相當大的影響,可能影響到30%的得票。由於11月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是去年底雨傘運動後第一次全港性選舉,馬嶽表示,有重要的民意詮釋的效應。

馬嶽說:雨傘運動之後,究竟民意是支持民主派否決政改,還是支持(特首)梁振英vote them out(用選票踢走他們),這是第一個測試,之後就是新界東的立法會補選,然後就是明年的立法會選舉。

中聯辦介入影響選舉公平

馬嶽表示,區議會選舉結果有很多地區性的因素,外界未必了解,但是一般人都會用選舉結果那個陣營的輸贏作為指標。

馬嶽說:而這個是對民間如何去詮釋,或者甚至乎國際社會如何去詮釋,究竟在雨傘運動之後,那個是贏家、那個是輸家、那個得到民意的支持,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方志恒。(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方志恒。(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方志恒在研討會上表示,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透過長年的「蛇齋餅糭」利誘及地區工作網絡,去掌握選民的資料,加上北京駐港機構中聯辦的介入,他認為目前香港人面對的不是一場真正民主及公平的選舉。

建制組織助中聯辦收集選民資料

方志恒說:即是現在我相信民主派的政黨,他們的對手根本上不是枱面上的民建聯、新民黨、自由黨或者經民聯,而是背後的中聯辦,以至到整個共產黨的國家機器,這是相當之明顯的情況。

方志恒表示,最近有香港傳媒報道中聯辦如何操控區議會選舉,他也訪問過很多建制派及民主派人士,情況與傳媒報道差不多,就是中聯辦成立3個主要的工作部,包括港島、九龍及新界,轄下就是多個地方社團聯會,加起來有超過600個大大小小的組織,有同鄉會、街坊會、戲曲班、青年會、婦女會等等,以不同的名義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收集選民的數據,也就是「戶口簿」,由建制派的人士定期交給中聯辦各個工作部的官員,建立全港性的選民資料庫,作選舉資源調配等工作。

北京以選舉操控民意支持

方志恒認為,北京介入香港選舉的操控,嚴重扭曲選舉結果以及民意的詮釋,確保民意永遠站在北京那邊,對香港的民主發展相當危險。

方志恒說:因為它都是民主選舉產生,它說我都是議會佔多數,我都有民意支持、你都有5成人支持人大8-31的篩選。這個就是我們現在面對的一個狀態,就是北京不會再將一個民意的戰場拱手相讓給民主派或者香港人,它會用它的方式去玩這個民主遊戲,有一個民主的制度、議會,甚至特首選舉在枱面,然後用一個國家機器在背後操控,確保民意永遠站在北京那邊。

方志恒表示,香港人面對北京全方位的操控,包括選舉、主流傳媒、地區組織以至大專院校、專業團體等等,他認為香港人應該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位置,用行動去實踐去年雨傘運動的其中一句口號「自己香港自己救」。

泛民主派吸引年青人投票

香港民主黨現任南區區議員柴文瀚在研討會回應觀眾提問表示,以往香港區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約30%至40%,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地方議會選舉比較,投票率不算低。柴文瀚並表示,這次區議會選舉,泛民參選人可以跟雨傘運動後成立的「傘兵」參選人協調,甚至用初選方式決定候選人,他也認同,這次區議會選舉應該吸引更多年輕選民投票。

香港民主黨現任南區區議員柴文瀚。(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民主黨現任南區區議員柴文瀚。(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柴文瀚說:如何去提高(年青人)投票率,我想例如網絡,可以想想這方面,二來是不是有些相關年青人的議題可以想想,例如最近我與那些人在構思一些東西呢,就是跟玩滑板的人一起去構思,就是如何在區裡增加滑板場,是他們先找我,我就約他們一起與康民署的官員一起去看。

柴文瀚表示,約同愛好玩滑板的年青人,與負責相關地區工作的康文署官員一起視察,那些地方適合增建滑板場的場地,是公眾參與最直接的一環,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增加年青人的地區參與從而提高他們對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意欲。

中產及年青人投票影響大

主持研討會的和平佔中發起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在總結發言表示,這次區議會選舉,泛民應該構思一個觸動人心的政治口號,例如是否贊成「特首超然論」之類,也應該著重觸動地區居民的實際政策,吸引知識水準較高的中產階級以及年青人出來投票,因為他們出來投票,可能影響7%的投票率,對選舉結果有很大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陳健民表示,可以在區議會選舉發揚雨傘運動的精神,不只是爭取真普選,佔領區裡面平等、分享、追求知識及環保的精神,可以透過區議會選舉落實到社區裡。陳健民並表示,據過往區議會選舉結果,約80%的區議員可以成功連任,即是新人參選的獲勝率只有20%左右,不過他認為年青人應該積極參選。

年青人參選發揮雨傘運動精神

陳健民說:你去參選呢,首先最少有20%(勝算),如果你能夠做到將這班「首投族」(第一次投票)以及那班走了的中產階級之類,帶回到社區裡面,就算最後你沒有贏到,你拿到30%選票,你已經贏了,你已經開始創造議題,以及告訴別人我們沒有放棄。不是以為我們雨傘運動無功而還,我們就咀喪,對不起,不是這樣,這是我們的香港、我們的家,我們在每一個層次都會參與。

2002年成立,2003年起開始替民主派協調選舉的民主派組織「民主動力」最近與傳媒會面,召集人趙家賢表示,由2013年開始,民主動力已經協調泛民今年區議會選舉的參選人,做到每個選區只有一個泛民參選人,避免分薄票源。

趙家賢表示,由於去年底發生雨傘運動,今年區議會選舉有大批雨傘運動後湧現的「傘兵」組織加入選戰,暫時有14個小選區出現「傘兵」與泛民參選人撞區,共涉及3個傘後組織,包括「青年新政」、 「北區動源」和「東九龍社區關注組」。

泛民與傘兵撞區盼保現有席次

趙家賢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今屆有431個區議會直選議席,估計泛民將派出200多位參選人,略低於上屆2011年的235人。趙家賢坦言,泛民主派資源較建制派貧乏,而今屆雨傘運動後第一次區議會選舉,泛民的基本指標是保持現有80多個的議席數目。

趙家賢說:如果能夠再進展、加多幾個議席的話,這個更加是理想的成績,因為現時的選情是不樂觀,我們在建制派整體的龐大資源打壓底下,我們真的能確保現有議席、保持不變已經是很難得的事情。

香港民主動力正副召集人趙家賢(右)及鄭宇碩。(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香港民主動力正副召集人趙家賢(右)及鄭宇碩。(美國之音湯惠芸攝)

民主動力副召集人鄭宇碩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今屆區議會選舉有更多年青人出來參選、關心政治,他認為是好事。

傘兵參選帶入本土理念

鄭宇碩說:他們投不投我們(泛民)票,這個反而是次要的考慮,年青人肯出來關心政治、推動香港政治的發展,這個對我們來說始終都是值得鼓舞的。

雨傘運動後成立的政團、沒有參與民主動力為泛民參選人協調的「青年新政」,星期日宣佈以「香港人,一齊贏一次」為口號,將派出9位參選人,參與11月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當中有3個選區會與民主黨「撞區」。青年新政表示,希望由重奪區議會開始,將本土理念帶入制度。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