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老布殊)逝世,他生前曾經近距離接觸過中國。香港與澳門傳媒以及中國大陸輿論,對他的逝世給予了很大關注。不過,也是從正反兩方面對其加以評論。
香港主要報張星期天整版加以報導。明報說,老布殊可以說“是近代與中國關係最深的美國總統”,從政和中國政局屢有交替,中美建交前任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地位相當於駐華大使”。
蘋果日報說,老布殊是“當代政壇少有親中紅色的美國總統殊,很重視與中國官員的私交。特別是和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關係。老布殊1993年卸任後,幾乎年年訪華,1996年一年訪華四次。
北京獨立傳媒人高瑜對美國之音說,中美建交前,布殊主持駐華聯絡處期間﹐當時的中國青年開始接觸真實的美國。她說:“老布殊差不多是紅旗下長大的我們這一代人,也就是二戰後出生的人,了解美國的第一位人物。因為(1949年)解放後,馬上就是韓戰開始,(中國)和美國不共戴天。我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整天就在反美。對我們這一代的影響,就是成天在打倒美帝口號下長大。恢復中美關係的時候,我們都是20多歲,非常高興,因為中國人從骨子裡邊,從父輩一代的教導裡面,認為是美國無私地幫助我們打贏了日本帝國主義。”
布殊1974-1975年在京期間,吃烤鴨、學中文,經常和夫人芭芭拉騎單車,穿行北京大街小巷。一張歷史照片顯示,夫婦二人把車騎到了天安門城樓毛澤東畫像前的金水橋,所騎的是一部中國國產永久牌28型單車。老布殊還記得,那時存車費是人民幣二分。布殊說,騎單車是為了了解北京和中國,那時中共黨內鬥爭激烈﹐他在北京“無人搭理”,不受殊麼限制,因此對中國“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上海政法學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退休教授倪樂雄對美國之音說:“他(布殊)為中美建交前最初的交往和了解,也就是了解中國,在兩國之間穿針引線,因為中國剛從文化大革命出來嘛。總的來講,他還是不錯的,他騎自行車到處轉。”
1989年天安門事件,使得對老布殊的評價出現兩極。倪樂雄教授說:“六四天安門(事件)時,他是總統,帶頭(對中國)制裁,造成中美殊係的倒退。不過,鄧小平那時還在,(老布殊)派了特使,好像來跟我們談。”
蘋果日報則認為,老布殊“輕手處理六四屠城”是其對華政策“最大敗筆”。報導援引加州大學特聘教授林培瑞的話說,布殊一方面對美國人民殊,叫停美中高層接殊,同時派其特使秘訪北京。“若布殊不說謊,做人老實點,道德立場較堅實的話,人類,特別是中國人今天會更幸福,也會對未來的幸福生活抱希望”殊
高瑜則說:“美國對於八九年六四屠殺,還是非常譴責的。但是布殊總統很快恢復了和中國的關係,應了鄧小平的話,他們(美國)反正要做生意的。對此我們很失望。對他,我們心裡是有譴責的,有不滿的。”
明報則稱,老布殊處理六四事件的方式“剛柔並重,邊制裁,邊安撫”,顯示其“外交手腕”。
老布殊逝世之際,國際形勢和美中關係,和他主政時變化巨大。僅就個人行事風格而言,老布殊和特朗普是否彼此能有借鑒?國際問題學者倪樂雄對美國之音說:“老布殊比較穩當,個人言行比較沉穩。相比之下,特朗普有點不是中規中矩,有點冒失,不是太穩當的感覺。不過,老布殊那邊的東西,他也不會去學,是吧?”
老布殊逝世後,中國官媒迅速報導。一般預計,老布殊可能會被中國政府冠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等一類的溢美頭銜。中國官方或許更會藉此機會,重申對中美關係發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