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大變革之4- 自由派的憲政夢


習近平和李克強 (資料圖片)
習近平和李克強 (資料圖片)
中國大變革之4- 自由派的憲政夢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0:57 0:00
下載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11月在北京召開。外界對本屆三中全會寄予厚望,認為習近平和李克強政府可能會在這次會議上公佈改革藍圖。不過,習近平當政以來,在政治改革上,特別是中國是否要推行憲政問題上,似乎發出了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信號。同時,中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一直在倡導和爭取憲政改革,並積聚了相當的社會力量。那麼中國會走上憲政之路嗎?

2012年12月 4 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現行憲法(1982年憲法)公佈施行30周年大會
上的講話中說,“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這距離他被
確立為中共新一代領導人不到幾個星期。他還說,憲法應該“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並表示憲法的生命和權威在於實施。

習近平的這番講話,再加上他在上台之初以南巡的行動來矢志貫徹鄧小平的改革,讓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充滿希望, 認為習近平可能會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有所作為, 將中國逐漸引向憲政民主的道路上去。

憲政與法治,是一九八幾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一直嚮往的夢想。

華東政法大學憲法學教授童之偉說:“從宏觀來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已經走到很前面了,但是,政治體制的改革在80年後基本上沒有甚麼動靜,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經濟的發展與政治的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童之偉說,中國現在有很多經濟問題不從政治改革入手已經難以解決。他舉例說,中國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長的GDP的很大一部分用於維穩等公共開支,而不是用於民生的改善。中國財政部2011年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的公共安全經費為5490億人民幣,超過當年的國防開支。他說,如果能夠實行一定程度的法治和民主,維穩等公共開支會大大減少。

童之偉是社會主義憲政理論的倡導者,這個理論以不動搖中國共產黨的執政黨的政
治地位為前提,對共產黨的權力做出某些限制,並保障民權。

童之偉說﹕“我個人的主張是承認這個事實,不挑戰它(中國共產黨)執政在憲法上
的正當性。我們就是要落實憲法的規定,因為憲法的改革空間還是很大的。”

他說,根據現行憲法,在選舉制度、限制執政黨權力以及司法獨立方面都有相當的
改革空間。

另一位憲政派的代表人物,北京大學的憲法學教授張千帆認為,以現行憲法為基礎
的改革是一種更為溫和的改革方式,現行憲法提供了一個起點。

北京大學的憲法學教授張千帆說﹕“我覺得我們的起點是共同推進現行憲法的實施,
當然其中肯定有一些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甚至對憲政的障礙,但是,我們可以在
實施過程中逐步克服, 因為我們畢竟需要一個起點。”

他認為憲政應該是中國未來的必經之路。

張千帆說﹕“因為沒有憲政,任由既得利益去剝奪這個社會的公共利益,中國只會愈來愈走向黑暗,我們的公共政策會變得愈來愈不合理,在很多關係到人民的基本利益和社會的公共利益方面會進一步向既得利益集團傾斜,會進一步導致公共利益的被剝奪。”

中國社會目前存在很多的問題:食品安全、空氣污染、環境惡化、貪污腐敗等等,張千帆認為這都是因為沒有實施憲政的結果。

中國還有一種憲政派認為,中國應該推行西方憲政,實施多黨競爭,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這種看法以北京大學另一名法學教授賀衛方為代表。

不過,不管是主張社會主義憲政的憲政派還是主張西方憲政的憲政派在2013年的新年卻遭遇了當頭一棒。2013年 新年,自由派的《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辭《中國夢、憲政夢》被篡改。那次封殺後來遭到民眾的抗議。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薄智躍說﹕“《南方周末》想把習近平的兩個概念變成一個,‘中國夢’就是‘憲政夢’,這實際上是符合習近平講話的一個理念的。 一方面習近平提出要落實憲法;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中國夢,把這兩個概念聯繫在一起應該是非常自然的結果,但是,他們所面臨的結局,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這說明官方是希望將這兩個概念分開,‘中國夢’是‘中國夢’,不是‘憲政夢’。”

五月下旬,憲政派遭遇第二次挫折。5月22日,《紅旗文稿》雜誌刊登人民大學法學
院教授楊曉青的文章,《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研究》,斥責“憲政”屬於資產階級。 根據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數據,此後,200家左右的中國官方媒體對憲政派發起了的圍剿。

八月,《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續刊文批判憲政,把五月份開始的針對憲政的圍剿推向高潮。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報告指出,與支持憲政者的真名真性的署名文章不同,“反憲政”者的文章大多署以假名,例如,馬鍾成等,似乎知道他們的觀點不會被大多數人接受。

華東政法大學的童之偉教授認為,楊曉青以及反憲政派只是代表了很小一部分的立場,並不見得代表了官方的立場。

童之偉說﹕“也許上邊當時一時半會兒當時沒有看出來,但是,現在他們已經逐漸的悟出來,就是楊曉青他們代表的人的比例是相當少的。現在你看,不是也發表了一些文章來平衡他們嗎?比如說人民論壇不是發表了七八篇文章來平衡他們的說法,另外,美國的《僑報》也發表了三篇文章,包括我的文章, 來平衡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一些極端的說法。”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薄智躍認為,“憲政”派在討論中是出於弱勢的,他甚至說,這個辯論讓他不禁想起1957年中共反右運動前期的“大鳴大放”。

如果說,目前還不清楚“倒憲”是否有政府的背景,但是,曾經表示擁護憲法的習近平在正式上台後的確拋出一系列保守甚至倒退的思想和政綱,如‘三個自信’、‘兩個不能否定’(中共前後兩個三十年互不能否定和不能否定毛澤東)、‘七不講’等。8月份,《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共中央辦公廳發佈的“九號文件”實際上得到習近平的授意,九號文件指出,“西方憲政民主”是中共統治的最大危機。

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還發表了迄今為止最左傾的講話,呼籲復興鄧小平在80年代初發起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當年那場運動是為了支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黨的領導,以及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近期,中共當局還開展了新一輪的打擊網絡謠言的運動。一些網上意見領袖被抓。

9月,“兩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掛定網絡言論的法律邊界, 規定誹謗信息點擊5000次可判刑,在中國網絡上引起強烈的反彈。

童之偉說﹕“網上確實有一些違法的言論發表行為,包括坑蒙拐騙,造出很多事端等,確實有整治的必要。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他們在執行過程中,有很多做過頭的地方, 實際上,是扼殺或是限制了人民應該有的言論自由。”

北京大學的張千帆教授說,習近平的自相矛盾的說法和做法體現了他與各派的磨合,可能是在平衡各派勢力。但是,他表示,真正的“憲政”不應該靠某位領導人的首
肯。中國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公民社會。

張 千帆說﹕“我們可能不一定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某一個領導人身上, 更多的是在中國的公民社會還不健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去發展公民社會,然後在社會中傳播憲政的常識,希望整個社會對憲政達成基本的共識,而不是依賴某一個領導人。

他還說,憲政的討論並不是壞事﹐它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憲政。

華東政法大學的童之偉教授說, 如果遭遇經濟發展的瓶頸,中國實施憲政還是有可能的。

童之偉說﹕“如果政治體制上不做出改變造成了經濟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改的可能性大一些,換一句話說,為了經濟增長的需要,非得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那就會進行。如果沒有這一种壓力,不大可能會有很明顯的步驟。”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瓶頸,中國三十年來賴以增長的經濟模式無以為繼。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上,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改革,但是他的這种改革可能更多是經濟層面的。

薄智躍說“中國的‘憲政’夢主要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憲政夢,並不是中國政府的‘憲政’夢。從爭論來講,雙方的力量是不對等的。從自由知識分子的角度來說, 他們希望分兩步走,第一是憲政,然後是民主,但是,從官方的角度來說,這是走不通的。用‘十八大’的話來說,他們認為這是走西方的‘邪路’。”

由於習近平政府上台後在意識形態領域推出的一系列“禁言”運動,但是,又一再承諾將在經濟上作出改革,有些人認為中國可能會走進新威權時代,我們將在下一集為你探討。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