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鄰國加速興建間諜衛星網應對中國與北韓威脅


2023年12月1日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為南韓發射”北韓425“偵察衛星。
2023年12月1日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為南韓發射”北韓425“偵察衛星。

亞洲各國正加強衛星網絡,監控該地區的軍事動向。這些偵察衛星以500公里高度觀測地面狀況,從部隊移動到飛彈發射都可一目了然。這些資訊有助於在軍事衝突期間幫助國家準確瞄準敵人。

根據路透社在星期六報導,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正依照其與美國情報機構簽訂的機密合同,打造一個由數百顆間諜衛星組成的網路。若該計劃成功,將顯著提高美國與美軍迅速發現全球潛在目標的能力。

消息傳出後,中國軍方和官方媒體週日指責美國威脅全球安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帳號君正平週日在社群媒體平台微博上發文表示:”全球各國都應警惕並防範由美國政府製造的新的甚至更大的安全威脅。“

由共產黨監管的《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SpaceX的衛星計劃對”全球安全與穩定構成挑戰“。王亞楠告訴《環球時報》:“美國對其關注的國家或地區進行高調情報偵察,必然會導致一些熱點問題變得更加敏感甚至升級。”

然而觀察家指出,在批評美國部署間諜衛星的同時,中國也在擴建自己的間諜衛星網,而且解放軍的研究人員在過去兩年里花大功夫研究了烏克蘭戰爭期間的星鏈(Starlink) 近地軌道衛星群的部署情況。正是在中國軍事威脅的刺激下,東亞地區國家正在太空領域展開一場日益激烈的間諜衛星大競賽。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博士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東亞地區國家在太空領域的發展備受關注。根據美國科學家協會的統計顯示,目前太空領域最強大的國家是美國,擁有近3500顆衛星。中國已經擁有超過500顆衛星,成為第二位的太空大國。俄羅斯目前擁有約195顆衛星。除了印度外,北韓和南韓最近也加入了衛星俱樂部。日本在太空活動方面較為謹慎,但也不甘落後,擁有自己成熟的衛星發射技術。

這些衛星在戰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用於偵察、通訊和定位。目前,日本、南韓和北韓主要以偵察衛星為主,而定位系統方面,美國有GPS、歐洲有Galileo、俄羅斯有Glonass系統,中國則擁有北斗系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已經建立了自己的GPS系統,南韓則尚未投資。太空軍事化已成為一種趨勢,比冷戰時期更為普及。冷戰時期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衛星操作,但現在不僅南韓、日本、北韓,甚至中東國家如伊朗也表現出興趣。

根據紐約時報在上週五報導,台灣政府正在追求雄心勃勃的目標,建立自己的衛星互聯網網絡,作為SpaceX Starlink的替代品,原因是區域安全以及基礎建設的脆弱,考慮到台灣與中國的情勢,尤其是來自大陸的對網路攻擊和軍事威脅。儘管馬斯克在衛星網路產業佔主導地位,但馬斯克在中國的商業聯繫也引起了台灣的擔憂,目前中國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最大的市場。自2018年以來台灣政府與SpaceX的談判一直未能達成合作。蔡英文總統承諾為太空計劃投入13億美元,開發完全由台灣製造和控制的衛星。

“其實台灣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經濟實力”,蘇教授表示,台灣也在積極發展自己的太空能力。台灣計劃在未來五年內發射自己的“立方衛星”(Cube-satellite)或“微型衛星”(Small satellite),這種低軌衛星與Starlink的衛星尺寸和重量相近,可以提供基本的通訊和偵察能力。這將有助於台灣在防禦時取得更好的平衡。

亞洲的太空競賽

“亞洲國家在太空方面的發展和投資相當大。特別是,我們開始看到太空防禦和安全相關方面越來越多的發展。” 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in Cambridge)的天文物理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博士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

自冷戰之後,美國與蘇聯之間的科技競賽拉開了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然而如今在亞洲地區各國也都開始發展各自的太空科技。儘管許多國家的技術發展水準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例如,中國現在主要把自己看成是美國的競爭對手。事實上,過去幾十年來,俄羅斯一直是太空強國之一。相比之下,中國在進入太空方面相當晚。它於1970年發射了第一顆衛星,那是在俄羅斯的斯普特尼克 (Sputnik)發射之後的13年。

直到1990年代初期,中國才真正開始大量投資,與美國的差距有30年。然而近年來,隨著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該領域,現在中國在太空活動水準上已經超越了俄羅斯。儘管俄羅斯再次投資軍事太空運作,補充其軍事衛星。但總體而言,俄羅斯作為一個太空強國在過去10年中已經急劇衰落,而中國則正在崛起。因此,中國擁有各種各樣的太空系統,包括間諜衛星、雷達衛星、訊號情報衛星(用於監聽無線電發射)、使用紅外線望遠鏡尋找攻擊性導彈的導彈警告衛星、各種其他先進系統,以及許多用於戰略用途的通訊衛星。

“我會說,第一檔的太空強國包括美國、西歐、俄羅斯和中國。這仍然是事實。俄羅斯可能不會再持續很久。第二檔太空強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印度和日本。因此,在這方面,印度和日本都有自己的特色。” 麥克道爾博士表示。

印度多年來一直擁有充滿活力的太空產業計劃,專注於為印度貧困地區發展氣象衛星和通訊衛星。日本則擁有世界一流的科學太空計劃,從太空進行研究。但近年來,這兩個國家都開始涉足軍事太空領域。

“直到目前,印度擁有一些地球觀測衛星(Earth Observing Satellites),由民間控制,但同時用於民用和軍事情報。但並沒有太多高分辨率的間諜衛星,只是運營一些雷達衛星,” 麥克道爾博士表示。

“同時我們看到了日本正在開發一款新的小型火箭,這是一款商業火箭,但將用於軍事載荷,用於快速發射小型衛星,以防另一顆衛星被摧毀,”他說。日本於2004年開始運作觀測衛星,一部分使用光學望遠鏡,有些使用雷達,以收集安全和災害訊息,數量約十顆上下。

全球關注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運具技術仍由美國領頭,而中國、印度和日本積極挑戰美國的SpaceX。中國的藍箭航太計劃LandSpace已成功將三顆衛星送入軌道,並計劃於2025年推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儘管SpaceX在2023年進行了近100次的發射並成功獲利,日本仍計劃於2024年2月15日推出H3新一代火箭與之競爭。日本與JAXA和三菱重工也在研究甲烷火箭。

北韓的威脅

在東北亞,北韓在2023年11月北韓成功發射首顆國內研發的間諜衛星Ma“lligyong-1”後,金正恩宣布進入「太空強國的新時代」。儘管外界對金正恩聲稱能夠窺視美國、日本和南韓軍事基地的言論持懷疑態度,但這一事件突顯了北韓正在加強其太空能力。

“北韓在太空領域的本土能力相對較小,雖然該國已經發展了自己的運載火箭,但這還處於初期階段。他們能夠控制衛星軌道,這表明他們正在積極積累太空探索的經驗,標誌著北韓在太空領域的一個開始。”麥克道爾博士表示。

南韓則面臨略有不同的情況,雖然也在發展自己的運載火箭,但南韓具有更強大的衛星製造能力。南韓不僅擁有民用運載火箭,還有軍事運載火箭。此外,南韓可以利用美國和歐洲的火箭將衛星送入軌道。南韓在2023年12月在加州范登堡太空基地搭載SpaceX火箭發射了其首顆監察衛星,並公開了建立南韓航天管理局(KASA)的計劃。這顯示了南韓在太空領域的能力,並且開始在太空中建立防禦和軍事支援能力。與北韓相比,南韓在情報和技術方面都更具優勢,並且已經展示了更高水準的太空技術。

根據南韓先驅報上週五報導,南韓宣佈了未來八年的太空科技計劃,旨在製造並將太空探索的預算從今年的8362億韓元增加至2027年的1.5萬億韓元(約合114億美元)。預計這將推動韓國航空航太產業的發展,到2045年將把其全球市場份額從1%提升至10%。

《牛津太空安全手冊》的作者薩迪亞·佩卡寧(Saadia M. Pekkanen)博士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她對目前的現狀感到擔憂。她強調,太空安全的重要性在全球日益受到關注,尤其是在面對北韓退出與南韓的協議等地緣政治動態的情況下。她提到,美國一直在積極尋求太空安全的合作夥伴,以確保外太空的穩定使用,符合1967年的「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並有助於各國的經濟和工業發展。

此外,美國也與其盟友,尤其是日本和最近的南韓,加強了太空領域的合作。佩卡寧博士指出,太空情況感知(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 SSA)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要求各國不僅監測地面上的地緣政治活動,還要監測外太空的穩定和負責任的使用。

然而麥克道爾博士則對北韓的衛星科技並不擔心。他表示,歷史上,美國和俄羅斯的第一顆間諜衛星對降低緊張局勢起到了關鍵作用,因為它們允許國家之間觀察對方而無需互相信任。他認為,北韓擁有間諜衛星可能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他們像俄羅斯一樣開發反衛星武器(Anti-satellite weapon, ASAT),情況可能會更加令人擔憂。

另一方面,他對北韓的洲際彈道導彈計劃ICBMs感到擔憂。麥克道爾博士表示,北韓的飛彈計畫為其帶來了相當大的能力,但他相信他們主要將其用作威懾手段,而不是對南韓等國家進行核攻擊。他指出,一旦北韓發動核攻擊,美國將採取報復行動。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