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近日已批准在福建省福州市及漳州市,分別設立中印尼及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並盼華裔企業家大舉進駐,擴大中國與印尼、與菲律賓間的經貿合作。不過,官方人員透露,園區對華人創辦的公司的優惠措施尚未明定,部分觀察人士也對中國持續推銷“祖國情懷”能否換來經濟果實打上問號,然而在華府對北京圍堵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專家預估,中國未來將擴大拉攏東盟,抗衡美國的經濟戰。
中國官媒新華網週一(2月6日)報導,春節以來福建省全省各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安商、親商活動,其中福州市策劃包含招商推薦及簽約等90多場活動,並走訪及慰問400多家企業,而漳州市則是已製定2023招商專項行動方案,圍繞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及加強招商載體建設等。
另外,《福建日報》1月下旬報導,近日中國國務院批復福建省人民政府及商務部,同意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分別設立中印尼、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以“建立經貿合作新體系、產能合作、互聯互通、商貿旅遊文化全面交流等為主要任務...全力建設面向東盟國家的對外開放新高地。”
中國媒體的最新消息顯示,福建盼在農曆新年後大舉吸引主要來自東盟的外資產業,不過為何選在福州和漳州設立中印尼跟中菲示範園區,據中國國營通訊社的報導,這與兩市與印尼及菲國的深厚淵源有關。
福建盼引華裔企業家投資 然優惠措施暫未明定
中國新聞網報導,福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而印尼則有60多萬名來自福州的華僑華人旅居,兩地聯繫交往更加密切下,盼福州 “發揮僑資僑力的獨特優勢,密切彼此間交流合作,傳承華僑華人文化紐帶,增進情感認同”,藉此推動中印尼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
至於為何中菲示範園區落腳漳州,中國新聞網則解釋道,漳州是福建重要僑鄉,且菲國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的祖地就在漳州,因此在此背景之下,漳州積極建設中菲“兩國雙園”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報導並指出,過去一年,漳州市政協還協助組織菲律賓等11個國家的28位閩籍海外僑領考察漳州,“助推中菲‘兩國雙園’建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並希望相關建設持續“為中菲兩國文化、經貿交流合作牽線搭橋”。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也於2月初引述中國官員的話報導,未來若由菲律賓及印尼華裔創辦的企業進駐中菲及中印尼示範園區,將“獲得關稅、融資和土地保障方面的支持”。
據非官方統計,菲律賓華裔人口約有150萬人,佔菲律賓全國人口1.3%,大多為福建閩南移民,而印尼華人人口約有1千餘萬人,在印尼全國占比約達3%,主要來自中國包含福建、海南及廣東等南方省份。
不過,在福建積極實施“回歸工程”,引僑胞投入家鄉建設之際,對華裔企業家所提供的優惠措施似乎仍未明定。在中印尼“兩國雙園”項目中方合作園區的元洪投資區裡負責對外招商的何先生對美國之音表示,對由印尼華裔創業家所設立公司的補貼政策”還不是很成熟”,雖然已就相關措施提出申請,但完全落實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而負責中菲示範園區聯繫和組織工作的漳州市商務局政策法規科曾先生也對美國之音說,目前尚未掌握菲律賓華人企業家進駐園區的詳細優惠規定。
“回歸工程”將帶來多少經濟成效?
祖籍福建、在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擔任政治學助理教授的吳安平(Jan Robert R. Go)認為,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將具備足夠誘因吸引菲律賓華人企業家前往當地投資,主要原因與絕大部分華菲的家族史與福建有緊密連結有關。
吳安平告訴美國之音:“有很大一部分的菲律賓華人希望去福建尋根,直至今日他們都還有親戚在福建,所以在當地投資不僅是對生意有幫助,還有助他們更了解家族過往的歷史,而且中國政府還(可能)提供關稅優惠,以及在未來提供其他補貼政策。”
菲律賓馬尼拉智庫亞太進步之路基金會(Asia Pacific Pathways to Progress)研究員瑞杰龍(Aaron Jed Rabena)透過書面回覆美國之音時也認為:“菲律賓的大多數華人來自福建,因此從那以後(雙方)就已存在歷史聯繫。 (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剛(改革)開放時,菲律賓華人是最早投資中國的族群之一。此外,福建離菲律賓很近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這具有成本效益。”
然而,在印尼總統大學(President University)任國際關係講師的印尼華裔學者賴劍文(Harryanto Aryodiguno)則認為,中國長年都對海外華裔企業家提供類似的補貼政策,但這些人士並未因此爭相赴華;此外許多在東南亞的外國企業,目前普遍認為東盟的政治穩定性與經濟前景更優於中國,種種跡象顯示,中印尼或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的“回歸工程”經濟效益,恐怕不會高。
賴劍文告訴美國之音:吸引當地的華裔去中國投資,我想這不是新的政策,因為中國自從開放以來,都有這種政策,但是到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華裔轉移他們的資金到中國。 (另外包含東南亞等地的)外國工廠,沒有理由轉移他們的資金到中國大陸去,這是經濟方面的考量。從政治方面、安全方面(考量),目前來說,東南亞國家(相較中國)都很穩定,我覺得沒有理由來讓他們轉移(到中國)。
在台灣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擔任副教授的王文岳,也同樣表達不看好的立場。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其實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後,在東北和兩廣(廣東和廣西的合稱)都有設相對應的經濟特區。福建是針對僑民,這其實是1980年代以後固定的套路,吸引台商最早也是福建,但成效不彰。菲律賓和印尼華僑也是閩籍僑民居多,但去國百年已逾第3代,現在青壯年對於中國來的‘新僑’之招搖作風甚有反感,中國持續推銷祖國情懷,成效有限。”
中國設立中菲與中印尼經貿區的背後考量
不過,為何中國並未選擇其他國,而是深化與印尼和菲律賓的經貿合作設立示範園區,王文岳說,北京的背後考量可能與中國和東南亞部分國家的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及雅加達今年在東盟的政治地位有關。
王文岳說:“菲律賓跟印尼這兩個國家,在南海的爭議裡面具有特殊的戰略角色。印尼是目前東協(東盟)的輪值(主席國),在整個東協的政治地位上面很高,所以說這兩個國家是首先拉攏的國家。”
印尼總統大學的賴劍文則認為,中國設立中印尼和中菲園區的著眼點,主因是印尼和菲國在東南亞的經濟表現亮眼及民主程度較高,相比東盟其他國家有更多經貿合作的空間。
賴劍文說:“正好這兩個國家正在崛起,而且在東南亞屬於是比較民主的國家。所以進入這兩個國家的空間比較大。越南則是共產主義的國家,所以它很多政策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上,因此還沒有那麼開放。”
不只與菲、印合作 專家:中國將擴大拉攏東盟抗美
菲國華裔學者吳安平則表示,中國與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近年關係齟齬不斷,可能是中菲和中印尼示範區希望廣邀包含華裔等企業家入園投資的主因。放眼未來,中國還可能希望加強華裔企業家對祖國的認同感,擴大商務合作。
吳安平說:“考慮到他們(指中國)與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的關係,他們可能很難鼓勵或邀請更多來自西方的投資者。 但是,如果他們與華人進行合作,那大致對他們來說更容易談判,他們甚至可以提出涉及回饋祖國或類似的想法。”
暨南大學的王文岳也認為,北京恐是受到華府的圍堵政策影響,才促成福建設置中印尼及中菲示範園區。不過,不只印菲兩國,王文岳強調,中國未來會持續尋求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經貿連結,借東盟之力壯大對抗美國對其的經濟戰。
王文岳說:“中國目前想要藉由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來突破美國的經濟封鎖,印尼跟菲律賓一直都是,目前整個東南亞要轉移產業鏈裡面最重要兩個國家。整個東南亞要進行這個產業鏈轉移,其實有三個國家最熱門,就是‘VIP’三國,越南、印尼跟菲律賓。那中越關係是比較微妙,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上說起來,菲律賓跟印尼其實是中國比較有突破口的地方,要突破美國的經濟封鎖。嚴格說起來,RCEP以來,中國拉攏的對象其實不局限菲律賓跟印尼,包括泰國、柬埔寨或者馬來西亞,只要有機會,他們基本上也會持續地去推動雙邊經貿合作,總的目標就是說要拉攏整個東協(東盟),來突破美國對它的經濟封鎖,這個是它一貫的作為跟做法。”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