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週二(10月8日)宣布,決定對從歐盟進口的白蘭地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這是北京與布魯塞爾日益升級之貿易爭端中的最新舉措。
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補貼展開調查的幾個月後,中國今年1月開始對歐盟的白蘭地啟動反傾銷調查。調查8月裁定有傾銷,但北京當時選擇不徵收任何關稅,同時不排除後續措施的可能性。此舉被視為緩解與歐洲緊張關係的嘗試。
中國商務部在星期二發布的一份公告中,宣布針對歐盟白蘭地的「臨時反傾銷措施」。從本週五(10月11日)起,進口歐盟白蘭地的經營者必須向中國海關繳納「相應保證金」。
商務部稱,保證金金額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徵,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30.6%至39.0%。
「歐盟進口白蘭地存在傾銷,國內相關白蘭地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威脅,傾銷與實質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商務部表示。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博聖軒諮詢公司(Daxue Consulting)的報告,2022年中國進口的烈酒中,白蘭地進口量最多,大部分來自法國。
法國是推動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的國家之一。
上週五(10月4日),歐盟集團投票決定對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正式批准了最高35.3%的額外關稅,包括法國和義大利在內的10個成員國投下贊成票,12國棄權,5國反對。
歐盟指出,北京對其國內產業的不公平補貼損害了歐洲汽車製造商的利益。
北京否認指控。歐盟投票後,中國商務部表示反對擬議的關稅,稱其「不公平、不合規且不合理」。
自歐盟去年10月對中國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開始,中國針對歐盟多項產品啟動報復性調查,包括乳製品、豬肉產品、化學產品和白蘭地。
法國干邑白蘭地的生產商一直擔憂,北京會把他們的產品當作首要報復目標,也曾為此走上街頭要求歐盟延後投票。如今他們擔心的事成為了現實。
干邑白蘭地生產者總會(General Union of Cognac Producers)主席安東尼·布倫(Anthony Brun)此前對路透社表示,法國政府似乎已經選擇犧牲他們的行業。 “因為法國在這項政策中起了帶頭作用,他們將尋求針對僅與法國有關的產品。”
布倫說,中國是法國白蘭地的第二大市場,佔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我們面臨約40%的稅,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市場的消失。”
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的高級經濟學家桑德·托多爾(Sander Tordoir)在歐盟投票後告訴美國之音,歐盟委員會在設計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關稅時遵循了世貿組織(WTO)的規則。因此,“原則上中國沒有報復的權利,但這並不意味著北京不會這麼做。”
托多爾分析指出:“由於柏林明確反對關稅,北京可能會針對法國白蘭地或西班牙豬肉等出口產品,而不是德國汽車。但也不能排除中國無論如何都將歧視歐盟或德國製造的汽車。”
(本文參考了法新社和路透的報道)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