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2025年將實施貨幣政策改革,將在“適當時機”將目前1.5%的利率往下調。作為央行的中國人行去年就曾表態,將建立更符合市場導向的利率曲線。分析師預期,國人行今年會進一步改革,確保信用貸款需求更靈敏回應貨幣政策的調整。
報告稱,中國人行表示將優先考慮“利率調整的作用”,逐步放棄貸款成長的“量化目標”。這標誌著中國貨幣政策的重大轉變,不過政府顧問坦言是“艱鉅任務”。
聯準會、歐洲央行等大多數央行,都僅依賴單一基準利率來調控信貸需求和經濟活動,但中國央行數十年來不僅設定多種不同利率,也透過非正式指示來影響銀行的貸款成長規模。
這類指示長久以來一直是中國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將資金引導至製造業、科技和房地產等高成長產業,但中國人行內部官員認為,改革已迫在眉睫。
報告指出,國人行擔憂信貸成長目標會導致銀行不計風險無差別放貸,長遠來看會浪費資源。
中國人行的聲明突顯了更廣泛的政策框架改革計劃,也就是逐步減少以國家主導的銀行貸款推動經濟成長。
降低對信貸成長目標的依賴,有助於抑制中國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但由於中國政府希望資金流向高科技和製造業,央行在推行利率改革時也面臨挑戰。
為調整政策,中國人行去年明確表示,主要政策工具是7天逆回購利率,不再像過去依賴多種利率指標。中國人行2024年兩度下調該利率以刺激經濟,最近一次是在9月底,自1.7%降至1.5%。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2011年以來首見,外界認為是中國金融貨幣政策的重大轉變。
在會議中,中國領導人承諾將“適時”降息,並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提振放款和投資,讓疲軟的經濟得以復甦。
發改委:中國對外開放決心不變
隨著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0日上任後可能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並發動貿易戰,中國的經濟前景陷入更多不確定。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星期五(1月3日)表示:“無論外部環境怎麼變,怎麼充滿不確定性,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行動都不會變。”
他在中國國務院舉行的“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成效”記者會表示,中國將“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並引導更多外資進入“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
不過,有些數據仍突顯了中國經濟的長期挑戰,其中最突出的是人口老化問題。趙辰昕表示,2024年全國託育機構總數近10萬家,養老機構則達41萬家。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