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離任前再次訪美,美國和德國的盟友關係得到鞏固。美德領導人在會上強調共享民主價值觀,但在如何應對中國挑戰上仍存在分歧。
德國是歐盟最大經濟體,而默克爾是歐洲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她在9月離任前的這次白宮之行有望為未來美國和德國的關係,甚至與歐盟關係奠定基調。
相比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與跨大西洋盟友間的緊張關係,兩位領導人周四會面的整體氛圍更為融洽,顯示出美國和德國的關係正得到改善。
默克爾在橢圓形辦公室說:“我珍視這份友誼。她還讚賞美國在二戰後幫助建立一個自由和民主德國方面發揮的作用。
默克爾是拜登上任以來第一位訪問白宮的歐洲領導人。在美國高層近日密集訪問歐洲、爭取德國在內的盟友支持之際,默克爾此次訪美也被視作對拜登政府頻繁示好的積極回應。
對華政策是美國和德國的談論重點。拜登政府將愈加具有侵略性的中國視為最大的地緣政治挑戰,但默克爾領導的德國將中國視為重要的商業夥伴,並不願意公開向中國發起挑戰。
在周四的新聞發布會上,拜登表示,美國和德國已經達成一致,兩國“在看到中國或任何其他國家在破壞自由和開放的社會時,將挺身捍衛民主原則和普世權利。 ”
默克爾對中國的評價則相對保守。她在會上說:“有很多共識,中國在許多領域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與中國的貿易需要建立在我們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的假設上。”
默克爾表示,柏林願意在包括勞工權利、貿易和網絡安全等問題上與華盛頓協調對華政策。
密切的商業關係是連接德國和中國最重要的紐帶。在默克爾16年的執政生涯中,她一直促進柏林與北京的商業合作,還支持現已停滯的中歐投資協議,甚至不顧美國的反對,暗示不會禁止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參與德國項目。
這一關係目前受到了衝擊。隨著中國越來越擅長利用經濟砝碼實現政治目標,並且採用不公平的經濟手段收購外國核心產業,向產業價值鏈上移,德國的企業已經感到了威脅。
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的專家鮑曼(Bradley Bowman)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和德國的公司都可以理解為優先考慮市場准入、投資和收入,但我們忽視了來自北京的軍民融合威脅,這將給我們帶來危險。德國和美國的安全和繁榮要求我們認識到,中國正在實施一項全面的努力,以任何必要的手段從西方奪取信息和技術,以建立商業和軍事上的優勢"。”
在訪問期間,默克爾和拜登簽署了《華盛頓宣言》,承諾將支持人權,以民主價值觀領導世界,並闡述了就不同政策挑戰進行合作的共同願景,包括經濟對話和氣候變化等議題。
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馬曉月(Mareike Ohlberg)表示,隨著美德關係回暖,有望看到兩國在中國問題上展開更多的合作。
她告訴美國之音:“德國企業界確實希望推動中國給予更多的對等待遇,許多德國人也越來越意識到中國侵犯人權的問題,我相信與拜登政府有更密切的協調空間。 ”
隨著德國聯邦大選臨近、默克爾於今年9月卸任,德國的對華政策在新領導人的帶領下可能發生更顯著的轉變。德國多個黨派都在競選綱領中明確提出,應當利用跨大西洋合作更好地抗衡中國。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當代德國研究所名譽所長簡斯(Jackson Janes)表示,德國作為美國和歐洲之間的橋樑,對塑造歐盟對華立場至關重要。
他告訴美國之音:“德國需要在歐盟框架內組織其政策,這對加強跨大西洋國家應對中國的立場至關重要。”
不過,儘管美德關係拉近,承認中國是重大競爭對手,但雙方還要彌合在如何具體應對中國上的分歧。拜登政府要求與中國全面脫鉤,而德國對此抱有疑慮。
簡斯說:“雖然大家都承認中國是一個具有不同價值觀的專制國家,也承認中國對如何構建國際政治有不同的看法,但德國對處理中國問題的看法仍然是相信,儘管有這些分歧,仍然需要保持接觸。”
分析認為,歐美關係在經歷了特朗普時期的緊張和動盪後,難以通過一次訪問就徹底改變現狀,雙方還需要解決其他領域的分歧,重建信任。
美德領導人在會談上並未就備受關注的“北溪2號”管道建設達成一致。該管道將繞過烏克蘭,使德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數量翻番。美國擔心這將成為莫斯科的地緣政治工具。
拜登還需要就是否取消歐洲人的赴美旅行限製做出決定,該禁令讓德國和其他歐洲盟國感到憤怒。其他待解決的棘手問題包括雙方在疫苗專利權和鋼鋁關稅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