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劵業在9月5日發行重大變化,被稱為中國證劵業“龍頭”的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劵,在同一天宣佈停牌及謀劃資產重組。中國官媒新華網將事件評為“證劵業超級航母呼之欲出”,可是對於證劵業、金融業界人士和投資者來說,這次合併反而是中國經濟衰退的另一明證,甚至斷言不會因此增加對相關公司及市場的投資。
國泰君安在9月5日深夜發佈的公告表示,該公司正籌劃向海通證劵全體A股及H股換股股東,分別發行A股及H股股票方式,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劵,併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市場預計這次合併將組成市值達1.6兆人民幣的巨型證劵企業,將超越中信證劵成為中國證劵行業首屈一指的企業。
因此新華網在9月6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次兩所大型證劵企業合併重組,是有利於整合上海金融國資優勢資源,打造一家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一流投資銀行,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建設金融強國的戰略目標。
中國國務院在今年上半年推出《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期望透過整合證劵行業資源,提高更高質量要求,目標是在2035年能夠有至少兩至三家投資銀行,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甚至跟美國華爾街企業能爭一日之長短。於是在此背景下,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劵的這次合併,已經是今年第七宗中國大陸證劵業併購案例。
中國股市近年“跌跌不休”
不過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大陸資深媒體人及獨立評論員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次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劵合併,並不會造成所謂證劵業的航母,反而是反映證劵行業的衰落。他告訴美國之音:“在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股市是跌跌不休,一直在打保衛戰。這保衛戰也是一直打下去,沒有中止的跡象。”
這位獨立評論員由此認為,就算這次合併能夠增加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劵的影響力,也只限於中國國內。“強化影響力指的是在中國市場當中的佔比,所佔的份額會進一步擴大。這影響力是指內循環之下的影響力,這跟國際市場是沒什麼關連。就算是拿到國際市場上,這種合併擴張的影響力也可以被忽略。”他說。
“內捲化”造成弱肉強食
在中國大陸,“內捲化”近年成為社會關鍵詞語,“內捲”的意思是指一個環境發展到一定水平後見頂,無法再有突破,於是只能在內部尋求發展。可是這種發展由於缺乏外在資源加入,在資源有限之下反而變為惡性競爭,甚至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中國經濟在1990年代改革開放後急速上升,但是近年因為生產成本上漲,以及中美貿易戰衝擊,令經濟增長不斷放緩。中國國家統計局在7月15日公佈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較去年同期增長4.7%,但與第一季的5.3%增長相比,增幅進一步收窄。
中國股市近年的表現,亦反映出經濟不景狀況。滬深300指數近五年來持續下跌,在9月13日收市時是3159.25點,創2019年1月後史上新低。上海證劵交易所近年的成交量也不理想,主板A全年總成交金額從2021年的103百億元人民幣,跌至今年截至8月的48.7萬億元人民幣。因此行內人士分析指,中國的證劵行合併潮確實是加強競爭力,不過卻是在嚴峻環境之下為求自保,避免被同業淘汰的舉動。
海通陷內憂外患促成合併
另一方面,行內人士認為,這次事件名義上是合併,實際上卻是國泰君安收購海通證劵。香港資深股評人潘家榮分析指,海通證劵的業務方向令他們目前陷入弱勢。他說:“海通證劵以往主力做首次公開募股(IPO),現在市道淡靜,IPO自然減少,因此無法賺錢。然後它在香港的子公司海通國際近年也虧損,所以整體公司財政有壓力,在淡市之時被另一家財政比較健全的公司吞併,這是正常現象。”
海通證劵近年也爆出領導層潛逃的醜聞,上海市紀委監委於今年8月底發佈消息,指通海證劵前副總經理姜誠君涉嫌嚴重職務犯罪,在境外落網並被遣返中國。海通證劵及後更要求投資銀行家上交護照,並就所有因公和因私出行計劃申請許可。內地消息人士指出,姜誠君被捕事件甚至成為海通證劵被國泰君安吞併的催化劑。
海通證劵在中國證劵業是巨頭級別的企業,尚且遇上經營困難,因此反映出中國證劵業目前的環境。
前香港有線電視財經信息台台長顏寶剛認為,除了削減成本,這次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劵合併並不會帶來多大經濟效益。他告訴美國之音:“雖然中國經濟每年都有5%增長,但整個資本市場和股市無法追上,反而是反覆下沈。企業營利本身追不上,或可能集中在個別國企、央企身上,很多民企經營很困難,反映整個市況不斷向下。如果市況繼續下沈,滬深300指數再創新低,IPO又追不上,這次合併我看不到會為他們帶來很多新營業額。”
據這次宣佈合併的兩家證劵企業的去年年報數據顯示,國泰君安約有1.5萬名員工,海通證劵則擁有1645家投資銀行,超過13600名員工。若兩家企業合併,勢必因為當中不少員工職能重迭而進行裁員,確實可以節省成本。不過潘家榮認為,裁員潮將令證劵業氣氛進一步低落。
難藉合併吸引更多注資
因此,從投資角度上看,顏寶剛坦言這次合並不能刺激外界增加對這兩家企業,甚至中國證劵業的投資。他說:“我不會購買中國證劵行業股票,內地投資者自己都死心了,為何還要闖進去購買這些受大環境影響的行業股票呢?而且也有另一些中資股是上升,例如是部分央企、國伍、這些央企能派息,股值也吸引,表現也不差,在這背景下,我就不會投資這類股份。”
不願具名的中國大陸資深媒體人及獨立評論員也不看好中國證劵業股市發展。“這次證劵公司合並不是因為經濟好轉,而是進入經濟通縮衰退,是為了應對危機而合併。而且合併之後他們是大而不強,這也沒必要買。加上與這經濟通縮衰退並行出現的政策風孩,考慮到這大風險,就更不應該進行更大的投資,而是應採取保守策略。”他說。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