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的空中殺手鐧B-21"突襲者"(Raider)隱形轟炸機才剛完成首飛,可能就面臨挑戰?中國科學家宣稱,透過先進的硬體和與人工智慧(AI)新戰術的組合,中國的高超音速空對空飛彈在一場模擬戰鬥中,發現並擊落了一架美軍B-21。
分析家說,這代表中國已經跳脫傳統思維去應對B-21,不再是靠戰鬥機去做空中攔截,雷達變成只是配角,紅外線尋標器可能才是主角,並且AI含量增加,把空戰拉升到內太空的層次。
香港南華早報11月27日報道,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陳軍領導的團隊在《航空學報》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在一場美中模擬空戰中,中國可以發現美軍的B-21隱形轟炸機,並以最高速度達6馬赫的空對空飛彈將B-21以及其無人僚機給擊落。
陳軍和他的大學因為涉及洩密給中國解放軍而被美國制裁,是中國所謂的"國防7子"之一。
3個前提
台灣前空軍中將副司令張延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這是一種兵棋推演,而非實兵驗證,中方在模擬什麼狀況下可以擊落美軍B-21突襲者轟炸機。
他表示, B-21的隱身技術極佳,從設計到材料的每個細節都是為了使其具備強大穿透敵方防空的能力,所以如果想要擊殺B-21,必須要有3個條件。
他說,首先,要能目標獲得、發現B-21的蹤跡。B-21是超音速巡航的匿蹤戰機,一般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是看不見的,必須要用量子雷達跟米波雷達才能看見。但目標獲得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使用遠紅外線搜索追蹤系統,因為隱形戰機的特殊塗層可以將雷達波散射掉,從敵方的雷達螢幕上看上去變得非常小,以為只是一隻老鷹,根本不會知道是一架轟炸機,“但熱是沒有辦法欺騙的”,他研判中共可能是加上紅外線尋標器而發現B-21。
其次,中共可能是用空對空飛彈,從近太空來做擊殺,正如現在大家都在搶佔“高邊疆”的技術高點。“高邊疆”是指距離海平面20到100公里的高度,也是俗稱的內太空。如果依照報告說的是採用火箭發動機的固態燃料,將超高音速飛彈打到太空中,再以6倍音速進到大氣層擊殺,是有可能的。
張延廷說,第三個條件是共軍要能夠躲避掉B-21的欺敵無人機,換句話說,它可能加裝了紫外線搜索系統,得以辨別哪一架才是真正的B-21,而哪一架是用來當欺敵的無人機,然後經過AI的快速判明後,再針對空中指揮載台B-21做擊殺。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張延廷表示:"我們可以從這裡面來抽絲剝繭,中共在哪一方面是有了重大的突破,是在這個目標獲得階段呢,還是說在遠距離紅外線搜尋追蹤系統的突破呢,還是在內太空搭配紅外線跟紫外線來判明這是AI的UAV(無人機),還是這是B-21的空中指揮轟炸載台,不要被欺敵欺騙掉。"新思維新技術。
他認為,中共已經跳脫傳統思維,沒有提到相位陣列雷達,而是已經“走到紅外線系統去了”,雷達變成配角,紅外線尋標器才是主角。此外,AI含量增加,計算速度變得更快,並運用內太空作為一個空戰領域。
南華早報說,在中國團隊的模擬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中國正在開發的一些新能力。例如,一架中國飛機在前往虛擬戰區時關閉了雷達並保持無線電靜默,但它仍然可以利用尖端技術調查周圍環境,例如它的身體覆蓋著“適形皮膚”(conformal skin),可以從遠處的目標接收電或熱訊號。
根據陳軍團隊介紹,中國以空對空高超音速飛彈擊落了一架類似B-21的隱形平台及其同僚無人機。這款高超音速飛彈採用新型固體燃料“脈衝發動機”,可以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隨意調節功率輸出,先升到近太空,然後再以6馬赫的速度降落在敵機上。
此外,美國的隱形飛機雖然在早期就發現了中國導彈並急轉彎躲避攻擊,但中國導彈經過快速計算得出很可能會錯過目標後,立即就將攻擊任務自動傳遞給另一枚正在攻擊無人機途中的高超音速飛彈。美機沒有想到中國飛彈可以在發射途中切換目標,以致在撞擊前未能做出有效反應。
陳的團隊說,中國的AI可以在戰鬥的不同階段,在人類、無人機和飛彈之間快速做出決策,提出一些以前認為不可行的攻擊計畫。
理論驗證階段
台灣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滕昕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共面對美軍新世代匿蹤轟炸機的推出,不斷在研擬反制該等高科技武器系統的手段方法,大部分的方案尚在發想中,有些則稍有進展,邁入“理論驗證”的階段,也就是從科技理論層面來探索其可行性。然而,中共的官宣或一些民間自媒體或軍事博主,常常將這類尚在理論驗證階段的某些方案,當作共軍已經成熟掌握的技術而大加渲染。
他表示,南華早報先前曾報道過,中共掌握了高超音速飛彈使用紅外線尋標器來捕捉美軍匿蹤戰機F-22、F-35的技術,後來證實這只是中共科技研發人員在期刊上發表了「理論上」可以突破限制的方法的論文,有發展成實際軍事運用的可行性,但離正式運用還差十萬八千里。
他說:“然而,報道就給讀者一種印象,像是共軍現時已經擁有了克制美軍B-21匿踪戰機的手段,實則不然。”他表示,任何軍事模擬均要進行“情境想定”,預置本次想定的各種條件與特定的狀況,才能夠預控整個兵推模擬的順利進行,得出所需的有用結論。但B-21不久前甫進行首度試飛,美方採取了嚴苛的保密措施,僅透露了性能的粗略描繪,其實際的性能參數與技術細節仍諱莫如深。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共如何能掌握B-21的性能,並研發出針對B-21的有效反制方案。所以說B-21能在模戰中被偵測到,這些都是中共方面的“想定情節”,而不是“真實世界中發生的狀況”。
B-21完成首飛
美軍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在美國時間的11月10日完成首飛,從曝光的照片中可以發現,“突襲者”最引人注目之處是機上的引擎噴嘴埋得更深,並減少表面凸起,據信有助於提高B-21的隱形性能。此外,“突襲者”去除了B-2的鋸齒狀後緣,以便在低空執行打擊任務時能提高穩定度。
B-21“突襲者”採用新一代隱身技術、先進網路技術和方便升級的開放系統架構,載彈量大,並為空射高超音速飛彈預留載彈空間。美軍將其定位為實現穿透式打擊的飛機,可執行常規和核打擊任務。
中國國防報說,B-21在未來高端對抗中將具備防區外火力投送和反艦能力,以及對敵方縱深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等能力,並將與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計畫中的“協同作戰飛機”一起行動,由後者充當通信中繼節點和“忠誠僚機”,進一步擴展其態勢感知範圍。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如果按照美國軍方所聲稱的性能,B-21在中國防空飛彈能夠打擊的範圍之外就可以發射長程武器,所以空對空武器對B-21可能不會發生效用,幾乎沒有辦法擊中它,更不用說它的雷達反射截面積非常小,一般的地面雷達很難偵測到它,這些都是共軍很大的挑戰。
他並表示,雖然中國可以在飛機上面多裝一套遠紅外線熱導引系統,但目前沒有明確訊息指出中國有在發展這種新一代的防空飛彈來反制B-21,是否正在計畫中,尚不可知。
難掌握基礎關鍵技術
分析家說,美軍發展隱形轟炸機是一段長遠的過程,從F-117、B-2,到B-21,其匿蹤科技是不斷累積與精進,美國掌握了成熟的關鍵技術,並且還在繼續研發之中。反觀中共,強調彎道超車,也就是省去初期、中段的研發過程,冀求一步到位,直接達到與對手相對應的水準,以致許多看似先進的武器系統,但中國卻無法掌握它們的基礎關鍵技術,導致很難在既有的基礎上做更進一步的研發。
遲未現身的轟-20或許就是一個例子。舒孝煌說,過去有聽聞中國竊取有關美國全翼飛機的相關控制技術,但在六代機的標準下,除了飛機本身的高度匿蹤之外,也需要有優異的機上感測系統,並整合電子火控系統等。因此,從反雷達輻射的塗料、機體構型,乃至高性能的發動機,全部都要整合起來達到飛機的最佳效能,這對中共是非常沉重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挑戰。
滕昕雲表示,無論是尖端戰機的研發、空權理論戰法的發展制定,乃至支撐一支強大空權武力所需要的強大綜合國力,美國在世界均無人能出其右。中共空軍師承前蘇聯的體系,使用俄製系列的戰機與裝備,但該空權體系已在烏克蘭戰爭中顯現其弱點,這也是中共為何要私下聘請美歐退役飛行員前往中國協訓共軍飛行員的原因。
他並表示,撇開美中科技上的差異不談,空權的蓬勃發展需要在一個開放與奔放的環境體制下才有可能,這點是中共學不上的。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Top Gun)中的主角獨行俠就是最好的例子,天才飛行員只有在自由開放的組織文化中才能培養出來。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