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控制留學生流向 北京在中西競逐中的下一枚棋子?


三名在悉尼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在回國前聚餐(路透社2020年8月8日)
三名在悉尼大學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在回國前聚餐(路透社2020年8月8日)
控制留學生流向 北京在中西競逐中的下一枚棋子?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27 0:00

澳大利亞學者最近發文指出,中澳關係不斷惡化之際,中國下一步可能以限制留學生的方式懲罰澳大利亞留學產業。分析認為,在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經濟和科技對決中,控制留學生流向可能成為中國當局的政策選項之一。

報告:百億澳元留學產業恐將中槍

澳大利亞政府近年來因為在封堵華為、新冠溯源、反中共滲透等問題上態度強硬,中澳關係陷入低潮。中國2017年以來頻頻限制進口澳洲農牧產品和礦產品,更於本月早些時候宣布無限期暫停中國發改委與澳洲政府共同牽頭的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的一切活動。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兩名學者日前在一份政策報告中說,澳洲留學產業很可能成為中國懲罰的下一個目標。


這份分析報告說,就經濟貢獻而言,中國在澳留學生的影響力與鐵礦石、天然氣、煤炭等傳統出口行業相當,是超過100億澳元的重要產業。文章認為,澳大利亞的教育產業依賴中國,如果北京針對澳大利亞的教育產業出台限制措施,將重創澳洲教育業,對中國自身損害卻很小。

報告作者之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監管與全球治理學院研究員本傑明·赫斯科維奇(Benjamin Herscovitch)對美國之音說:“包括澳大利亞教育部門在內的整個澳大利亞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令人難以置信。我們正越來越多地尋找替代市場,不是因為澳洲大學或更廣義的澳洲經濟不想向中國出口,而是因為我們越來越敏銳地意識到與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相關的政治風險。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可能會試圖通過貿易限制的機制來脅迫我們的政府。”

這份報告說,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國留學生為澳大利亞每年帶來120億澳元的收入。與之相比,澳大利亞每年對中國出口額最高的產品前三名分別是鐵礦石(約為630億澳元)、天然氣(170億澳元)和煤炭(140億澳元)。

據報導,目前中國已有至少兩家規模較小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商被告知,要求暫停從澳大利亞進口新產品。

文章分析認為,如此推算,教育產業將是中國對澳大利亞經濟開刀的下一個目標,因為中國已經對進口澳洲煤炭出台了限制,目前中國還沒有找到可以替代澳洲高質量鐵礦石的其他來源。

文章還說,與目前受中國經濟脅迫的許多行業不同,教育是就業密集型行業,與澳大利亞的技術競爭力密切相關。

中國政府發出預警

澳大利亞學者的此次警告並非沒有根據。中國官方近年來多次向國民發出對澳洲留學的警告。

2020年4月,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明確提到,中國消費者可能會選擇避免四種澳大利亞產品:葡萄酒、牛肉、旅遊業和教育業。當時正值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推動“新冠源頭調查”的中澳關係緊張時刻。

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當時接受《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採訪時說:“如果情況變糟,人們會考慮為什麼要去一個這樣一個對中國不怎麼友好的國家,遊客可能改變想法。學生家長也許會想,這個他們認為不怎麼友好,甚至有敵意的地方,還是不是把孩子送去的最好地方。”

一個多月後,中國教育部在2020年6月9日發布當年第一號留學預警,稱疫情期間,澳大利亞發生多起針對亞裔的歧視性事件,提醒中國留學生“做好風險評估”、“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

今年1月,中國教育部又發出類似的針對澳大利亞學校的留學預警。

赫斯科維奇表示,留學產業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除了澳大利亞以外,還有許多國家可以提供英語教育,中國政府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將學生的出國潮引向其他國家。

炒作美澳社會問題 中國留學生意願受動搖?

赫斯科維奇說:“一種情況可能是…會有更多的中國教育機構,大力推動其他(國家)的高等教育選擇。另一個可能的方式是,(政府)普遍地去影響中國的公共輿論,增加關於澳大利亞社會、有關澳大利亞生活經歷澳的負面報導,強調突出澳大利亞社會中確實存在的、令人震驚的種族主義事件,可能還包括領事警告、試圖鼓勵中國學生或有意向留學的學生選擇其他國家。”

赫斯科維奇說,和中國媒體目前炒作美國的負面新聞情況類似,中國政府控制的新聞輿論正在利用澳大利亞社會中的負面新聞影響民眾對澳洲的觀感。

“這是一個問題,中國共產黨對澳大利亞和美國這樣的國家進行的信息戰或心理戰。我們需要意識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批判性地審視有關問題,並在必要時,回擊那些不同形式的宣傳。”赫斯科維奇說: “我認為像澳大利亞或美國這樣致力於透明、公開的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國家,有義務坦誠地面對我們的缺點和我們社會中的問題,這最終是我們能夠真正處理和克服這些缺點的唯一方法。”

美國一直是中國留學生出國的首選目的地。不過,最近有跡象顯示,美澳兩國高等教育的吸引力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中國英語培訓公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2020發布的《中國留學白皮書》調查顯示,在留學國家的選擇傾向中,2020年,英國首次超過美國,以42%的比例成為中國學生心目中的首選留學目的地;2015年到2020年,傾向留學美國的比例從51%下降到37%;澳大利亞從22%降到16%,與加拿大持平。

報告說,近兩年由於中美關係緊張,以及英國重新開放PSW簽證、學制短,導致影響留學英國的群體佔比上升。

中國開始控制高精尖人才外流

美國的大學也越來越多地依賴中國留學生帶來的收入。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2018—2019學年,有近37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學校學習。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留學生為美國經濟帶來149億美元的收入。美國國務院和國際教育研究所(IIE)公佈的報告引述美國商務部的數據指出,2018年,外籍留學生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共計447億美元。

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和新興技術中心(CSET)研究員雷姆科·澤維斯路特(Remco Zwetsloot)說,中國近年來顯示出限制留學生的流動的做法,不僅與澳大利亞遭受到的經濟、政治脅迫有關,同時可能涉及中國限制技術人才外流的心態。

澤維斯路特對美國之音說:“在這兩種情況下,中國通過移民限制違反了開放的科學規範,但這一工具可用於不同的目的。”

中國阻止非軍事技術人才外流此前已有先例。 2018年,參與創建出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真核細胞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博士生邵洋洋在中科院高層勸告下放棄了出國研究的申請。

《科技日報》2018年8月報導說,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經過中科院的努力,在《自然》雜誌發表了世界領先的合成生物學成果、正在申請海外博士後的博士生邵洋洋最終選擇留在國內。

《文匯報》此前報導說,邵洋洋申請的博士後項目中就包括了與中科院同時發表類似論文的美國同行實驗室。

邵洋洋的中科院導師覃重軍對該報說:“為了學生的前途考慮,我希望她出國,但為國家考慮,我真希望能留住她。”

喬治城大學的澤維斯路特說,邵洋洋的案例究竟個案,還是反映了一種中國長遠的政策選擇,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研究實驗室走向前沿,這種做法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