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情報系統有多麼強大?對美國構成多大威脅?這是美國政界和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一些學者認為,美國在軍事科技的投入和情報搜集方面已經落後於中國。
美國軍事智庫米切爾研究所(Mitchell Institute)的亞洲軍事問題專家理查費舍爾(Richard Fisher)4月25日在華盛頓國會山俱樂部的活動上表示,在中國大力發展軍事之際,一些美國領導人卻想減少自己的核彈頭數量,這令他感到不安。
開源情報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克里斯多夫約翰遜(Christopher Johnson)認為,中國的情報系統正在變得越來越活躍,而且相比美國,中國在情報方面的投入巨大。詹森曾經在美國中央情報局負責中國情報工作。
媒體商業內幕的軍事記者傑克墨非(Jack Murphy)曾分析過中國的情報搜集手段,文章指出中國的開源情報主要由中國科學技術資訊研究所等機構負責,搜集互聯網上的公開信息、國外的政府解密文件、論文期刊、專利、學術會議紀要以及科技產品等,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相比傳統的人工情報(human intelligence),開源情報的開銷和風險較小。而且由於美國的互聯網和政府資訊都相對更開放,開源情報往往能獲得不小的收益。
同時,人工智慧的發展也將幫助提升開源情報分析的準確性。日前,中國科技部長萬鋼表示將啟動了人工智慧的開源平台建設。
美國應對
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新興科技和國家安全專家亞當瑟加爾(Adam Segal)表示:“中國領導層越來越多地思考如何保障中國能夠在新一波科技發展中保持競爭力。”
相比之下,美國的科技發展在過去三十年中從軍工和材料科學轉向電子消費品。1950年代到1980年代,美國在軍事科技方面保持世界領先,並通過出口限制將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而1980年代末開始,日本和中國等國的科技發展進步迅速,隨著電子產品的生產從美國本土轉向亞洲,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科學技術的投資。
一些專家認為,隨著中國將充裕的資金投向科技發展,科技在情報和軍事領域的應用也得到了更多重視。約翰遜認為,中國開始更多地為政治目的獲取情報,而不僅僅是經濟目的。
亞洲軍事問題專家理查費舍爾在華盛頓國會山俱樂部表示,美國也在增強自己的開源情報系統。
費舍爾舉例說:“去年中國大閱兵前,一些中國汽車愛好者在汽車論壇上發佈了手機拍攝的中國軍車照片,而這些軍車在大閱兵時才正式亮相。這樣的資訊可以通過開源情報獲得。”
費舍爾表示,社交媒體是開源情報的重要來源。他說,有時在中國政府和軍隊內部的報告會、座談會上,有人會用手機拍攝照片上傳到自己的社交媒體上,“這些資訊都可以加以搜集和利用”。
費舍爾表示,在中國大力發展軍事之際,一些美國領導人卻想減少自己的核彈頭數量,這令他感到不安。
4月25日國會山俱樂部的與會者還包括美國作家、時評人士章家敦(Gordon Chang)。他表示,中國是美國面臨的最重大的威脅。
章家敦表示,中國的軍事目的、核武器庫、中俄合作和中國對北韓的支援都是美國面臨的威脅。
章家敦認為,美國並沒有準備好應對中國的威脅,應該認識到中國的野心,並通過軍事和金融手段加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