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中國共同開發重型直升機被認為是雙方關係中的大型戰略合作項目。但至關重要的飛機引擎至今沒有著落。俄羅斯高級官員的說法互相矛盾。由於俄羅斯嚴重依賴烏克蘭引擎供應,沒有烏克蘭幫助,中國與俄羅斯是否能順利開發出重型直升機還不得而知。
俄羅斯技術集團總裁切梅佐夫最近表示,俄羅斯與中國計划開發的重型直升機所使用的引擎最早要2-3年之後才能研製出來。他說,壟斷發動機行業的俄羅斯聯合發動機集團正開發相關引擎,其中的一些成果已在去年的莫斯科國際航展上展出。他表示,開發直升機引擎不是一個很快的過程。
最近幾年,俄羅斯對軍工企業重組。俄羅斯技術集團成為關鍵國有軍工財團。其旗下企業包括了壟斷直升機行業的俄羅斯直升機集團,聯合發動機集團,壟斷火炮和彈藥行業的技術機械集團等。這家財團同時也控制著俄羅斯輕型汽車,比如國產拉達小汽車等重要民用領域。切梅佐夫是普京密友親信,兩人當年作為戰友在東德為克格勃從事情報活動。
這是俄羅斯高級官員有關同中國的重型直升機項目的最新一次表態。不過,俄羅斯官員的說法彼此矛盾。具體參與和負責與中國重型直升機合作項目的俄羅斯直升機集團總裁米赫耶夫曾表示,將使用烏克蘭引擎。不過稍後負責國防工業的俄羅斯副總理羅格津說,不會使用第三國引擎,因為俄羅斯能開發相應引擎,只是需要多花費5年時間,引擎的研製通常要比開發直升機和飛機的時間更長。
分析人士皮亞圖什金說,重型直升機項目是中國出錢,中國的立場自然很關鍵。但還不清楚,中國愿意使用烏克蘭還是俄羅斯的引擎,也可能考慮聯合研製引擎。
皮亞圖什金:“很顯然俄羅斯能為這種重型直升機研製出引擎。聯合發動機集團曾表示,有這種能力。但中國在這個項目中下單訂貨,中國作為重型直升機的訂貨商,直升機裝備的引擎肯定會是中國所希望的引擎。”
分析人士說,俄羅斯米-26重型直升機引擎由烏克蘭生產。兩家俄羅斯骨干航空發動機企業目前都生產直升機引擎,但基本是仿制烏克蘭產品。俄羅斯要想滿足本國需求,還需要對直升機引擎領域大筆投資,而且研製和生產過程都很漫長。
俄羅斯目前所使用的各種型號直升機的多數引擎,以及一些海軍主要水面戰艦的引擎都來自烏克蘭。在烏克蘭停止向俄羅斯供應包括引擎在內的各種軍用配件後,隨著俄羅斯軍工企業倉庫中來自烏克蘭的配件庫存逐漸用光,引擎問題正成為阻礙俄羅斯軍工和軍事力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有報道說,俄羅斯試圖向印度銷售已建成的兩三艘新型護衛艦。因為這些護衛艦按照原設計都應裝備烏克蘭引擎,但現在因為沒有引擎而無法開動。把這些軍艦賣給印度,讓印度從烏克蘭進口引擎就成為最好的解決辦法。此外,俄羅斯為越南建造的獵豹護衛艦同樣因為烏克蘭引擎問題一度遇到困難。
西方對俄羅斯制裁後,俄羅斯除了被迫從中國高價進口電子器部件外,還從中國購買了小型海岸巡邏艇使用的引擎。生產這種引擎的德國廠家拒絕供貨,中國從德國引進了相關引擎的生產線。
與此同時,烏克蘭媒體報道,正是借助於烏克蘭提供的大型艦船引擎生產技術,中國現在才能大批建造海軍水面艦艇。在大型運輸機的研製和建造第二艘航母等方面,中國也可能獲得來自烏克蘭幫助。
軍事分析人士皮亞圖什金認為,無論結局怎樣,由於能得到來自中國的投資和資金注入,與中國在重型直升機,廣體客機領域合作都對俄羅斯有利。
皮亞圖什金:“雙方正在討論這些合作項目,這是正確的前進方向。因為對俄羅斯來說,中國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中國有很大的市場,中國更有巨大的金融和經濟實力。”
俄羅斯的米-26重型直升機曾在四川地震救災中大顯身手給中國留下深刻印象。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被看成俄中關係中的大型戰略合作項目。雙方一個多星期前剛剛結束了該合作項目的最新一輪談判。中國有關官員表示,兩國對核心技術問題達成一致,對推動項目前進有重大意義。但目前尚不清楚,不使用烏克蘭引擎,不靠烏克蘭幫助,俄中兩國是否能順利實施重型直升機合作項目。
一些中方人士私下抱怨,與俄羅斯交往辦事,以及各種合作都很難,許多項目進展緩慢。從石油到天然氣再到軍事技術合作都是如此。
中俄兩國也有合作項目失敗的先例。兩國多年前甚至曾簽訂了合同,中國從俄羅斯購買大批伊爾-76運輸機和加油機。俄羅斯雖然答應供貨並與中國簽約,但由於沒有能力生產而無法履行合同。俄羅斯把生產伊爾-76的生產線從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搬遷到了列寧故鄉烏里揚諾夫斯克,新工廠已經落成,但新型伊爾-76仍在試飛之中,尚未大批裝備俄軍,對外出口仍需等待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