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拜登推出“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抗衡中國“一帶一路”


美國總統拜登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講話。(2021年11月2日)
美國總統拜登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講話。(2021年11月2日)
拜登推出“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抗衡中國“一帶一路”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0:51 0:00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利用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的間歇推動他建設更為綠色、更具合作性的全球基礎設施倡議。他說,這項倡議將設定一條“可持續的道路,在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排放”,並提供一個有別於中國龐大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另外選項。拜登已於星期三(11月3日)從歐洲返回華盛頓。

拜登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一次圓桌會議上說:“重建更美好倡議(Build Back Better Initiative)、大不列顛的清潔綠色倡議(Clean Green Initiative)、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和清潔綠色(Clean Green)倡議都是七國集團伙伴之間的聯合努力的一部分,要帶來高質量的、可持續的基礎設施。”

拜登和100多名世界領袖簽署了幫助把地球暖化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的氣候協議。

拜登在6月的七國集團峰會期間發起了他的“重建更美好世界”(B3W),目標是建立“一個由價值觀驅動的、高標準的和透明的基礎設施夥伴關係”,幫助為發展中國家的項目融資。

這明顯是北京數万億美元的“一帶一路”(BRI)倡議的替代選項。中國的那項國際發展項目為亞洲、非洲和拉美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資金,還打入了歐洲。

拜登說:“各國有基礎設施發展的迫切需求——這種基礎設施,在你動工的時候,從鐵鍁破土的那一刻,就把抗擊氣候變化當作優先事項,並啟動綠色經濟增長。”

美國的這項倡議的前哨工作已經開始了。本星期,由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達利普·辛格(Daleep Singh)率領的美國官員在加納和塞內加爾訪問,探尋基礎設施項目。在這次“傾聽”之旅之前,美國官員今年9月對拉美進行了類似的訪問,辛格率領一支跨機構代表團走訪了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巴拿馬。美國還計劃對不同地區展開幾次訪問。

白宮在一項

但是這項成本高昂的國際努力有可能在國內遇到困難。拜登在國內的“重建更美好”(Build Back Better)倡議在他的民主黨內部遇到了阻力。他提出的方案最近幾個星期被嚴重縮水。

不過,拜登政府堅持說,美國公眾希望得到數万億美元基礎設施與社會支出方案所帶來的服務,是國會阻礙著議案的通過。

“他們希望把事情做成,”拜登說。“正因為如此,我在繼續非常努力地推動民主黨繼續前行,通過我的基礎設施議案和我的'重建更美好'議案。”

細節不多

美國計劃在明年初舉辦一次正式啟動B3W的活動,這將包括一些初始項目的細節,這些初始項目的目的在於縮小發展中國家在2035年之前所需的4萬億美元的資金缺口。然而,B3W倡議能否脫穎而出,成為中國龐大的BRI倡議的可行替代,目前還不清楚。

“我們不是很了解美國將在這方面投入多少資金,也不是很了解其他國家的合作意願程度,”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扎克·庫珀(Zack Cooper)說。“我們也不知道時間線的細節。”

一位白宮官員承認,這項方案還有很多路要走。

這位官員對美國之音說:“我們才剛剛開始,而BRI已經存在了很多、很多年了。”

在美國官員開始他們的B3W之旅之際,各國將尋求美國的B3W倡議是比中國的BRI倡議更為健全的選項的證據。中國的BRI倡議因為負面的環境和社會影響、缺乏透明以及腐敗問題而受到詬病,還被批評讓世界各地的政府債台高築。

可以清楚看到的是,一些國家有興趣看到在中國之外他們還有別的選項。就在格拉斯哥的氣候峰會期間,主要產煤國南非與美國、歐盟和其他歐洲國家簽署了85億美元的協議,將安裝更為清潔的替代能源設施,並為那些受到煤炭減產衝擊的工人提供幫助。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一帶一路”(BRI)受到了歡迎。

威爾遜中心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盧卡斯·邁耶斯(Lucas Myers)說,那些人權紀錄不佳、高度腐敗的國家尤其看好中國的投資,這恰恰是因為協議條款更為靈活,更不受監管束縛。

他說,對華盛頓來說,挑戰是要在確保靈活性與效價比跟維持更嚴格的財務、人權與環境標準之間走鋼絲。

雖然拜登政府的B3W此刻在規模方面也許尚無法與BRI抗衡,但看起來白宮的投資目標是北京遇到難題的領域。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經濟項目高級研究員喬納森·E·希爾曼(Jonathan E. Hillman)說:“B3W的四個支柱的每一個——氣候、健康、數字和性別,是美國及其七國集團伙伴有比較優勢的領域。”

分析人士還說,B3W最終也有可能與BRI的財力規模相比肩,條件是美國政府能夠利用私營部門的資金。BRI的支出規模有多大,各方估計不一,最少為1萬億美元,最多達8萬億美元。

希爾曼說:“如果美國和夥伴能夠動員來自退休基金、人壽保險公司和其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B3W有可能比中國的BRI要大得多。”他補充說,雖然籌備可行項目需要時間,但諸如“ “藍點網絡”是美國國務院認證基礎項目符合強有力的國際質量標準的一個機制。

希爾曼說,人們的希望是,隨著成功項目的記錄不斷增多,更多的國家將被吸引到美國的倡議中來。如果華盛頓能夠與志同道合的伙伴的其他發展項目相協調,其影響力有可能指數級擴大。

邁耶斯說:“七國集團成員之一日本實際上是該地區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資(FDI)國,在東南亞各地有廣泛的經驗和網絡。”

希爾曼說,關鍵是提供令人嚮往的願景、令人信服的益處和務實的激勵條件。

拜登政府正是計劃要這樣做。那位官員對美國之音說,在美國和夥伴國開始製定和落實計劃之際,“強有力的、有意義的合作夥伴關係將是關鍵。”

債務陷阱

雖然美國有幫助其他國家修建基礎設施的長期歷史,包括二戰後按照“馬歇爾計劃”( Marshall Plan)重建西歐,但是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的政府首先譴責了中國的國際投資戰略。

2018年,時任美國副總統麥克·彭斯(Mike Pence)在一次

彭斯說:“今天,中國為亞洲、非洲、歐洲甚至拉丁美洲的政府提供數千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貸款。但這些貸款的條款就算往好裡說也是不透明的,而且帶來的利益壓倒性地流向北京。”

彭斯2018年訪問亞洲時強調了當時美國提出的主要替代選擇——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這是一家新的機構,有600億美元的資產組合,支持私營部門投資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項目。

到目前為止,該機構並沒有證明自己是替代BRI的可行選擇。DFC目前宣稱在全球範圍有57個正在展開的項目,總價值大約25億美元。這有可能是因為這項倡議被用作為實現特朗普在中東等地區的短期地緣政治目標的工具。美國提出願意投資,以吸引各國加入《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這是特朗普為以色列爭取外交承認的里程碑式協議。

(美國之音記者阿妮塔·鮑威爾對本文亦有貢獻。)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