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英祿說﹐她相信政府投資相當於一百一十五億美元建立的水資源管理新系統﹐能夠防止2011年水災的重演。
她預測﹐由於政府投資建設水源管理基礎設施﹐泰國今年將有百分之五的經濟增長。
泰國去年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導致700人死亡。國家經濟損失高達450億美元。泰國2011年的經濟成長因而下跌至百分之1.5。
在那場水災中﹐泰國許多城市的社區被淹沒。全國遭受水患的十幾個省份中﹐受災民眾人數近1,400萬。此外﹐菲律賓﹑柬埔寨和越南﹐都曾經在雨季中發生水患。
**預防災害挑戰基礎建設工業**
聯合國國際災害風險減輕策略機構的特別代表瑪加麗塔.瓦爾斯特倫說﹐對亞洲國家而言﹐水災帶來的增加支出是一項挑戰。
她說﹕“對許多國家來說﹐更大的挑戰是如何應對經濟上的損失。改變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建設是可能的嗎﹖能不能將工業區遷離海岸﹐使它們更為安全﹖這些都是非常主要的課題﹐並且需要在最高的政治層級上解決﹐以維護國家的發展。”
聯合國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去年全世界的災害損失又創新紀錄﹐高達3,660億美元﹐災害中喪生的人數有2萬9千700人。這些損失主要來自地震和水災。
世界性網絡“公民社會減少災害組織”的主席奧克斯利說﹐經濟發展﹐也導致災害損失數字的上昇。
他說﹕“財產上損失的指數實際上是在增加。 水災和風災造成的死亡率實際上是在下降。可是經濟上的損失﹐像生計上的損失﹐房舍﹐財產以及一切物質上的基礎設施等價值﹐卻在上升。”
**中印增強防災管理人口集中仍為隱患**
1998年之後﹐中國增加了水資源管理系統的投資﹐以減少洪水的發生。但是﹐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和城市化﹐仍然使許多社區容易遭受水患。
近年來﹐中國建築了八萬五千個水壩﹐二十七萬公里長的隄防和170個蓄水區﹐以及三萬一千個泄洪閘門﹐以更有效地控制洪水。
印度國家災害管理機構的秘書阿米特.傑說﹐由於亞洲國家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上扮演的角色﹐使政府發展災害風險管理系統的責任﹐漸次加重。
他說﹕“亞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今天全世界的增長﹐許多伴隨增長而來的活動﹐例如新興的消費﹐土地的利用﹐建築以及基礎設施等等﹐ 都在印度以及其它亞洲國家發生。在印度我可以說﹐我們已經完全意識到﹐要讓我們的基礎設施更具抗災能力﹐要改善我們應付災變的能力。”
他說﹐印度政府跟發展有關的部門都要有減低災害風險的措施﹐同時也歡迎私有企業和公民社區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