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美國透視:全國遊民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美國透視:全國遊民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5:50 0:00

無家可歸者也被稱為“遊民”,根據美國政府最近公佈的數據,在2023年全美國的遊民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無家可歸者也被稱為“遊民”,根據美國政府最近公佈的數據,在2023年全美國的遊民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加州是遊民人口數最多的州,有18萬1399人,其次依序為紐約州10萬3200人、佛羅里達州3萬756人、華盛頓州2萬8036人、德州2萬7377人和俄勒岡州2萬142人。整體而言,共有41州和華盛頓特區的遊民都增加,只有九個州減少。

根據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進行的統計,相較於一年前,遊民數多了7萬650人或12%,同時也創下2007年開始蒐集相關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

這份報告顯示,非裔美國人雖然僅佔全美人口的13%,卻佔所有遊民人數的37%。2022到2023年間遊民數增幅最大的則是西語裔人口,增加3萬9106人,相當於28%。

有許多人是新遊民。個人遊民增加將近11%,退伍軍人增加7.4%,有孩子的家庭遊民也增加15.5%。從2012年開始,美國全家變成遊民的比例一直降低,但2023年不減反增。

2023年1月的65萬3100多位遊民之中,有6成住在收容處所或其他臨時住所,4成則住在「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有什麼原因導致去年遊民的數字創歷史新高?

拜登政府官員將首次無家可歸者的激增歸因於「多種因素」,,遊民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房租飆升,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時期補助減少,導致更多美國人負擔不起房屋。

2021至2022年期間,首次無家可歸的人數激增25%。美國自2007年起第一次統計遊民,過去10年來,由於政府專注提供住屋給退伍軍人,人數持續減少,在2010年有63.7萬人,到2017年減為55.4萬人。

2020年,遊民人數58萬人,在2021、2022年兩年增加相對穩定,主要是聯邦政府在疫情期間提供緊急租金補助、刺激方案的支付,對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以及暫停驅逐遊民。

但疫情過後援助減少,屋租貴,很多人負擔不起,就只好露宿街頭。

既然出現了這樣的社會問題,當局也不會坐視不理。拜登總統在2022年已經宣佈,將全力幫助睡在人行道上、帳篷和汽車裡的人。聯邦政府目標是2025年時減少25%遊民。聯邦政府進行跨機構合作,致力擴大經濟可負擔的房屋供應,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鼓勵更多房東接受政府住房券、鼓勵地方政府建造更多工薪家庭負擔得起的公寓大樓。至於州政府方面有什麼作為?

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在2022年底宣布治療精神病患者計劃,將他們從街道和地鐵中帶走。

另外,根據研究,加州如欲於2035年解決遊民問題,從去年開始,每年就得投資81億元;這些經費將用於興建可負擔公寓、提供遷入住所遊民各項諮詢服務、協助提供房租以及提供緊急收容所。

洛杉磯市長貝斯(Karen Bass)上任後提出新的遊民安置計劃「Inside Safe」,先讓遊民住進旅館,再搬到住家。經過一年的執行與花了6736萬元後,全市4萬6000位遊民中,僅1%的1900人搬進旅館,更只有255人真的有屋可住。

貝斯去年底接受NBC4 I-Team訪問時表示,「我不滿意這樣的成績」,但持續掌握遊民去向,比想像中難,也更燒錢,因此放眼長久,市府必須找出更為省錢的作法。其中包括買或租下整間旅館,而不是一間一間租。

他話,計劃的很多瓶頸是事前未想到的,例如聯邦政府要求遊民必須出示身分證明,才能申請住房,「但是他們連住址都沒有,那裡有政府核發的證件?」

另一方面,問題來自第一線工作人員的負擔超量,許多來自非營利基金會的人手,以前沒有處理過那麼大量的案件,因此進度緩慢,洛杉磯市長貝斯說,這部分市府也要想辦法。

一個非營利組織就在洛杉磯興建了兩個24小時有人看管的帳篷村,為無家可歸者提供住宿、三餐和洗澡的地方,負責人泰勒說:“這些帳篷很容易建立。我們將人們轉移到永久住房之後,我們的團隊進去清理帳篷並立即準備就緒。 所以是很靈活的。在全國範圍內,當我們正在尋找讓人們離開街道並進入安全環境的模式時,我認為這是我們至少可以開始的地方。”

37歲的麥當納度入住了這個帳篷村,他說:“在入住這裡之前,我睡不著。 我無法在街上睡覺。 就好似一隻眼睛睜開,另一隻眼睛閉上,要經常保持高度警惕。 人們搶劫你或毆打你,也許會殺了你之類的事情並傷害你。 我為此感謝上帝,因為現在我有了一個可以洗澡、吃飯的地方。 您不必擔心進入商店偷竊之類的事情以及做不正當的事情。 特別是讓我能夠真正休息。”

這位曾經一度的露宿者現在至少有“帳篷”可住,可以比較好地休息。不過要真正解決遊民增多的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聯邦、地方政府與非營利機構的通力合作。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