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清零政策下的海外華人:我在這頭 家鄉在那頭


5月2日清零政策下的上海。
5月2日清零政策下的上海。

來自武漢的張銳與先生和兩個孩子一起住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近郊,掐指一算,離上次回中國已經快三年時間了。

“上次回中國是2019年的夏天,我帶著兩個小孩回武漢老家玩了一個月,玩的蠻開心的。當時還照了一組中國風的全家福“,她通過電話對美國之音說。

本來計劃每隔一兩年回中國一次,但是這個計劃被新冠疫情打亂了。

“現在感覺都沒什麼期待了,最開始覺得等兩三年控制好了,差不多可以回去了。現在看看國內的防疫政策,今年好像不可能,明年的希望也不大,現在就看看能不能後年吧”,她說。

作為獨生子女的她,最擔心就是在武漢年邁的父母。

“父母現在各種老人病都來了。像我的父母有高血壓,糖尿病,然後上個月我媽媽還做了一個心髒病的手術…以前沒有新冠的時候還可以請假飛回去,現在即使想回去也回不了“,她無奈的說。

僑胞一向是中國政府最為重視的人群之一。這些人了解中國和所在地的文化,能夠更有效地將中國與世界聯繫起來。特別是在中國與西方對立情緒急劇上升的今天,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僑胞對於北京來說至關重要。

然而新冠疫情以來,北京的清零政策把這些僑胞們擋在了國門之外。

以美國和中國為例,在新冠疫情之前,兩國之間每周有325個航班。很多持有綠卡或是已經入籍的僑胞憑藉10年有效簽證在美中之間來去自如。航班的價格也不算貴,在非旅遊熱門時段,往返美國華盛頓和中國北京的直航機票在800美金上下,睡一覺(13個小時)就能夠到達目的地。

然而新冠改變了一切。

疫情開始後,美中之間的往返航班削減了票價則一路高升。再以華盛頓和北京往返為例,直航航班已經取消,旅行者需要停3到4站,旅途耗時超過50個小時,票價也一路飆升到9500美金以上。中方則設立了嚴格的防疫政策,買到票的幸運兒還要通過起飛前提前七天的層層檢測,以及落地後14-21天不等的隔離。讓很多想要回中國的僑胞望而卻步。

由於西方國家目前普遍採取了與病毒共存的態度,北京將生活在這些地方的僑胞看作是可能將病毒帶入國門的關鍵。 “非必要,非緊急,不旅行”是中國大使館對這些人的勸誡。中國目前仍然採取嚴格的清零政策,金融中心上海封城一個月,行政中心北京也在進行每天大規模的核酸檢測。

海外華人的擔憂

安靜(化名)來自北京,現在居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爾灣。對她來說,現在更擔憂的不是病毒,而是中國的清零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

“現在我們海外華人更為關注的是中國的這種清零政策要走向哪個方向,要持續多久,要怎樣實施下去”,安靜通過電話對美國之音說,”到底是在用各個城市的經驗總結出一個最合適的抗疫政策,還是就繼續這樣混亂的按照‘領導不犯錯誤‘的模式,繼續不計代價的防疫,這是讓我們非常非常擔憂的一個事情。“

她說,太多的阻礙,讓她和在北京的親人都望而卻步。從沒有機票,到提前七天的四次檢測,到如果能幸運落地之後的14天到21天不等的隔離… “真的是非必要,非緊急,不旅行。不需要喊口號,用這些障礙就完全已經做到了“,她說。

來自上海的張潔(化名)目前居住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地區。對她來說,遠在上海的父母所經歷的封城讓她異常憂心。

“封鎖前,我爸媽對封小區是沒有概念的,所以當政府說封四天的時候,他們就囤了一個星期的糧“,張潔告訴美國之音,“等到月中的時候他們發現出現快斷糧的情況。他們擔心我,大家都報喜不報憂,也沒告訴我。等他們糧草在四月中下旬再接上的時候,好心人幫忙接上的時候…(才告訴我)。“

原本打算每年回一次上海的她,已經有三年沒有回家了。

“我覺得兩年前武漢這樣做(封城)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有效的。但是就算科學防疫也要與時俱進。全球其他國家都在逐步與病毒共存,所以當我看見上海還是打算走清零,全城靜態的時候,說實話我是覺得有點無用功“,她說。

“當全球都逐漸開放,你再走這條路線,感覺是有點要跟科學,跟自然做鬥爭“,她有些無奈。

在2020年伊始武漢封城的時候,全世界面臨一個當時未知的、致死率很高的新冠病毒。兩年後的今天,世界各國已經研發出相對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流行在各國的奧密克戎變種雖然傳染性更強,但致死率更低。

在安靜看來,兩年前和兩年後,情況已經大大地不一樣了。她說,一直到上海封城,北京大規模檢測之前,她都認為中國的防疫工作做的很出色。在很多的政策方面,她也為中國政府背書,認為政府是按照自己的人口和文化背景在做國策。

但是在堅持清零這個國策上,她說她迷茫了。

“上海,中國最開放,最精明的一個城市,讓我們全世界海外華人大跌眼鏡。上海發生了什麼事情?會有鐵欄杆把居民圍在家裡,甚至於有的小區,我從視頻上看到是上了電網的圈。大家每天都關在家,食物稀缺,救災物資運不進去,老百姓都在敲盆,說沒有吃的東西,這簡直不敢相信是2022年的上海”,她說。

“這段時間,我甚至開始稍稍有些慶幸回不去。以前可能因為我們都生活在大城市,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她補充道,“當政府政策與個人利益相左時,你的個人利益是要完全服從的。”

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主任葉耀元對美國之音說,清零政策使得很多僑民看到了一個對比。 “他們看到上海的政策,不管是封城或者是動態清零,其實跟在國外生活的方式差距是很大的。他們會覺得這些東西越來越不合理”,葉耀元說。

“這次因為上海的封城所看到的奇怪的現象,網民在微博微信上對政府的責罵就變多了。而且網民通常是在半夜,就是網管在休息的時候發這些文章,可是中國的半夜就是美國的白天,所以尤其是在美國的海外僑胞,他都會(更多地)看到這些亂象”,他補充道。

回國的期望

自從新冠疫情開始以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政治局常委已經兩年多沒有離開過中國。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至少到今年秋天的20大之後才可能考慮改變清零政策。

彭博資訊亞洲市場專欄作家任淑莉在一篇專欄中指出,把僑民擋在國門外是錯誤的決定。

她在文章中指出,僑胞往返中國和所在地能夠幫助中國和世界更好的相互理解。

“現在,這個紐帶斷了。比如說,誰能解釋習近平的‘共同富裕‘以及這個政策對中產階級的影響?從遠一點看可能是縮小貧富差距的藍圖,但也可能是習近平打擊政敵和富豪的武器。如果支持國家改革的海外華人都不能進入中國,那麼世界怎麼知道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她寫道。

葉耀元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將這些僑胞擋在門外也不利於日後推廣僑務工作。他說,以前僑胞會經常往返中國和所在地,與親戚見面或是經商,讓海外的中國人跟中國的連結性變得比較強烈。

“因為這個連結性比較強烈,所以在當地,不管是總領館或者是大使館, 他們要推動一些僑務工作的時候,事實上是比較好去推動的。因為這些海外的僑民,雖然不見得100%會認同中國政權的一個做法,但是他們覺得那是他的家鄉”,葉耀元對美國之音說。

“現階段來講,這兩三年的清零政策,某種程度讓這些僑民,父母也見不到,親戚也見不到,這種長時間的隔絕使得海外僑民對中國政府的疑慮和抱怨變得更多。中國在未來要推動海外僑民的工作的話,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受到阻礙。”

對於住在華盛頓的張潔(化名)來說,她希望中國能盡快結束清零政策,讓她能夠回國。

“我還是有期待,希望回國。因為現在除了中國以外,世界上其他各個國家都出入境越來越寬鬆了,香港可以進去了,新加坡可以進去了,韓國可以進去了,其實還是看得到希望的“,她說。

“畢竟是全球化了,如果每個國家都可以,你就單獨一個矗立在那裡,估計也站不了多久吧“,她補充道。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