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日本西南邊境的與那國島是個擁有自然美景的純樸小鎮,不過現今島上的森林山脈間佇立著雷達站,南部一個牧場已被日本陸上自衛隊的與那國營地取代。日本與其盟友美國在此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並計畫增設新的飛彈部隊,擴建小型機場與港口。
日本德仁天皇星期日(2月23日)迎來他的65歲生日。在慶祝之際,他強調了向年輕一代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悲劇的重要性,並承諾促進歷史理解與和平努力做出貢獻。今年是二戰結束80週年。
日本官員稱,當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週五(2月7日)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時候,他的目標很簡單:重申美日同盟並與特朗普建立牢固的融洽關係。
美國國務院星期五(1月3日)表示,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於4日至9日前往南韓、日本與法國訪問。布林肯此次南韓行,正值因為總統尹錫悅被彈劾,首爾陷入政治動盪時期。
日本內閣星期五(12月27日)批准2025財年預算,其中高達8.7兆日圓(約550億美元)的防衛預算創歷史新高,主要目標在加速提升反擊能力,包括部署美國戰斧(Tomahawk)等長程巡航飛彈,以應對來自中國、北韓和俄羅斯日益增長的威脅。不過預算案仍須經由國會表決,首相石破茂領導的少數政府勢將面臨與在野黨的激烈角力。
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星期三(12月25日)在北京會晤中國外長王毅時,對中國軍力的擴張表達「嚴重關切」。這是岩屋毅今年稍早成為日本最高外交官以來首次訪華。日本外務省稱,岩屋毅對王毅說,東京“在密切關注台灣局勢,以及最近的軍事動向。”
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星期三(12月25日)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和外長王毅舉行會談,並宣佈針對中國公民的簽證放寬措施。儘管雙邊關係存在挑戰,雙方同意加強合作,重申“戰略互惠關係”。
菲律賓參議院星期一(12月16日)投票批准了馬尼拉與日本在今年七月簽署的《相互准入協議》(RAA),從而為兩國部隊相互在對方領土上進行部署提供了法律依據。兩國簽署這項協議和菲律賓參議院批准這項協議之際,菲律賓和日本都對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越來越強勢的軍事活動感到關切。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五(11月15日)稱讚美國、南韓和日本三方合作,共同對抗他所說的北韓“與俄羅斯危險和破壞穩定的合作”。
在秘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南韓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石破茂星期五(11月15日)舉行了三邊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譴責北韓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並重申將加深美日韓三邊關係。
美國、日本和南韓海軍部隊星期四(11月14日)在東亞水域舉行了一場最複雜的聯合軍事演習。這也是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將這項由他主導的涉及美日韓三方的國家安全倡議轉交給即將上任的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之前,美日韓三國舉行的最後一次聯合軍演。
在與中國的緊張局勢升級之際,日本政府與歐盟(EU)將簽署“安全與防衛夥伴關係”協議。同時,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爾(Josep Borrell)將於11月1日起訪問日本,並與日本外相岩屋毅舉行史上首次“日本-歐盟外長戰略對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