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星期四召開會議,重點部署應對當前經濟形勢中的困難,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的措施,動用“必要的財政支出”,實現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中國造的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異軍突起,嚴重擠壓了曾經主導中國市場的外國車,不僅奪走了市場份額,更讓中國這個曾經賺錢的汽車市場「金礦」成為外國廠商虧損的「黑洞」。
中國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日前下發通知,強調食用油的水運要“專船專運”、“嚴禁混裝”。一個多月前,媒體披露了未經清洗的油罐車運輸食用油的醜聞,一個多月後,承諾徹查的中國國務院食安辦仍然沒有公佈調查結果。
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加大在軍隊清洗高官的力度。觀察家說,習近平希望以高壓威懾軍隊中的高官,來換取他們對自己的忠誠,但是中共軍隊,尤其是高級軍官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服習近平,也不效忠他。
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日前宣佈在其作業系統的開發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在此之前,華為因與中國政府和軍方密切聯繫而遭到美國制裁數年,公司業績遭受重創。觀察家指出,華為之所以沒有在美國的制裁中偃旗息鼓,反而似乎又捲土重來,中國政府在背後的支持是決定因素。
中共軍隊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近日召開會議,再次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並持續深化政治整訓。有觀察家指出,習近平藉此次“延安會議”和10年的“新古田會議”,來為其緊緊抓住軍權背書,提供合法性,並且同時繼續以反腐的名義,清除前任提拔的不俯首貼耳的將領,以確保其在軍中的地位不被撼動。
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啟動2024年百日千萬招聘專案行動,希望在目前的就業高峰,集中為高校畢業生等族群提供超千萬個就業機會。同時,中國近幾年經濟的下行,失業率居高不下。在失業大軍中,年輕人的失業率尤其嚴重。
今年是“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35週年紀念。那曾經是一場震驚全球、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中共軍隊血腥鎮壓,死傷成百上千。然而,三十多年來,在中共當局對媒體的嚴密審查和監控,對言論自由的極端控制下,一切有關六四事件的東西全部都被當局封殺和禁止。在這種高壓“紅色恐怖”下,六四事件這段歷史正在被人們越來越淡忘。
“共同富裕”的口號被中國問題的觀察人士視為中共為了籠絡和凝聚民心、民意而畫的一個“大餅”。
中國每年一度的人大、政協”兩會“已經落幕,外界觀察家七十多年來一直稱人大這個中國法定的”最高立法機構“是中共的”橡皮圖章“。
中共當局接連推出旨在提振民營企業信心的措施或法律,希望這個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力量能重振改革初期的雄風,給陷入數十年來最低谷的中國經濟注入再次騰飛的活力。然而,觀察家指出,不進行政治結構的改革,沒有法治制度的保障,再多的法律規定也無濟於事。
在中國經濟陷入多年來罕見的困難和挑戰之際,中共加大了金融業反腐敗的力度,在這個被認為是制度性腐敗的行業中,查辦了成百上千的各級腐敗官員。觀察家稱,金融業的腐敗確實是徹頭徹尾的制度性問題,因為權力不受制約,沒有人去監管。中國反腐敗雖然清除了一些腐敗官員,但是專制政權就是濫權,所以反腐敗本身就是以貪反貪。
中共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要求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有些省市應聲而動,紛紛出籠一些具體的貫徹措施。分析家指出,這種一窩蜂、一陣風式的「過緊日子」的措施必定不會長久,而且在「上樑不正」的情況下,被觸動經濟利益的下級官僚勢必會以各種藉口來應付,到頭來「口號」就是一個「口號」而已,一切還是會是「外甥打燈,照舅(照舊)」。
中國人口連續兩年減少,社會走向老化,使人擔心勞動力不足。同時,中國的失業率,尤其是年輕人的失業率居高不下,35歲已成尋找工作的年齡“天花板”,勞動力利用率嚴重不足。這種看似矛盾的現像如何解釋?
旅美20多年的龐女士(因安全原因而化名)目前居住在大華府地區。她的一些家人和親屬仍然在中國。龐女士說:「幾年前的時候,這個擔心、甚至恐懼的感覺比較不明顯。但是,最近這五、六年,至少最近五六年,說話在網上表達意見都得非常謹慎,因為你在網路上表達意見,也會被中共當局利用高科技手段審查到,所以真地要謹慎。盡量不暴露自己的真實名字。」大凡居住在
中國火箭軍高級將領被一鍋端;任期最短的國防部長被免職;幾個主要國防企業負責人落馬,軍隊腐敗問題嚴重,讓外界懷疑中共軍隊是否還能打仗、敢打仗、打勝仗。
中共大力反貪腐10多年來,被揪出來的貪腐官員越來越多。 不僅如此,那些曾經負責查辦貪腐官員的紀檢監察部門的官員也在這場運動中紛紛落馬被查。 觀察家指出,中共查辦“兩面人”,雖然展示了所謂“刀刃向己”的決心,更揭示了中共官員的腐敗已經侵蝕到其“內核”,若不從政治制度上來約束各級官員的權力 ,則無法從根本上剷除腐敗。
2022年11月24日烏魯木齊天山區吉祥苑小區的一個公寓大樓發生火災。當時,由於中國當局採取嚴格的疫情封控措施,居民無法及時逃生,消防救援也因封控延誤趕赴火場救助火災中的居民,造成10人死亡,至少9人受傷。這次因防疫封控延誤逃生和救援的事件,很快就在全中國多個城市引發了學生和市民的強烈反彈。
兩家中國大型國企因轉讓的土地在開發中被發現含超標有毒物質而對簿公堂。 此案標的金額之巨不僅引發了社會關注,更讓人們深思:土地出讓方是否如實披露有關土壤檢測的信息;而受讓方是否做了充足的盡職調查,了解土壤存在的污染問題,並在 在施工前和施工中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環評機構在檢測等環節是否切實履行了監督的責任。
中國東北一個縣的健身體育館屋頂坍塌,造成3名初中生遇難,2人受傷。這宗三個多月內在東北發生的第二次體育館屋頂坍塌事故,是人為的“豆腐渣”工程,還是純屬惡劣天氣暴雪所致,目前尚不清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