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湯姆·蒂法尼(Rep. Tom Tiffany)2月26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他最近提出的一連串和中國有關的法案與行動進行說明。他表示,自從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PNTR)以來,美國人的善意被濫用,因此應該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蒂法尼議員也提出法案,認為美國應該恢復和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結束「過時的一中政策」。
美國會眾院軍委會民主黨議員塞斯·莫爾頓(Rep. Seth Moulton)在週三詢問出席聽證會的一名陸軍退役上將時說,“如果我駐紮在台灣,然後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購買一艘價值130億美元的全新航母,另一個是用同樣價錢購買大量無人機,如果一架無人機價格是2萬美元,大約可買65萬架無人機,你會選哪個?”這位前陸軍副參謀長回答說:“很簡單,答案是無人機。”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2月11日在德國訪問美國歐洲司令部及非洲司令部時對記者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圖是險惡的,不僅對其所在地區是如此,而且在南美洲和非洲大陸也是如此”。他說,美國作為自由世界領導者,在捍衛利益時,將聚焦中共在印太及世界各地的野心。
美國國會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共和黨議員伊萊·克萊恩(Eli Crane)2月5日在一場關於美國網絡人才狀況的聽證會上表示, “如果中共下達指示,它能夠部署一支強大的網絡部隊來對付美國”。他說,目前美國在應對網路安全威脅的人員僅約1萬名,必須確保美國網路人才隊伍能夠跟上對手所能培養出的人才數量。
美國候任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月29日在參議院商業、科學和交通委員會上表示,中國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以低價創造出人工智能模型,是透過從美國竊取或利用的方式。他說,中國找到了繞過美國出口管制的方法,而美國必須找到一種以關稅模式支持出口管制的方式,以保持美國的領先地位。
中國科技新創公司DeepSeek發表的人工智能新模型震撼了美國的矽谷和華爾街。專家告訴美國之音,DeepSeek之所以可以用較低端的硬體和成本打造出一流的產品,其秘訣之一是模型蒸餾(Model Distillation)。另有專家說,鑑於DeepSeek對敏感議題審查嚴格,這可能會讓該AI模型走向國際市場面臨阻力。
美國國會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馬克·格林1月22日在一場針對中國網絡黑客攻擊的聽證會上表示, “中共會隨時準備關閉我們的基礎服務”。他還說,美國之前一直在防禦,現在是時候發動攻擊。
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1月21日在宣誓就職後告訴國務院同仁,國務院在實現川普總統的全球政策的首要目標--促進和平方面,至關重要。魯比奧說,國務院期待與美國國家利益一致的國家合作,並將努力防止和避免衝突,但絕不會以犧牲國家安全利益為代價,也絕不會以犧牲美國國家和人民的核心價值為代價。他鼓勵國務院同仁發揮更大作用,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更安全、更美好的國家和星球。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1月7日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的記者會中說,“巴拿馬運河對美國至關重要”。他又說,把巴拿馬運河交給巴拿馬是前總統卡特任內的一大錯誤。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12月16日在海湖莊園舉行的記者會上談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說 “他一個了不起(amazing)的人,媒體討厭我這麼說,但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特朗普說,他還未知道習近平是否會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但表示,“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 同時,他再次將新冠疫情稱為 “中國病毒”。
中國制無人機在美國境內被廣泛用於犯罪及間諜活動所引發的國安問題,引起美國國會重視。在本週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兩黨議員與官員呼籲立法放寬聯邦、州及地方執法單位對無人機的執法權力。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committeeonccp 主席約翰·穆勒納爾(Rep. John Moolenaar)在周四(12月5日)舉行的“重建民主武器庫”聽證會上警告,美國急需對國防工業政策進行大膽的改革來恢復威懾力,以防止與中國發生衝突。首席民主黨議員克里希納莫蒂(Rep. Raja Krishnamoorthi)也警告,中國最近宣布鎵、銻和鍺對美出口管制,說明世界各地的獨裁者變得更具侵略性,正試探美國及其盟友的弱點。
針對南韓最新政治局勢發展,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派特.萊德少將(Pat Ryder)12月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軍的兵力態勢不受此事件影響而有所變化,目前也沒有看到北韓部隊態勢出現變化。萊德強調,美國對南韓的安全承諾堅定不移。
2021年到2023年間擔任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9月19日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當前美中關係的前景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
美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卡丁(Ben Cardin)週三說,“黎智英沒有任何正當理由被拘留,我們要求立即釋放他!”。這個深具影響力的委員會當天在國會舉辦了一場為紀念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監禁近四年的記者會。
美國國防部副發言人辛格(Sabrina Singh)9月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國防部長奧斯汀與菲律賓國防部長小吉爾貝托·特奧多羅於9月4日通了電話,重申美國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中國與菲律賓八月以來在南中國海爭議海域發生五次海上衝突和三次撞船事件,最近一次發生在8月31日薩比納淺灘。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 又譯哈里斯) 在8月6日宣布,挑選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擔任她的副手人選後,兩人在美東時間星期二傍晚在費城出席一場造勢活動上首次一起公開亮相並發表演説。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競選團隊在同一天發表聲明批評沃爾茲是“危險的自由派極端分子”。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韋丹特·帕特爾在周四的例行記者會上談到當天的美俄換囚行動時說,「不僅在俄羅斯,世界各地的法律系統中仍有美國公民被拘留,我們嚴肅認真看待這份責任」。他表示,美國政府將盡其所能繼續努力,確保所有在海外被非法拘留的美國人有天能與親人團聚。
美俄週四進行大規模換囚行動,美國總統拜登在當天發表講話時說,「這項協議包括釋放俄羅斯政治犯,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們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他們為民主和人權挺身而出,他們自己的領導人在獄中起訴了他們,而美國幫助他們獲得釋放,」拜登強調,「這就是美國會做的事,不僅為自己的人民主張自由和正義,也為其他國家的人」。美國在這次歷史性換囚行動中爭取到的16名獲釋者,包括退休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保羅·惠蘭、華爾街日報記者格甚科維奇和自由歐洲電台記者庫爾馬舍娃,以及多名被俄羅斯政府認定為政治犯的俄羅斯公民。
美國網路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執行長布蘭登威爾斯(Brandon Wales)7月31日在一場網路座談會表示,「中國確實是我們這一代面臨的決定性國家安全挑戰」。他指出,中國越來越重視利用網路攻擊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任務,目的是破壞美國向亞洲投射力量的能力,並在美國國內製造社會混亂,影響政治思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