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副主席埃德爾曼(Eric Edelman)7月30日在參院軍委會的聽證會上說,“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夥伴關係是重大的戰略轉變,是美國在國防規劃中還沒有完全考慮到的。”他說,這樣的變化將使未來印太地區的衝突,更有可能擴大而到類似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的全球戰爭。
在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對中國進行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訪問之際,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帕特.萊德少將(Air Force Major General Pat Ryder )7月2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在解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惡意和非法行動方面可以有所作為。他說, “如果他們能夠迫使俄羅斯撤軍,能夠恢復和平,我認為這將是一個積極的發展”。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7月1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可能在古巴設立4個監聽站,其中一個位於美軍基地關塔那摩灣不遠。對此,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派特.萊德少將週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美國之音記者 塞爾丁提問時說,”中國將繼續試圖加強其在古巴的存在,我們將繼續努力阻止這種行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6月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當天菲律賓船隻與中國海警船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水域發生碰撞發表評論時說,“我們與菲律賓盟友站在一起,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升級和不負責任的行動。”米勒說,事件反映出中國在南中國海對菲律賓人生命安全和國際法的一貫漠視。
金融時報在6月15日報道,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3年4月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美國試圖誘騙中國入侵台灣,但他不會上鉤”。 白宮國家安全溝通顧問約翰科比(John Kirby)在美東時間星期一 (6月1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美國之音提問時強調,“這絕對不是事實”。
美國前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週三(5月29日)在接受美國之音(VOA)專訪時表示,台灣的地理位置就是近鄰暴政的定義,但願意為台灣發聲的國際聲浪日益增加,「中國越是欺負台灣,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支持就越多」。這位美國前高級外交官還在訪談中分享了他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觀察。「他(習近平)對中國並不是那麼感興趣,他只對黨感興趣,」阿米蒂奇說。
新政府上台之際,台灣在美國的最高級別外交官員表示,賴清德總統已表明希望能和對岸相處,希望北京當局能夠認知到,台灣定期舉行民主選舉並更換領導層,北京“要對談的人是由人民選出來的這些領導人”。同時,這位官員也強調了接下來將延續推動美台之間的各項合作與交流。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5月16日和17日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這是普京第五次總統任期開始以來的首次出訪。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帕特爾在5月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中表示,如果中國聲稱希望與歐洲和其他國家建立良好關係,那麼它就不能繼續助長對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就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週三(10月25日)在接受美國之音(VOA)專訪時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在中東的衝突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應該對美國敲響一記警鐘,「這應該是我們振興和重建國防工業基礎的一個機會——我們長期以來忽視了這一基礎——使之再次成為民主和威懾的軍火庫」。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代表黃鈞耀最近在他的辦公室接受美國之音專訪。這個台北在歐洲唯一以“台灣”冠名的代表處的代表在談到立陶宛這樣一個小國為什麼敢於挑戰北京時表示,小國“也可以很有志氣,也可以堅守它自己的原則跟價值”。這位台灣代表就範圍廣泛的問題發表了看法,包括烏克蘭戰爭對台灣的借鑒作用、北京對立陶宛的打壓帶來的影響以及台灣與立陶宛經貿合作的側重點。
“有人問我:你知道你可能會被坦克碾碎嗎?你會死的?”立陶宛的坦克人——道諾拉維修斯醫生在回憶32年前的那一夜時這麼說。1991年1月立陶宛因宣佈獨立遭到蘇聯坦克鎮壓,道諾拉維修斯以身體阻擋坦克前進,最近他在維爾紐斯接受美國之音專訪,講述了這段至今仍令很多立陶宛人熱淚盈眶的經歷。
香港自去年夏天頒佈並實施嚴格的“國家安全法”以來,已有數十名民主活動人士被捕,抗議人士不是被監禁就是逃往國外。尹飛和江唐娜夫婦是有資格申請英國簽證的500萬香港人之一,他們最近舉家搬離居住並成長的香港,移民來到英國利物浦 ,成為港人為生活在自由民主體制下而被迫移居英國的縮影。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香港反送中運動六月迎來一周年。今年五月,中國人大通過制定“港版國安法”的決定,再次引發香港民眾反彈。美國的香港民主人士表示,北京的壓迫只會讓他們更加努力在美國國會進行遊說工作。
維吉尼亞一所中學原定接待來自中國湖北宜昌的初中參訪團,在家長擔憂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後計劃取消。
台灣大選選戰趨向多元化,藍綠兩大競選陣營的競選小物不但能募集競選經費,還肩負慈善拍賣或者幫助本土小農的任務,在造福社會弱勢團體的同時,也強化候選人的正面形象。而台灣深厚的文創實力,也在競選小物上展露無遺。
台灣2020總統大選民調在總統候選人之一的韓國瑜喊出民調蓋牌的策略後,讓許多人對大選民調的參考價值產生高度懷疑。
香港中學生罷課聯盟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至少有90間學校會響應9月3日的罷課活動,每間學校最少有100位學生參與,初步估計參與罷課人數上看9000人。聯盟還表示,如果香港政府在9月13日之前還是未對5大訴求作出回應,他們不排除將罷課活動升級。
美國的千禧一代相當於中國常說的80及90後,他們有些人現在已經開始存錢買房。而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昂貴開銷,並沒有嚇退他們,反而成為他們最愛置產的美國城市之一,為什麼呢? 今天的《走進美國》就帶您去看看生活在美國首都的千禧一代。
台灣當選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陳建仁的就職典禮,即將在5月20號星期五舉辦。就職活動的預演吸引許多民眾,包括到台灣旅遊的中國大陸旅客,以及美國旅客,前去總統府前參觀。典禮籌辦人表示,主題是要彰顯台灣的民主多元價值。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籌備委員會活動組組長李厚慶說:“這次的活動,主要是扣緊這是一個人民的就職典禮,跳脫過去單純只是為了總統,副總統的思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