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剛剛落幕,雖然反映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不割席(Do Not Split)”與最佳紀錄短片獎擦身而過。但是,另一部回顧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獨立紀錄片“理大圍城”卻獲選為即將登場的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開幕片。來自中國的導演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獨立紀錄片作為一種見證與抗爭,從頂峰時期,到獨立影展被叫停,現有不少導演流亡海外,現實處境困難重重。
中國女權運動正面臨新一波打壓。最近一些支持女權主義的個人及組織在社交媒體及網絡平台上接連遭到封殺。分析人士指出,對於反對女權主義者來說,女權運動的大張旗鼓,既動搖了傳統的父權體系,也威脅到中共的政權穩定,因此要求女性保持傳統的家庭角色。分析人士認為,在這個大環境下,中國女權運動的生存空間將日益緊縮。
中國遼寧號航母艦隊日前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後不久,中國媒體首度公開中國第一艘自製航母山東艦的內部畫面。分析人士指出,遼寧號與山東號航母同時露面標誌著中國海軍從近岸向遠海邁出了一大步,未來中國是否會藉由航母群在亞太地區建立“新的海洋秩序”,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中國“戰狼外交”在國際舞台表現得愈來愈越高調,不少報導批評中方官員上個月在阿拉斯加會談的開幕發言“不顧外交禮節”。但是,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方善用只有中國人和華人世界才能聽懂的“待客之道”奪回道德制高點,並以此內宣給以“禮儀之邦”自居的中國人,使之轉化為抵抗外侮的“武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不久到福建考察,要求兩岸關係“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大打“溫情牌”,但是相隔一日中共又派20架次解放軍軍機擾台,創下單日最高架次的紀錄,分析人士指出,這些都印證了台灣國防部日前發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中所提到“灰色地帶威脅”,表明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有日益加大的趨勢。
香港城市大學近來傳出有意改名為“華南大學”或“南洋大學”的消息,近九成師生表示反對。香港城大學生與資深教授同聲對美國之音表示,校名去掉“香港”兩字有融入大灣區“去香港化”、向中共政治表忠的意圖,一旦開啟先例,教育服膺政治將不利於大學獨立自主與學術自由,也將失去辦大學作為社會良心的意義。
在前不久結束的兩會期間,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脫貧”的言論,疑似踩到習近平的“運動式脫貧”的痛點,而被官媒改成“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從而再次引發人們對習李不合的揣測。不過,熟悉中國問題的分析人士指出,李克強是一位被“架空”的經濟總理,權力很小,如果將經濟官僚的發言上升至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路線分歧”,那是高估了李克強的實力。分析人士認為,兩人本質並無不同,目標都是要為中國共產黨“延壽”。
台灣媒體日前報道,有中資在台違法設立公司,組高薪挖角團,3年來挖走台灣數百名半導體人才,遭台灣檢調單位調查。台灣分析人士表示,這一事件暴露了中國“紅色供應鏈”下搶人大戰花招百出,同時也說明防範中國系統性經濟間諜網絡滲透,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中國政府日前公佈2021年國防支出預算為13795.4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6.8%。中國學者認為,這個調幅合情合理。也有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國防預算雖然離習近平的“強軍夢”更進一步,卻也暴露出,藉由“軍民融合”、“軍經融合”來刺激內循環,拉抬國內經濟,恐怕不但無法達到“強兵富國”,反而有可能“強兵誤國”。
中國國務院近日發布“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2021至2035年中國交通建設願景,其中包括了一條從福州到台北的高鐵,引起兩岸網友熱議。兩岸的一些學者認為,中國這一項規劃是“認真的”,但必須在兩岸互信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現,目前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然而無論有沒有實際意義,中國對台統戰意味十足。
中國上星期宣佈自3月1起禁止台灣鳳梨(菠蘿)進口,原因是發現有介殼蟲。此舉在台灣引起強烈反應。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及不分黨派的立委們紛紛投入推銷鳳梨的行列。分析人士提出,中國實施這項製裁措施的目的是“以商圍政”,給蔡英文政府的新國安團隊來一個“下馬威”。同時,蔡英文政府也在利用這個議題轉移人們對“藻礁公投”的關注。
中共上週在北京舉行已故中央委員會主席華國鋒紀念座談會,華國鋒的故鄉山西省官方幾天後也首度舉行紀念華國鋒活動。對於這位過去跟鄧小平進行路線之爭下的失敗者且年輕人幾乎不太認識的前主席,官方卻高調紀念,引發各界關注。
中國學者認為,中國青少年在“韓風”與一胎化的影響下,確實陽剛性不足,但並非女性化,支持教育部增加體育課程,以激活男學生的陽剛之氣;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共試圖創造法律來引導價值,以符合主政者的統治權力,正形塑“習近平時代中國特色性別意識”。
全球新冠疫情延燒,台灣衛福部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月17日在接受廣播專訪時透露,台灣原訂向德國BioNTech(BNT)洽購500萬劑疫苗,卻在簽約前夕臨時生變,疑與“政治因素”有關。
中國政府為了反制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而出台的《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近日正式上路。有些人士提出,這項辦法可以是一隻“紙老虎”,也可以是一個施予重擊的武器。現任美國政府應該如何應對,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
2021年中國春運1月28日登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多個省市宣導“就地過年”,使得素有“地表最大人口遷徙”的春運,今年將不復盛況,還可能成為史上最蕭條的春運。
全球政經局勢深受中國因素影響之際,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著作《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一書,獲得中研院第九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吳介民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試圖繞過西方國家掌控的全球價值鏈系統,建構中國資本可以自行掌控的價值鏈系統。美中對抗態勢短期內無法改變,中國想要挑戰成功,必須在科技上有大的突破;不過,科技發展跟學術、言論自由息息相關,而中國目前處於高度威權統治下,吳介民說:“我是悲觀的!”
中國網路掀起一股低調炫富的“C”潮流,觀察中國網絡潮流變化的學者稱其為“凡爾賽文學”。官媒新華網迅速發表評論,批評其“陷入誤區”。網路觀察家朱學恆指出,“凡爾賽文學”有點像是“末日文學”,它背後隱含了“朱門酒肉臭”的意思,但如果跟成語的下一句“路有凍死骨”接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嚴重威脅中國共產黨治權;而官方的反制也顯示中共黨機器的年輕化效率提高,官方言論控制的演化速度已經超越民間,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