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隊的志願役人數逐年減少,根據2024年數據顯示,志願役人員已降至15萬餘人,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人數四年間暴增四倍。專家指出,隨著台海情勢趨緊,現役軍人壓力與負擔加劇,導致志願役吸引力與留任意願降低。為因應這一困境,台灣國防部正透過提升薪資待遇、優化訓練設施,並恢復一年期義務役來緩解人力壓力和穩定部隊結構。
中國近日為全國公務員普遍加薪,月薪平均增加至少500元人民幣,並從2024年7月起開始補發。這項加薪措施被部份人士認為有助於刺激內需和推動經濟增長,但也引發了對體制內外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的擔憂。批評者指出,這可能加劇社會矛盾,並未必達到預期的經濟刺激效果。
近年來,中國醫改政策在醫生薪酬和醫院收入方面引發廣泛討論,特別是隨著改革深入,多地三甲醫院醫生的薪資普遍下降,引發了醫務人員和公眾的關注與擔憂。近期,廣州、深圳等地的三甲醫院傳出醫師績效薪酬顯著下調,北京等其他城市也出現類似現象。分析指出,經濟下行與醫改壓力的雙重夾擊,讓中國醫療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2024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於星期二(12月17日)在台北登場。上海副市長華源致詞時表示,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對此,台灣陸委會雖持質疑態度,但仍表示歡迎。台北市長蔣萬安則重申“雙城好、兩岸好”的論壇精神,但場外反對中國統戰的抗議活動此起彼伏,凸顯兩岸交流的敏感度。
2024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定於星期二(12月17日)在台北舉行。此次論壇正值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上海市副市長華源率團於週一(12月16日)中午抵達台北松山機場,由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與提早三日抵台的上海台辦副主任李驍東前往迎接。然而,論壇也引發了台灣內部的抗議與質疑,獨派團體認為此舉是“自我矮化”,部份親中勢力則對此持支持態度。
台灣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與許斯儉上週四(12月12日)訪問美國,與特朗普總統過渡團隊的中階官員會面,旨在建立與新一屆美國政府的聯繫。根據專家分析,這次訪問不僅是台灣對特朗普團隊傳遞立場的契機,也是雙方了解彼此防衛政策和國防預算期待的重要場合。然而,由於特朗普團隊尚未完全成形,此階段互動多為原則性交流,為未來深化談判鋪路。
中國高校師生團在台灣的九天參訪行程進入尾聲,但相關的爭議卻持續發酵。週三(12月4日),參訪團前往北台灣新竹的清華大學參訪時,支持'台灣獨立'和'中國統一'的民眾和學生在現場形成對峙局面。同日,台灣各大專院校學生代表串聯前往立法院開記者會,提出'拒絕中國統戰團'、'交流應以對等為基礎'等要求,強調兩岸交流應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之上。
中國教育部預測,2025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1,222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然而,隨著就業壓力持續加劇,許多畢業生陷入“畢業即失業”的困境。部份學生透過偽造實習證明或依賴人際關係尋找工作,其他人則選擇考研或考公務員以規避就業壓力,導致“學歷內卷”問題愈演愈烈。專家警告,如果中國的就業情況持續惡化,可能引發更大的社會不滿。
在珠海航展上,中國展示了全球首架6噸級傾轉旋翼無人機-“鑭影R6000”,該機的出現迅速引發了關於其軍事潛力的廣泛討論。這款無人機採用了先進的傾轉旋翼技術,具備550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和接近4000公里的航程。儘管目前主要定位為民用,其概念圖上的解放軍標誌引發猜測,未來或被改裝為軍用,用於運輸、偵察,甚至發展為武裝無人機。
現旅居美國的中國知名當代藝術家高氏兄弟中的哥哥、現年68歲的高兟,驚傳回中國探親時遭到逮捕。高氏兄弟曾創作毛澤東下跪懺悔雕像等觸及政治的藝術作品,據了解此次高兟被捕的罪名為2021年中共所新增的刑法條例「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
中共結束對台的兩日軍演武嚇後,多位台灣藝人隨即不約而同地表態“反台獨”,並宣揚“統一”思想,其中尤以台灣樂團“五月天”主唱“阿信”大呼 “我們中國人”的疑似政治表態,引發兩岸熱議。
台灣於當地時間星期三(4月3日)上午發生里氏規模7.2強震,這是台灣25年來發生最強的一次地震。至少有四人死亡,上百人受傷,仍超過8萬7千戶家庭停電。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星期三(3月20日)在堪培拉與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 )進行“第七輪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會談內容涵蓋了人權、關稅和地區安全等問題。會後黃英賢表示,澳洲將“明智地”管控與中國的分歧。
面臨著創紀錄的青年失業率和經濟衰退,中國越來越多受過教育的青年女性選擇支持「單身主義」。她們憧憬著沒有丈夫、沒有孩子的未來,可能會帶給中國政府不小的挑戰。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週四(2月22日)在台北表示,無論誰贏得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都將持續下去。
太平洋島國瑙魯政府週一(1月15日)宣佈,瑙魯將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並承認中國,這是台灣在總統大選之後,首位轉向北京的外交盟友。台灣稱這是令人批評的“突擊式”斷交。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三(2023年11月15日)於舊金山長達四小時的會面,雙方討論到台灣議題。 習近平否認近期有對台灣動武的計劃,不過要求美方「停止武裝台灣」;拜登則堅持台海穩定,並要求習近平尊重台灣選舉。 對此台灣外交部週四發表聲明表示,對於拜登總統公開表達美國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堅定立場給予肯定和歡迎。
有消息稱,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將在舊金山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會晤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此中國至今仍未證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四(11月9日)被問及是否能證實「拜習會」時,他並未多談,僅表示中方的回覆與前一天相同。
美國第七艦隊在聲明中表示,美國驅逐艦「拉斐爾·佩拉爾塔號」(USS Rafael Peralta)和加拿大皇家海軍護衛艦「渥太華號」(HMCS Ottawa)於週三(11月1日)經過台灣海峽,這是自今年6月以來,美加軍艦第三次聯合穿越台灣海峽。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週猝逝,當局週四(2023年11月2日)上午舉辦告別式,隨後進行遺體火化。當局下令在北京天安門降下半旗示哀,但各大官媒當天上午基本保持沉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