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信辦日前推出一款號稱透過習近平思想理論檢驗的AI聊天機械人,稱其智慧問答功能保證產生內容的權威、準確。分析指出,這個模型目前雖然只是內部宣傳和學習工具,但一旦推廣可能成為AI時代中國輿論的框架標準;讓AI機械人以自然的語言重複陳詞濫調更是反映出中國目前言論環境的荒謬。
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Ebrahim Raisi)和外長侯賽因·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等官員5月19日在一次直升機墜毀事故中喪生後,海內外的中文網友作出不同反應。
美國和中國政府官員週二(5月1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美中首次政府間人工智能(AI)對話。兩個AI技術頭號強國如何應對AI風險受到關注的同時,外界對這次對話取得有意義成果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北京時間星期三(4月24日)抵達上海,展開對中國緊鑼密鼓的訪問行程。布林肯此行議題眾多,包括美方希望借由這次訪問,要求北京停止對俄羅斯軍事產業的經濟和技術支持,希望中國在中東問題上向伊朗施壓等。
在美國政府的斡旋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技公司G42公司已同意終止與中國的業務合作,從而換取與美國微軟公司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技術合作。雖然外界一直擔心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有可能被北京以取道第三國的方式突破,微軟與G42的合作安排表明,美國正在試圖挫敗中國的這一努力。
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商業化正在美中兩國成為現實。 眾多造車企業和科技平台都在爭先恐後地部署這項業務。 不過,儘管美國公司技術領先,中國人民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接受度遠超美國。 專家擔心,大眾對自動駕駛安全性的「零容忍」可能阻礙美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
美國4月4日開始實施對華芯片出口管制的新規定,裝載人工智能芯片的電腦出口也將受到限制。同時,美國持續展開外交攻勢,要求南韓和荷蘭的半導體技術企業效法美國對華“卡脖子”策略,停止向中國提供芯片設備維護服務。
隨著美國國會眾議院一項法案的成功通過,「抖音」海外版TikTok在美國的運作陷入一場實質危機。分析認為,最新通過的這項法案針對性強,相較美國先前限製或禁止TikTok的政策行動,其合法性更難以撼動。美國議員強調,法案的目的是割裂TikTok與中國共產黨的聯繫,禁令只是下策。不過,隨著大選年為美國政壇帶來的種種不確定因素,法案最終能否被簽署成法還有待觀察。
美國國會眾議院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 3月7日在該委員會舉行的“日益增長的風險:生物經濟和美國國家安全”聽證會上指出,流向中國生物技術或基因科學公司的所有資金都將用於增強中共和解放軍的實力,必須停止資助對手國家毀滅美國的努力。
白宮上週指示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製造的「互聯汽車」(connected vehicle)進行國家安全風險調查。美國官員將汽車比作“裝了輪子的智慧型手機”,若不對來自“對手國家”的互聯汽車加以限制,美國將面臨更多的間諜活動風險。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西方國家應對中國汽車全球擴張的對策,也是在美中科技交鋒中「去風險」行動的一部分。
美國駐中國大使館3月1日在其在新浪微博的官方頁面發文說,對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帳號下“評論內容未能及時顯示感到不滿。”
美國總統拜登的競選團隊本月進駐「抖音」海外版TikTok,許多呼籲禁用這款應用程式的美國國會議員批評拜登置國家安全於不顧;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媒體也發文諷刺拜登在TikTok的使用問題上採取雙重標準。
美國科技實業家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透露Neuralink公司腦機接口人體試驗成功的消息後,中國科研團隊也立刻宣佈了讓癱瘓患者用意念操作機器的“腦控”技術突破。但腦控技術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道德隱憂。一些人擔心,“腦控”技術最終會演變成“控腦”術。中國“腦計劃”研究中將腦機接口的醫療用途和人工智能一起研究的做法尤為令人擔憂。
美國情報部門官員表示,中國政府支持的網路黑客正在瞄準美國基礎設施,伺機對美國社會和美國人民造成嚴重傷害。此前,聯邦調查局(FBI)協同多部門挫敗了中國「伏特颱風」駭客組織在美國網路中的潛伏行動。
台灣新一屆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勝選後表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世界共同的資產”,希望中國與國際社會一同珍惜。被北京視為“麻煩製造者”的賴清德的這番表態被一些觀察人士解讀為“柔中帶剛”。他的講話也再次引發外界對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能在中國武力犯台威脅下發揮“硅盾”作用的討論。
中國總理李強日前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呼籲在人工智能(AI)治理上進行國際合作,反對世界分裂成不同科技陣營。但美國白宮負責技術事務的官員星期三表示,在國家安全和軍事應用問題上,不會允許對手國家獲取美國技術。歐盟官員則說,中歐在AI治理問題上“沒有共同語言”。
媒體近日報道了中俄兩國成功合作測試遠距離量子加密通訊的消息,中國量子衛星「墨子號」再顯神威。分析家說,中俄試圖聯手打造量子通訊網路將美國與西方盟友隔絕在外,但量子通訊的未來使用前景並不明朗。在量子運算領域,中國仍落後美國。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CQ Brown)上將星期四(12月21日)與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上將進行了兩人之間首次視頻對話,這也標誌著美中軍事高層對話一度中斷後的正式恢復。軍事專家說,兩國恢復溝通雖然是好事,但是鑑於兩國在南中國海和台海的利益分歧太大和緊張關係太嚴重,像這樣的危機溝通機制可能只會起到「創可貼」的作用,根本無法克服這些差距。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12月14日在華盛頓說,美國在處理2024年美中經濟關係時的關鍵目標是透過溝通防止誤判,以避免美中經濟關係中的震盪升級對雙方造成傷害。耶倫說,美國不會放鬆相關制裁,並繼續就中國的非市場經濟行為向北京施壓。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星期三(11月15日)三藩市峰會達成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恢復兩軍溝通機制。 分析認為,雖然五角大樓與中國解放軍之間的溝通機制重啟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雙方誤判風險,但隨著中國在印太區域不斷對鄰國劍拔弩張,美中兩國在安全問題上的結構性矛盾 沒有絲毫改善,特別是在台灣問題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