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今年計劃提出部分措施以解決境外投資帶來的安全風險,並加強對民用和軍用商品的出口管制,確保歐盟的珍貴技術不會流入中國等國家之手。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一(2023年6月19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重申美國不支持台獨,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立場。台灣外交部星期二表示歡迎與肯定美方一再公開強調支持台海和平穩定的堅定立場,將持續深化與美國及安全夥伴關係。
台灣《TVBS民調中心》週日(6月18日)公佈2024總統大選最新民調,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33%的支持度,一舉超越民進黨、國民黨兩大黨的候選人。
日本正準備向菲律賓提供軍事援助,以確保海上通道安全並保衛台灣的西側;日菲為了深化安全關係,可能促成日本軍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重返菲律賓。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下星期訪問華盛頓,美印關係預期將迎來“轉型時刻”。沙利文淡化了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末訪問中國時取得外交突破的可能性。
巴布亞新幾內亞和美國今年五月簽署了一項國防合作協議,在該國曾掀起高度爭議。這份協議近日被公佈,顯示美國軍方獲准暢行無阻地使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主要防禦設施,包括位於馬努斯島上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隆布魯聯合海軍基地”(Lombrum Naval Base)。
美國和中國的高度對立與對抗,讓巴基斯坦感到相當頭痛。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希娜·拉巴尼·哈爾(Hina Rabbani Khar)在接受美國政治刊物《POLITICO》專訪時強調,伊斯蘭堡沒有興趣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選邊站。
太平洋島國帕勞總統惠恕仁(惠普斯)(Surangel Whipps Jr.)訪問東京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中國船隻近期經常闖進帕勞專屬經濟海域(EEZ),帕勞已請求美國加強在其水域的巡邏。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據信會在6月18日前後抵達北京訪問。美東時間週二(6月13日)晚間,布林肯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通電話,強調雙方要保持溝通渠道,負責任管理美中關係;秦剛則是將中美關係遭遇的困難和挑戰,一概歸咎於美方。
新西蘭和斐濟週三(6月14日)簽署了一項防衛協議,將加強軍事訓練和海上安全,並增進兩國在災難與人道主義上的協調合作。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六月下旬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指出,華盛頓正在敦促新德里推進採購“海上衛士”無人機(MQ-9B SeaGuardian),這項軍售案預計達20至30億美元。
中國和印度在過去幾週互相驅逐對方派駐的記者,《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最後一名派駐中國的印度記者即將在本月底前離開中國,而中國目前也僅剩一名記者派駐在印度。中國外交部指責印度先採取歧視性待遇,學者則稱互相驅趕記者說明了中印關係“糟到不能再更糟了”。
中國週二(6月13日)起在台灣北方的東中國海海域進行實彈軍演,與此同時,美國、日本、法國和加拿大海軍則在台灣以南的西太平洋菲律賓海進行聯合演習。
美國國會眾議院即將開始針對“2024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進行專責委員會最後審議,多個小組委員會分別針對中國提出應對方案,突顯中國威脅的急迫性。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周日(6月11日)召開為期兩天的“中國-阿拉伯商業會議”,首日就簽署1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儘管西方對於沙特與中國日益升溫的關係感到疑慮,但是該國能源部長仍明確表達希望和中國維持合作關係。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發生一起重大交通意外,一輛滿載參加婚禮賓客的巴士翻覆,造成至少10人死亡、25人受傷,肇事駕駛已被帶往醫院接受強制性藥檢與酒測。
新西蘭總理克里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週一(6月12日)宣布本月底率領貿易代表團訪問中國。這將是希普金斯任內首度訪問中國。他在1月就職時便曾表示,新西蘭與中國的關係對經濟非常重要,未來訪問中國將是他施政的一項重要工作。
日本政府週五(6月9日)在內閣會議上,批准對其發展援助政策進行重大修訂,優先關注海洋與經濟安全,並將對友好國家提供財政援助加強他們的防禦力量,應對中國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路透社》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因不當處理機密文件以及妨礙司法公正,遭聯邦大陪審團起訴。
中國最大的海軍訓練艦“戚繼光艦”週五(6月9日)啟程前往菲律賓,也是其“友好”訪問的最後一站。不過中國在南中國海上的頻繁活動,依舊使得周遭國家感到越來越不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