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政府在沉默數月之後開始挑戰中國在南中國海主權爭端上的立場。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此舉的目的是主要是安撫不安的東南亞國家,而不是對華立場的重大轉向。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他就任後的近半年時間裡,大多數時候都擱置了南中國海問題,以便試圖與北京發展良好關係,尤其是尋求讓中國幫助遏制北韓的導彈和核武器項目。
但是在5月24日,美國海軍的一艘驅逐艦航行到了有爭議的斯普拉特利群島(中國稱南沙群島)一座中國控制人造島礁附近。星期六,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年度亞洲安全峰會香格里拉對話上說,中國建設人造島礁上並在上面部署軍事設施損害地區穩定。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海洋透明倡議負責人格雷戈里普林說:“美國的伙伴國家幾個月來一直期待香格里拉論壇,希望馬蒂斯會藉此機會向大家保證,美國的亞洲政策,包括南中國海政策,不是像看起來的那樣模糊不定。”
他說:“現在最樂觀的解讀是,那個演講和像驅逐艦游弋南中國海這些事顯示,馬蒂斯和五角大樓'明白了',因此從安全層面上來看,美國參與亞洲、南中國海事務相對來說是穩定不變的。”
中國過去十年在350萬平方公里的南中國海上進行圍海造島和軍事化行動,以宣示其對這片有爭議海域95%的水域擁有主權。中國的聲索與文萊、馬來西亞、台灣、越南和菲律賓的聲索重疊,這些國家的軍事能力遠不及中國。
在前總統奧巴馬執政時期,雖然北京表示不滿,但是美國軍方多次派遣軍艦航行於南中國海,次數要比現在多得多。奧巴馬還幫助越南和菲律賓加強軍事能力。
華盛頓不是南中國海的聲索方,但是希望確保這片漁業和油氣資源豐富海域的航行自由。
新加坡南洋大學國際關係講師胡逸山說,東南亞聲索國想知道川普是否會冒著中國不再幫助解決北韓核問題的風險來挑戰中國的海洋擴張。他說,川普政府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策略到目前來看都是“視情況而定”和“即興發揮”。
他說:“這個地區的很多國家都盼望美國宣佈更加明確的政策,但是到目前為止,我認為,我們還沒有看到。我覺得,現在在南中國海進行的航行自由的頻率和程度可能都不及奧巴馬政府時期。”
分析人士說,如果美國沒有展示力量來制衡世界第三大軍事大國中國,那麼東南亞國家預計將會在外交政策上偏向北京而不是華盛頓。中國希望通過對話和援助來平息對中國海上軍事擴張的不滿和抗議。
中國去年向菲律賓提供了240億美元的援助和投資。中國也鼓勵中國人前往越南旅遊促進越南經濟,並與河內磋商海上合作問題。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向中國施加的另一個舉動是他上個月對東盟國家的部長們說,在解決主權爭端的過程中,必須停止在南中國海進行軍事化和造島活動。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政治學榮休教授、東南亞問題專家卡爾塞耶說,美國政府仍然必須要“兩手抓”,以便保持與北京在北韓問題上的合作。
他說:“在今年的某個時候,國家安全戰略有望浮出水面,到時還會基於此形成一個包含細節的海上國家安全戰略。馬蒂斯和蒂勒森的這些言論可能是顯示,國家安全戰略會包含哪類元素。”
他還說:“需要判斷的是,中國將會如何強烈反應。”
北韓主要的盟友中國在黨媒上表示將加大對北韓制裁,減少對北韓出口石油。北韓大約90%的石油進口依賴中國。北京還表示會限制進口北韓煤炭。
中國抗議美國驅逐艦在斯普拉特利群島附近航行,稱這是“侵犯”中國水域。分析人士說,北京對川普政府南中國海問題立場的總體反應要比奧巴馬時期溫和。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副教授黃圭博說,川普清楚他在必要時可以加大對中國施壓以取得更多讓步。
他說:“南海一定是川普的籌碼之一,與中美經貿問題會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