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前秘書長暨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於1月5日結束在台灣的三天訪問行程。他在當天的記者會中表示,全球對台海的關注還不夠,在民主對抗威權的發展情勢下,歐洲“必須選邊站”。拉斯穆森說,若台海真的開戰,北約也應給台灣軍事援助,確保台灣的自衛能力,並聯合歐洲國家對中國進行嚴厲的經濟制裁。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北約前秘書長暨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以非政府組織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 Foundation)主席的身份率團出訪台灣三天,就民主自由、中國軍事威脅、台海及區域和平等重大議題與台灣當局交換意見。
他1月5日於台北召開記者會表示,全面支持自由民主的台灣及台灣人民對未來前途的決定權。
拉斯穆森說,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相似,全世界不能坐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侵略台灣的企圖,一如重蹈覆轍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烏克蘭的侵略。
拉斯穆森:台灣需具嚇阻中共之反擊能力
拉斯穆森表示,台灣可以從俄烏戰事中學到三個教訓:第一、台灣要確保有自我防衛的能力,防患未然並嚇阻中國入侵,讓中國知道若對台動武,必將付出巨大代價。他說,美國對台海的“戰略模糊”策略已轉為“戰略清晰”,而台灣總統蔡英文近日將台灣義務兵役從四個月延長至一年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台灣如果夠強悍,就能守衛民主的沃土。
其次,拉斯穆森說,面對俄烏戰爭,全世界的自由體制國家展現了空前的團結,除了提供烏克蘭武器,也對俄羅斯進行一致的經濟制裁,讓普京始料未及。他說,由於中國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程度大於俄羅斯,中共清楚,若對台動武將付出相當大的經濟代價,他相信習近平也在密切觀察俄烏戰事和全球局勢。
第三,拉斯穆斯說,嚇阻中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確保烏克蘭戰勝。如果俄羅斯成功佔領烏克蘭領土並開創新局,等於設下先例,讓許多獨裁者認為武力可行。因此,民主國家若一味姑息、不對抗俄羅斯,以史為鑑,這樣的選擇不會帶來和平,反而進一步引發更多的戰爭與衝突。
拉斯穆森:北約應助台強化軍事訓練及交換情資
對於北約於台海衝突中的角色,拉斯穆森直言,北約不會參戰,但若中國攻打台灣,北約的戰略必須清晰,包括第一、提供台灣必要的軍事援助,第二、向中國發出清晰訊號:“片面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將為中國帶來非常重大且全面的經濟制裁,並使中國與全球的經濟體系全面脫鉤。”
不過,對華的經濟制裁是否衝擊到歐洲自己的經濟?
拉斯穆森表示,歷經俄烏戰爭後,多數歐洲人已覺醒,過度依賴中國的廉價商品與俄國的天然氣已行不通,正在檢討打造全新的供應鏈,並將經貿合作對象轉移到亞非其他國家,以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拉斯穆森說,若台海爆發衝突,美國仍是最大軍事資源的供應者,但他呼籲歐洲國家以“聯合軍事演習或合作軍事訓練”來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他說,北約與台灣可聚焦在三大領域加強合作:“網絡安全”交流情資、“軍事合作訓練”及“高科技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拉斯穆森:台灣是自由的燈塔
拉斯穆森自2001年至2009年擔任丹麥總理,2009年至2014年擔任北約秘書長,後於2017年創立“民主聯盟基金會”。他上一次訪台是1994年,以國會議員的身分前來。
拉斯穆森此次特別拜會蔡英文並提及,他當年來台,台灣正經歷民主轉型,但此行再度來訪,台灣的民主進步讓他印象非常深刻。他說:“台灣已經成為自由的燈塔。”
拉斯穆森表示,他所創立的民主聯盟基金會旨在加強全世界民主盟友的合作,以對抗威權主義的不斷擴張。他說:“全球民主盟友佔全球經濟的60%,如果我們能共同努力,相信這是一股令人敬畏的力量,將對包括北京在內的威權主義國家有所嚇阻。”
民主聯盟基金會每年舉辦“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邀請全球民主國家元首及政要與會,台灣總統蔡英文曾於2020年至2022年連續3年受邀發表演說,提高國際社會對民主台灣、台海安全及區域穩定的關注與支持,但中共於2021年3月對民主聯盟基金會祭出制裁。
專家:爭取北約對台三協助
對於拉斯穆森此次訪台,位於台北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副研究員揭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雖然拉斯穆森是以非政府組織主席的身份來訪,但他是史上第一位訪台的卸任北約秘書長,這代表北約等西方主要國家已開始正視台海周邊的安全情勢。
揭仲表示,如同拉斯穆森所言,北約雖關切台海,但不會有實質的軍事協防。不過,台灣或可以趁此前所未有的全球能見度,爭取北約的三項協助:“戰略預警、高強度經濟制裁及協助美軍巡弋。”
揭仲認同拉斯穆森的看法,他說,若中共有意武力犯台,必會先發製人,如開始在國際上囤積戰略物資並移轉在西方的資產等,屆時北約各國或許能協助台灣“戰略預警”,並進而推動西方各民主國家,採取一致的經濟制裁立場。
揭仲說:“中國大陸在世界各地去收集重要的戰略物資,乃至於做重要資產的移轉時候,這通常就代表一種(備戰)訊號。另外,我們期望,如果北京真的武力犯台的話,北約要採取高強度的經濟制裁。第三個,當美軍要集中兵力到西太平洋的時候,美軍在全球其他地區的一些防務,需要由北約來接手,讓美軍能夠抽調更多的力量,到西太平洋來應付中共的武力行動。我覺得,這個部分是北約可以做到,也是我們中華民國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點去爭取的。”
加強台灣與歐洲二軌交流
美國紐約艾德菲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政治學教授王維正則說,台灣“德不孤、必有鄰”,特別是中共近期在升高對台文攻武嚇後,訪台的國際政要反而絡繹不絕。他說,拉斯穆森的來訪不僅延續此潮流,或許還能帶動台灣和北約交流的契機。
王維正告訴美國之音:“可以加強台灣跟歐洲國家、北約會員國之間的學術界的交流,或者說是二軌的交流。智庫的、學術機構的人事彼此之間交流,或是有一些現任的官員臨時加入智庫,或是扮演顧問的角色,進行對話,我相信是過去台灣和歐洲之間沒有的。”
拉斯穆森訪台 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拉斯穆森此次訪台雖然具代表性,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張福昌說,拉斯穆森此行雖明確傳遞了“威權主義是全球公敵”的信息,但台灣需認清現實,拉斯穆森的承諾僅是一種外交聲明,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張福昌告訴美國之音:“他(拉斯穆森)會不會引起北約國家進一步去思考,來支持台灣,支持台灣會到什麼程度,我個人是比較保留一點。一來的話,歐洲國家離台灣這麼遠,二來歐洲國家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上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而且相當多的歐洲國家是很冀望跟中國保持合作關係,在後疫情時期,重振它的經濟,都要靠中國的市場來幫助。”
張福昌說,以俄烏戰爭為例,許多歐洲國家因怕遭俄羅斯報復只敢給烏克蘭“擠牙膏式”的援助,如今面對中國,各國的顧慮肯定更深。他說,台海的安全還是要靠台灣人自我防衛,台灣必鬚髮展出自主的安全戰略,才是長久的保障。
中共對台或採取兩手策略
中國對台的軍事壓力節節升高。繼去年全年派遣超過1700架次、創新高的軍機擾台後,今年1月1-5日也總計有31架軍機擾台。對此,國政基金會的揭仲表示,中共對台高強度的軍事脅迫不會止歇,也將持續在台海周邊採取“灰色地帶行動”。
揭仲說,中國為了要發展遠征型的空軍,強化攻擊機群在海上長距離的飛行能力,並認定未來主戰場會在第一島鏈外,因此突破第一島鏈,佔領台灣東部、西太平洋的重要戰術位置,成了解放軍實戰演練的重點,這也是中共軍機頻繁進出第一島鏈的原因,對台灣造成不小壓力。
揭仲說: “(中共軍機)穿越(海峽)中線行動本身,軍事意涵沒有很大。但是充滿了濃厚的政治施壓的意味。這個目的,主要就是要嚇阻華府提升跟中華民國的政治、軍事交流。同時提醒華府,必須正視中國大陸在兩岸問題方面的一些訴求,這樣子華府跟北京才能夠真正避免發生衝突。”
紐約艾德菲大學的王維正則表示,北京目前對台一方面拉高軍事壓力,讓台灣人民心生畏懼,另一方面則是利誘。他說,習近平於元旦文告,再提“兩岸一家親”,但未提“決不放棄對台動武”,看似緩和言論,實為玩弄兩面手法。王維正認為,習近平二十大後已完成權力佈局,未來將繼續軟硬的兩手策略,而且強硬的部分將更強硬,台灣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