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十年收官 名亡實存?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左)於2015年10月21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在倫敦參觀了中國科技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並由華為總裁任正非陪同講解。

十年前,中國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試圖讓中國從“世界工廠”華麗轉身為高科技製造業強國。但這項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引發了美歐等國對不公平競爭的擔憂,第一屆特朗普政府更是將該計劃作為其對中國實施“301條款”行動的重中之重。為了減少國際壓力,2018年前後,《中國製造2025》逐漸淡出了中國官方的敘事,但中國看上去並未放棄,只是改了名稱繼續推進這項計劃。

2025年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美中貿易戰和科技競爭的緊張局勢很可能進一步升級之際。這項被中國視為推動中國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智造”的計劃到底執行的怎麼樣了?在未來的美中科技競爭中又將扮演甚麼樣的角色?

從“2025中國製造”轉向“新質生產力”

北京把“中國製造2025”稱之為“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這項跨越十年的策略旨在推動中國經濟從低附加價值的傳統製造業向高附加價值的高科技產業轉型,被視為中國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經濟結構升級的重要工具。

該計畫瞄準10大關鍵領域,包括資訊科技、機械人、航空航太、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等,並設定了關鍵績效指標。這些領域正是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 (第四次工業革命指的是將大數據、雲端運算等新興技術融入全球製造業供應鏈。)

“北京的最終目標是減少中國對外國技術的依賴,並在全球市場推廣中國的高科技製造企業,”紐約智庫外交事務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寫道。

相較於中國以前的產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中國不僅要追趕全球技術前沿,還要取得領導地位的野心。

“其沒有明說的目標是削弱並取代美國的經濟霸權,” 被特朗普提名為下一任國務卿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今年9月在《華盛頓郵報》中刊文稱。

某種程度上,正是《中國製造2025》引燃了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上一屆特朗普政府將《中國製造2025》作為其對中國實施“301條款”行動(包括加徵關稅)的重中之重,指控中國在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政策幹預市場正常運作、破壞公平競爭。

為減少國際壓力,中國官方傳媒也被要求在報告中避免直接使用“中國製造2025”這個名稱。在2019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上,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並未提及《中國製造2025》。這是自該計劃首次提出以來,他首次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完全不提及該計劃。

但是,《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目標和動力早就融入中國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其他各種相關的專項政策中,它也深度融入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所倡導的“高品質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等策略中。

一家北京商場內的華為專賣店正在展示最新產品可折疊手機Mate XT。 (2024年9月10日)

”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策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在2023年9月首次提出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被外界視為”中國製造2025“的延續與升級。

相較於“中國製造2025”計劃,”新質生產力“更著重於顛覆性技術創新,例如量子運算、核融合、深海採礦和基因工程等“未來產業”成為重點,同時也更進一步推行“新型舉國體制”,透過更集中的資源調配和政策協調,支持基礎科學研究和企業技術研發。

中國未來的產業政策更可能將“新質生產力”與“高品質發展”等策略融入該國的“五年計劃”和“十年規劃”。定調中國長期經濟大戰略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也明確了“以新質生產力更好賦能高品質發展”的大方向。

美國現任的拜登(Joe Biden)政府延續了第一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科技政策。拜登甚至在他離任前還對中國打出了他在美中“芯片戰”中可能的最後一拳。觀察家說,特朗普2.0可能會以更強硬的方式擴大華盛頓對中國的戰略技術封鎖。 《中國製造2025》背後的最大驅動力和決心 - 自主掌控先進技術,降低外部供應鏈依賴 - 可能只會愈發堅定。

《中國製造2025》的成敗不僅關乎中國的國家戰略,也影響了全球產業格局與技術權力的分配。有關這項被認為“名亡實存”的中國國家策略,以下是你所需要了解的概況。

2015年前的中國產業狀況與“中國智造”十大關鍵領域

  • 在2015年之前,中國製造業主要集中全球價值鏈的低端,以生產低成本、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量大價低”。面对中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全球競爭加劇、經濟增長放緩等壓力,中國依賴廉價勞動力的傳統模式難以為繼。
  • 在2015年,大部份中國電腦芯片、操作系统及工業軟件均依賴入口,航空航天領域也幾乎完全由波音和空客壟斷。中國政府認識到依賴海外技術可能成爲經濟發展的致命短板。
  • 外部的技術封鎖加劇了中國對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的擔憂,也加劇了中國發展自主技術的危機感。

“中國製造2025”因此成為推動中國技術自立、降低外部依賴的重要工具。根據中國國務院於2015年發布的相關文件,“中國製造2025”計劃旨在推動以下領域的“突破發展”。

  •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包括芯片、5G、工業軟件等技術)
  •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械人
  • 航空航天裝備
  •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 電力裝備
  • 農機裝備
  • 新材料
  •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在北京第21屆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有人在透過顯微鏡看電腦芯片。 (2018年5月17日)

十大領域的突破狀況

雖然《中國製造2025》官方文件沒有具體設定量化的市場份額目標,但中國有一份相對更低調的非官方文件 -《<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這份被廣泛稱為“綠皮書”的文件中詳細列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例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目標為90%,行動通訊設備為80%,工業機器人為70%;積體電路(芯片)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目標為56%,通用飛機為40%,等等。

《南華早報》在今年4月從這些官方文件中整理出了《中國製造2025》所涵蓋的260多項具體目標,並透過調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超過86%的目標已經實現,另有一些目標預計將在今年或明年完成。同時,部份目標--如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的生產--已遠遠超出預期。 ”

被特朗普提名為下一任國務卿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在今年9月也針對《中國製造2025》的完成情況發布報告。當中顯示,該計劃所涉及的十大關鍵領域中,有4項已被中國“成功征服“,有5項實現“部分完成目標”,有1項“完全失敗”。

四個領域“成功征服”

  • 電動車:中國出口的電動車(以及內燃機汽車)數量超過其他國家。
  • 能源與電力生產:中國在核反應器技術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並掌控了全球80%以上的太陽能供應鏈。
  • 高鐵:中國建成了約28,000英里的高鐵線路。
  • 造船:中國的造船能力已是美國的200倍,並超越了其他主要造船強國。
  • 五個領域“部分實現目標”
  • 航空航太:中國的商用航空業表現令人失望,但其航太工業相對成功,中國無人機製造商佔了美國商業市場90%的份額。
  • 生物技術:儘管中國的生技企業仍依賴西方資本和專業知識,但它們正在研發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 新材料:中國已建立了龐大的新材料研發基礎,但成果仍顯不足。
  • 機械人與工具機:中國的機器人公司正逐步侵佔國際企業的國內市場份額。
  • 半導體:儘管美國的出口管制未能阻止中國的芯片企業,中國在“成熟節點”芯片生產方面已接近全球領先地位。

一個領域“完全未達標”

  • 農業機械。

其他媒體和機構也對《中國製造2025》做出評估。例如香港《南華早報》認為,中國在十大關鍵領域都取得了相當的進展。與魯比奧的評估不同,《南華早報》認為,在農業機械方面,中國透過無人機和自動化播種設備提升了農業生產力,但在智慧儀表和線上成分分析設備領域,仍對外資品牌有較大依賴。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品展銷會展出的機器人與無人機。 (2018年5月17日)

资料照: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品展销会展出的机器人和无人机。(2018年5月17日)

與其他國家的產業政策有何不同?

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透過產業政策支持本國工業的國家。工業政策曾是日本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實現經濟快速成長的核心。東亞“四小龍”(包括南韓、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也採取了類似的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德國也在2013年推出了“工業4.0”計劃。

“包括美國在內的已開發工業化國家在自身經濟發展過程中也依賴國家幹預和保護主義政策。美國透過關稅和補貼扶持新興產業的成長,積極引進來自更先進國家的技術,並對外國投資實行嚴格監管,”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公共政策和全球事務學院的副教授克里斯汀·霍普韋爾(Kristen Hopewell)在《華盛頓郵報》中寫道。

但是,《中國製造2025》的不同之處在於--

  • 《中國製造2025》在實施過程中引發了國際社會對該政策可能引發不公平競爭的擔憂,包括對外商的歧視性待遇、強制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竊盜等問題。美國企業長期抱怨稱,中國透過各種手段迫使它們轉讓包括工業設計和專利在內的知識產權,同時中國實體也廣泛涉嫌竊取美國商業機密。相較之下,日本和東亞“四小龍”在其工業化進程中也曾依賴政府扶持和保護主義政策,但未曾因大規模智慧財產權爭端或技術轉移問題引發如此大的國際爭議。
  • 《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動力是自给自足,更强調減少對外國供供應鏈的依賴。
  • 《中國製造2025》是國家主導型的產業政策,制定了詳細的技術發展路線圖,透過巨額財政補貼、政策傾斜和產業標準制定直接介入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過程。諸如德國的“工業4.0”計劃、日本的製造業數位化升級策略以及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革命”等產業政策則更著重於為企業提供框架性支援和技術指導,在深度和廣度上無法和《中國製造2025》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