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又譯拉米)及英國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又譯庫珀)星期二一同去信英國規劃監察局(Planning Inspectorate),支持中國在倫敦興建新大使館的計劃。不久前,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又譯里夫斯)剛完成中國訪問,行程換來中國未來五年投資六億英鎊,惹來外界質疑決定受中國影響。在英國的香港倡議者正在籌劃下月示威抗議。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英國《金融時報》星期四報道說,林德偉及顧綺慧兩人在聯名信中強調中英“兩國在彼此的首都設立正常運作的外交場所的重要性”。
去年11月,倫敦警方反恐部門表示反對新大使館計劃,擔心新大使館會成為示威熱點,危害遊客和居民的安全。兩名高官就在聯名信中透露,倫敦警察廳已“撤回反對”。
他們信中承認,倫敦警察廳“之前曾對該地點容納抗議活動的能力表示擔憂”,並且“對於抗議活動最有可能聚集在何處,仍然存在意見分歧”。
他們在信中說:“總的來說,倫敦警察廳的公共秩序專家對於未來的抗議活動有足夠的空間感到滿意,不會對鄰近的道路網絡造成重大影響。”
英國副首相將作決定
不過,他們也要求中國同意改變“設計的一小部分”,並會放棄對倫敦其他七個館舍的外交認證。
信中要求取消公眾可以不受規限而進入建築群內天主教熙篤會遺址的計劃,理由是該遺址的外交地位可能會延誤當局對安全事件或衛生緊急情況的反應。他們指,需要對該地區設立嚴格的邊界保護,並由中國大使館和英國相關部門協商“偶爾允許公眾進入”。
英國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又譯雷納)將決定是否批准中國大使館。林德偉及顧綺慧表示,韋雅蘭不應該在有一個合併中國外交館舍的明確計劃之前,對新大使館申請作出決定。
韋雅蘭將在收到英國規劃監察局的建議後,決定是否批准設立大使館。英國也尋求重建駐華大使館,這需要得到北京的批准。
市議會上月一致反對計劃
中國政府2018年以2.55億英鎊,折合約3.38億美元,購入在地標倫敦塔對面的前皇家鑄幣廠的地皮,用作建造新大使館建築群,包括使館辦公大樓、225間住宅和一個“文化交流”中心,規模是現有中國大使館的十倍。如果建成後,這將會是中國在全球規模最大的外交設施,亦比其他國家建設於英國的外交建築規模都要大。
不過,新大使館地點所在的塔村市議會(Tower Hamlets Council)在2022年12月一致否決計劃。去年8月,中方再次提交申請,指當年的拒絕決定“毫無依據”,並敦促有關官員重新考慮該計劃。
去年10月,韋雅蘭據報會接手處理中國大使館新址的申請,而不受塔村市議會的決定限制。
上月,塔村市議會一致反對計劃,英國政府不服結果,宣布將於下月召開聽證會,預計最快5月會有決定。
港人質疑中央政府向警方施壓
英國港僑協會(Hongkongers in Britain)創辦人鄭文傑對美國之音指,塔村市議會一致反對計劃,當中包括工黨議員,但無奈工黨最高層支持。他質疑,中央政府有否向倫敦警方施壓,令他感到不安。
他又說,去年11月,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又譯斯塔默)在巴西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時,指出之前與習近平通電話時,對方提到新大使館計劃,英國政府因此介入審批。
他說:“是否一通來自獨裁者的電話就可以蓋過這些當地民主議決的結果?是否可以掩蓋當地居民的聲音呢?這是否民主的國家呢?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
他擔心,英國政府給北京的訊號對在英港人是十分惡劣。
他說:“如果給出一個歡迎的信號,變相對我們在英港人、流亡社群(是)一個非常痛心的背叛⋯⋯如果英國中央政府真的一意孤行,很可能下次選舉他們就會得到應有的報應。”
“把奉承外國獨裁者放於國家安全之上”
在野保守黨影子國家安全大臣凱恩斯(Alicia Kearns)在社交媒體X指,這是“傷心的一天”。
她說:“政府高官把奉承外國獨裁者,放於英國國家安全之上。”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行政總裁裴倫德(Luke de Pulford)在社交媒體X表示,這清晰顯示英國政府希望批准申請的意願。
他說:“這是高度不尋常的干預。”
裴倫德呼籲民間組織於下月初,在計劃選址舉行示威,有不少港人組織響應。
學者質疑工黨被親中派操控
移民英國的前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學者黃偉國對美國之音指,工黨政府支持新大使館,符合該黨希望通過與中國改善關係,來促使北京投資英國,但投資額只佔英國國民生產總值極少比例。
他說:“亦反映到工黨裏面,是不是有些親北京的人其實是在操縱整個政府對中關係的思維,完全忽略實際現實、中國經濟的狀況、或者中國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者甚至過份依賴中國,其實會對英國經濟構成長遠損害,是完全沒有考慮。”
黃偉國又說,示威能否迫使政府轉向,可能在於當地居民或媒體壓力,但因為工黨在國會內有絕對大多數,黨內亦未有就事件有很大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