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為表揚人權議題報導而設立的人權新聞獎面臨停辦。主辦機構香港外國記者會(FCC)4月25日以擔心誤墮法網為由,宣布暫停頒發今年的獎項。外界相信,這與2021年12月停運的網媒“立場新聞”囊括多個獎項有關。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由香港外國記者會主辦的人權新聞獎已完成評審,原定於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公佈得獎名單。外國記者會主席瑞凱德(Keith Richburg)4月25日發聲明表示,過去兩年香港新聞工作者仍然要在不清晰的新紅線下工作,會方不希望誤墮法網,因此決定停辦人權新聞獎。
聲明表示,在公佈得獎名單前幾個星期才宣布停辦是艱難的決定,但目前尚未找到可行的方法,因此向參賽者及評判致歉。聲明強調,停辦不反映會方對參賽作品及評審工作的看法。日後外國記者會將繼續在香港推廣新聞自由, 但可能需要調整方式。
“立場新聞”據報囊括多個獎項
1995年創辦的人權新聞獎今年踏入第26屆。雖然獲獎名單尚未對外發表,不過綜合香港媒體報導,早前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搜查後停運的網媒“立場新聞”今年共獲得9個獎項,包括有關支聯會和民主派初選案報導,以及曾被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點名批評妖魔化執法部門的“智慧監獄”報導。
瑞凱德回覆“明報”查詢時承認,部分中文得獎報導“可能引起問題”,但不評論所涉機構。他說,事前並未收到香港警方的警告,而是留意到部分得獎中文報導在當下環境可能引起問題,董事會決定不能只頒部分獎項,經過討論後決定停辦。至於日後會否續辦人權新聞獎,瑞凱德回應說,香港5年、10年後的情況沒有人知道。
人權新聞獎原先由國際特赦組織與香港外國記者會、香港外國記者會聯合舉辦。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升對美國之音表示,這個獎項旨在表揚與國際人權公約價值有關的報導。國際特赦去年撤出香港後,獎項由外國記者會獨力籌辦。
吳叡人獲獎引起軒然大波
台灣學者吳叡人撰寫的文章“致一場未完的革命”獲得2021年人權新聞獎
優異獎後在台灣媒體發表。其後,香港親北京報刊“大公報”點名批評吳叡人涉嫌違反港版國安法。
陳朗升認為,既然外國記者會去年可以頒獎給吳叡人,今年接辦獎項理應知道風險所在,現在停辦使人感到奇怪。
陳朗昇說:“獎項已完成評審工作。到了這個階段卻突然說風險很大無法處理。據報導,‘立場新聞’拿了9個獎,使外國記者會很擔心,但其實‘立場’是否真的那麼可怕呢?現在當局已經沒有再抓人,案件也已經轉交法院審訊,立場也已停運。如果說,風險比起台灣學者的文章還要高的話,可能讓部分媒體朋友感到奇怪和不開心。”
去年12月“立場新聞”被香港警方國安處搜查後,外國記者會曾發聲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其後曾傳召主席瑞凱德,警告他不要再發聲明。瑞凱德26日對明報表示,公署事前沒有就人權新聞獎向他們發出警告。
陳朗升則對外國記者會的顧慮表示理解。
陳朗昇說:“大家得理解,外國記者來到香港,未必對這裡有很深的感情,可能只是把這裡視為一個工作的地方,一旦涉及犧牲自由,承擔法律責任甚至被捕的風險,自然會有更多顧慮。”
外國記者會角色備受質疑
香港獨立英文網媒“香港自由新聞”(Hong Kong Free Press)4月25日報導,暫停頒發人權新聞獎事件震動外國記者會,屬下新聞自由小組8名成員宣布辭職。其中一名成員“華盛頓郵報”香港分社社長馬哈塔尼(Shibani Mahtani)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質疑外國記者會已無法維護記者和新聞自由。
早前已離開香港的外國記者會前主席韋安仕(Steve Vines)對明報表示,人權新聞獎本來象徵香港是亞洲區內少數可報導人權新聞的地方,他形容香港如今淪為沒有新聞自由,如果局面持續下去,相信日後無法舉辦人權新聞獎。
外國記者會停辦人權新聞獎。加上以敢言著稱的學者鍾劍華近日離開香港,使外界關注香港新聞自由進一步受到威脅。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6日公開表示,不評論個別單位的決定。她重申,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基本法保障,市民也有出入境權利。
林鄭月娥說:“偶爾會有個別事件使人關注及憂慮新聞自由狀況。尤其是對相關憲制保障有誤解的人。外國記者會取消頒獎禮是私人機構自行決定,政府不能評論;有學者離開香港也只是(行使)個人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