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大流行進入第三年,愈來愈多國家陸續撤銷隔離限制,但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仍然採取嚴厲的防疫政策。香港商界、政界、學者近日紛紛表態,要求放寬入境檢疫。港府專家顧問也認為,香港有條件實現入境免酒店檢疫的“0+7”或更進取方案。有經濟學者則認為,嚴厲的防疫措施已讓香港聲譽受損,即使馬上放寬限制也難以迎頭趕上競爭對手。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9月19日連同三位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撰文,指出在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面世後,新冠病毒殺傷力已大幅減弱,從破壞力巨大的烈性傳染病轉變為較為溫和的風土病。
文章表示, 六月起第六波疫情的“粗病死率”已降至0.097%,第五波疫情后,自然感染加上接近九成二兩劑疫苗接種率,估計目前香港超過九成五人口具有重症免疫保障。
專家:絕大多數港人具免疫保障可實行0+7
目前香港實施3+4檢疫,即酒店檢疫三天,隨後四天居家醫學監測。專家認為,香港再出現大爆發的機會非常小。絕對有條件把入境放寬到0+7,即毋須接受隔離,但需接受7天醫學觀察,甚至更進取方案。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20日出席行政會議之前表示,明白港人經歷三年疫情,希望盡快在各個領域恢復正常,港府各部門正研究調整抵港人士檢疫安排,會盡快決定及公佈。
去年年底,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港府緊隨北京實施嚴格“清零”,今年首季疫情仍持續上升,數以萬計港人受到感染,與此同時有大批港人選擇離開香港。香港統計處8月公佈,今年年中香港人口約為729萬,比去年年中少了大約12萬人,同比跌幅為1.6%。
香港資訊科技界人士黃浩華對美國之音表示,疫情下,香港無論“吸人”,還是“留人”都面臨困難。
黃浩華說:“先不要說西方國家,就是要讓新加坡人來香港開地區分部都有困難。 在說服外地人來香港之前,首先要把香港的人才留住。在香港,剛畢業或有兩三年工作經驗的資訊科技界人士,稅後工資與外國相比要低一些。在外國居住條件也比香港好。”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自由受到限制是不少居港外籍精英選擇撤離的主要原因。
李兆波說:“新加坡、泰國、澳大利亞、歐洲這些地區現時已天下太平,人們都到處跑,吃喝玩樂,而香港就好像坐牢似的。以下班後吃飯為例,香港的餐廳現在實行人數和時間限制,出入也要出示疫苗通行證。萬一感染新冠,還可能受到隔離。這些對於精英分子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不少人因此選擇往外跑避風頭。”
龍舟世錦賽因防疫政策取消在港舉辦
嚴厲防疫政策也導致香港和國際體壇盛事擦肩而過。本月初,國際龍舟聯合會決定把原定明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改由泰國舉辦。原定11月舉行的香港馬拉松賽事一度取消,在香港田徑總會爭取下,改在明年2月舉行。
李兆波表示,這些負面消息讓香港的形象蒙上污點。
李兆波說:“人家會覺得香港好像還沒準備好似的。別的地區(新加坡)也是國際城市和金融中心。人家行,香港卻不行,而且背負很多枷鎖。雖然香港馬拉松會改在2月舉行,但是反反复复的作風對於主辦單位和運動員來說都是大忌。”
他認為,就算香港馬上把入境放寬至0+7,也已經輸在起跑線。
李兆波說:“因為旅客無論登機或抵達後還是要接受檢測。這是很花時間的。即使香港放寬到0+0也還是和其他地區一樣,人家卻早已起步,登機前和抵達之後都不用檢測。也只是追平人家而已。如果港府還是和稀泥的話,人家就看到你的管治出了問題。”
香港經濟低迷本年度財赤達千億港元
疫情下,香港經濟低迷。港府本週推算,香港本財政年度的赤字將達到歷來第二高的1000億港元,比原先估計擴大近一倍。政府收入不如預期,股市和樓市疲軟影響稅收等都推高了赤字。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者李兆波表示,赤字高企與港府的防疫政策有一定關係。
李兆波說:“表面開來,疫情只對旅遊業構成衝擊,但其實並非如此。以體育賽事為例,一旦取消,會牽一發動全身,工程、營銷、飲食等相關中小企都會受到影響,甚至因此倒閉。金融等業界精英離開香港也衝擊餐飲和零售行業。”
正當世界各國陸續撤銷隔離限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何時恢復通關仍然未明朗。資訊科技界人士黃浩華表示,這讓外界無所適從。
黃浩華說:“除了0+7之外,港府還需要推出更多措施刺激商業環境和吸納人才。不少海外企業都是提前半年進行部署的,如果港府不能對外提供清晰的(通關)時間表,這些海外企業會覺得香港還沒準備好。”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原局長張炳良9月20日在報紙發文表示,消滅病毒的時機已經過去,如何與病毒共存,以減低人類生命生活風險才是往後策略重點。他說現實不容許守株待兔,港人和商戶企業總不能無止境地守下去而不知終局所在,否則“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他期望特首李家超下月發表他首份施政報告時,可展示清晰進取的“終局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