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橡皮圖章的人大最高決策機構星期二表決通過罷免外交部長秦剛,重新任命他的前任王毅擔任外長。
分析人士說,秦剛從公共視線中消失後突如其來的人事調整反映出中國外交系統的動盪,預計會對北京與他國的接觸產生不利影響。
57歲的秦剛一直被視為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一個受信任的盟友。秦去年12月被任命為外長,之前在新冠疫情期間出任中國駐美國大使。他6月25日會見斯里蘭卡、越南和俄羅斯的官員後就從公共視線中消失。
中國獨立學者吳強(Wu Qiang)對美國之音說,“秦剛的政治生涯結束了,我認為王毅會在這場中國外交系統的沸騰危機中扮演一個過渡角色。”他並說,秦剛被罷免以及與他消失有關的謠傳反映了中國最高領導層內的不確定性。
中國國家媒體沒有詳細解釋秦剛的免職,但之前幾個星期人們對他的消失進行了猜測。秦剛情況的信息缺乏符合中共不討論敏感議題的長期行為。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外交政策專家莊嘉穎(Ian Chong)說,“沒有解釋他的免職,這產生缺乏正當程序、不確定和專斷的印象。”
秦剛被視為中國在世界各地的發言代表,據信近幾個星期在幫助恢復北京與華盛頓之間的溝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當地時間星期二晚間,中國將有關秦剛的信息從外交部網站移除。
一些觀察人士說,秦剛的快速躍升體現了習近平的“一人政治”的風險,因為人事任免不再通過強勁的內部審核程序完成。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政治專家吳木鑾(Alfred Wu)說,“中國過去對人事任命十分嚴格,包括審查候選人的背景並與不同利益相關人進行磋商。”
他對美國之音說,習近平的中心決策程序讓中共過去的製衡“失效”,“中國的系統破碎了。”
試圖減少秦剛免職的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用王毅這樣有經驗的人物取代秦剛的決定反映出中國最高領導層希望降低突然人事變動的影響。
莊嘉穎對美國之音說,“此刻,領導層可能不信任秦剛的副手,所以他們希望任命一個具有一定連續性的人擔任中國外交部長。”
吳強說,北京希望任命一位像王毅一樣的熟悉人物擔任外長來降低秦剛被免職的影響。他解釋說,“北京希望對其與外國的交往進行一些止損,用王毅取代秦剛能夠避免產生更多的不確定性。”
王毅2013年到2022年擔任中國外長,現在既擔任中共外事辦主任又擔任中國外長。有些專家說,這可能對中國外交政策的執行產生相反的效果。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政治專家宋文笛(Wen-ti Sung)說,“王毅的任命可能被視為是過渡安排,可能影響中國國際接觸的有效性。”他認為可預測性和透明度對於“規範”對話和建立信任至關重要。
中國外交政策方向沒有變化
秦剛被免職時逢中國努力恢復疫情后的外交活動。習近平近幾個月與幾十位世界領導人舉行了雙邊會談,北京與世界不同地區的盟友組織了幾次國際會議。
吳強認為,中國外交系統的突然調整不會影響中國的外交政策方向,因為外長主要是執行而不是決定中國的外交政策。
他對美國之音說,“無論誰是外長,中國都將在近期堅持'元首外交',重點將是2023年底在美國舉行的亞太經和組織的峰會。”
儘管中國的外交政策方向不會改變,吳強認為一旦王毅接任外長,“個人風格”將會減少。
他說,“王毅可能會修改他的強硬外交風格,採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因為中國應對所面臨的廣泛外交挑戰時需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