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中共培養人才 北德州大學趕走中國公派生

不為中共培養人才 北德州大學趕走中國公派生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不為中共培養人才 北德州大學趕走中國公派生

8月26日,15名在北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的中國公派留學生收到了來自大學教務處的一封郵件。

“北德州大學決定結束接收享受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簡稱留基委)資金的訪問學者”,這封郵件寫到,“我們希望您與您的導師合作,盡快返回家園。”

這封郵件表示,這些學者將無法再使用學校郵件,接觸任何服務器或是學校資料。他們的訪問學者J-1簽證在同一天到期,將有一個月的時間返回中國。

留基委到底是什麼?

在中國學術間諜活動日益受到重視的大環境下,北德州大學成為第一個切斷與中國留基委合作的美國大學。留基委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受其資助的學者是否會給美國帶來國家安全風險?

專家告訴美國之音,留基委傾向為高級研究員和博士後,以及學習符合中國發展戰略相關領域和技術的學生提供獎學金,並且要求這些學者在學成後回中國服務。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美國需要對此提高警惕。

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1996年由中國教育部成立,主要為在中國學習的外國學生,以及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提供獎學金。這些基金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撥款。

根據留基委網站的介紹,其宗旨是“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了解,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世界和平事業”。

根據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七月發表的一份報告,目前每年大約有7%的中國留學生能夠得到留基委的獎學金,也就是6萬5千名公派留學生。

留基委傾向於為中國的博士生和博士後,而不是為本科生提供獎學金。中國教育部在2017年的數據顯示,42% 的公派留學生是高級研究員和博士後,35%是博士生,而23%是碩士生和本科生。

此外,報告指出,留基委優先考慮“為主要國家戰略,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重大項目,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服務的急需人才提供資金”。

弗達西克:留基委近年與外國大學合作飆升

報告作者,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分析員瑞安·弗達西克(Ryan Fedasiuk)對美國之音說,最近兩年留基委與外國大學的合作項目數量飆升。

“我們發現在2019年,國家留基委批准的中國大學與外國頂尖大學的合作項目顯著增加,從2018年的19個增加到了2019年的120多個”,弗達西克說。

他表示,留基委的一個主要任務是保證這些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最終要回到中國。

“留基委的任務,是要求或是在一些情況下強制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回到中國。在一些情況下,留基委還會給在外國學習,沒有獎學金的中國學生一些獎學金,期望他們之後能夠回國”, 弗達西克對美國之音說,“另一些情況下,他們要求這些學者提供財政擔保人,一旦他們沒有在完成學業後回國,擔保人就要負擔全部獎學金以及罰金。”

然而研究數據顯示,儘管有這層壓力,超過85%在美國高等大學學習STEM學科的博士生傾向於留在美國。

北德克薩斯大學切斷合作 打響第一槍

這次處於媒體焦點的北德克薩斯大學是一所公立大學,位於德州北部的丹頓市,這個學校裡並沒有很多中國留學生。

美國之音記者致電該大學教務處,希望就其決定的原因進一步了解,但截至截稿前沒有收到回复。

該學校發言人吉姆·伯謝德 (Jim Berscheidt)此前表示,這個決定僅僅涉及這15名訪問學者,不會影響其他國際學生。

弗達西克認為,目前看來這只是個案,其他大學是否會效仿還有待觀察。

“我想這應該會基於個案,看這些研究人員是否與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解放軍有關”,他說。

他同時表示,留基委與孔子學院一樣,都可能被中國政府使用來對華僑和在外留學的中國公民施加影響。

章家敦:必須禁止中國學生從事間諜行為

美國國務院8月13日宣布認定孔子學院美國中心為隸屬中國政府的外國使團,要求孔子學院人員跟駐美國的外國使領館人員一樣接受美國國務院的相關行政管理,包括向國務院登記相關資料。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月2日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希望今年年底前,美國境內的孔子學院被全部關閉。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他們帶來的威脅”,蓬佩奧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並指責中國政府資助的機構在美國大學裡招收“間諜和合謀者”。

同一天,國務院宣布,中國高級外交官進入美國校園需要得到美國國務院的批准,這被視為是特朗普政府抑制美國校園里中國影響力和間諜行為的最新舉措。

蓬佩奧在9月2日的記者會上說,國務院最近致信美國多所大學的董事會,提醒他們注意中國共產黨帶來的威脅。 “這些威脅可能包括用於研究的非法資金,知識產權盜竊,對外國學生的恐嚇以及不透明的人才招募工作”,他說。

“美國現在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一部分中國學生基本上可以被稱為間諜,這種行為必須被停止”,中國問題學者章家敦(Gordon Chang)對美國之音說,“他們來到美國大學校園,並不是為了學習,而且來下載數據庫並將這些信息為北京所用。這已經成為美國的一個根本問題。”

雷利:北京的激進做法令中國學生受害

美國保守網絡雜誌《聯邦黨人》(The Federalist)資深作家海倫·雷利(Helen Raleigh)對美國之音說,學術間諜是美國必須要處理的問題,但她對夾在美中對抗間的中國學生深表同情。

“我很同情一些受到影響的中國學生。他們不全都是間諜。北京的一些激進做法,例如說要求學生在簽證申請表上隱瞞與軍方的關係,或是隱瞞學習軍民雙用途的技術,傷害了這些學生”,她說,“現在他們中一些人被強制離校,而北京並沒有伸出援手,學生們必須自己面對這些挑戰。”

弗達西克說,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人才招募和學術間諜活動確實應當提起美國人的警惕,但儘管如此,美國還是需要明智地平衡這些憂慮。 “因為美國龐大的學術研究機構,與外國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