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名美國知名學者和前政府高級官員星期五(4月3日)聯合發出公開信,呼籲美中合作,共同應對新冠病毒帶來的全球性危機。公開信譴責了中國政府前期對疫情的隱瞞,但同時也承認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可以做出積極貢獻。在此之前,也有中國學者聯名發出公開信呼籲美中合作,共同抗疫。
“這關係到挽救生命”
公開信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前任國家安全顧問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在新聞稿中這樣解釋寫這份公開信的目的:“我們希望鼓勵全球共同努力,與美國的盟國、朋友和其他國家共同應對新冠狀病毒的挑戰。這是關於挽救生命的--本土美國人的生命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人的生命。”
公開信寫道:“沒有美國與中國在某種程度上的合作,任何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努力都不會取得成功。”
公開信說,中國可以為抗疫做出多方面的貢獻。“中國的工廠可以製造防護設備和抗擊病毒所需的藥物;它的醫務人員可以分享他們臨床治療的寶貴經驗;它的科學家可以與我們的科學家一起開發抗擊病毒所急需的疫苗。”
公開信的簽名人中包括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前國防部長哈格爾(Chuck Hagel)、前駐華大使洛德(Winston Lord)、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等,美國著名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前哈佛大學校長、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等。
新冠疫情本是合作的契機
公開信承認美中之間在利益和價值觀上存在嚴重分歧,但認為美國無需在其利益或價值觀上做出讓步,包括寬容中國對危機的處理,就可以在應對這一大流行病方面進行合作。公開信援引冷戰時期的先例,當時美國和蘇聯共同努力為世界接種天花疫苗。
公開信的簽名人之一,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告訴美國之音,這次新冠疫情應該成為美中之間合作和和解的一個契機,但是,美中關係反而惡化。
他說:“但是我們看到的恰恰相反,從1月底開始以來,雙方不僅沒有在這個領域裡開展有效的合作,而且是互相指責、互相詆毀、讓真正有效合作變得更加不可能,兩國關係反而是惡化。”
黃彥忠認為這是兩國之間的互相不信任造成的。
即便有再多不信任,也應該求同存異
公開信的另一位發起人之一,在奧巴馬政府時期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柯特·坎貝爾( Kurt Campbell)認為,即便兩國間存在不信任,兩國政府也應該求同存異。
他說:“即使存在所有的不信任和不和諧,美國和中國的領導人也有可能找到對抗新冠病毒的必要共同基礎。這是美國人民應得的。”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也是公開信的四位發起人之一。他說:“無論中美雙邊關係處於何種狀態,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全球挑戰迫使我們竭盡所能,通過合作來共同尋求挽救生命的方法。”
公開信還確定了一系列適用兩國合作領域,包括通過二十國集團這樣的論壇,建立清晰透明的機制來共享相關科學數據;對比最佳醫療實踐;聯手提高醫療用品的生產和分配;協調疫苗和治療研究、測試、生產和分配的資金和臨床試驗等。
美中合作有助於推進全球合作
前美國副助理國務卿、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謝淑麗(Susan Shirk )也是這封公開信的發起人之一。她說:“全球挑戰需要全球解決方案,這必須涉及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協調。我們將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國際努力,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這一流行病,開發疫苗,然後為數十億人接種疫苗。除非其他國家確信美國和中國一起合作,否則他們將不願採取任何行動。”
中國政府應該為前期的隱瞞負責
公開信也對中國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的隱瞞行為進行了批評。公開信說:“雖然最近取得了進展,但是中國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問題上還是有不少方面需要負責:最初的隱瞞,持續缺乏透明度,沒能全面與與美國和國際醫學機構充分合作,公然發起宣傳運動,將危機的責任轉移到美國等。”
中國學者呼籲美中合作,不要“污名化”新冠疫情
在美國學者呼籲美中合作的一天前,中國100名學者在《外交學人》刊發聯名《緻美國社會各界的公開信》。
公開信說:“此次新冠肺炎是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之一。抗擊新冠疫情是一場漫長與艱辛的全球持久戰。各國應該團結、合作,而不是相互埋怨、推諉、指責。病毒沒有國界,愛也沒有國界。中美作為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應該用合作去影響世界,在共同的抗疫進程中,尊重科學,珍惜生命,讓各國人民免受更大的傷害。”
公開信傳達的最重要信息之一是新冠疫情被“政治化、污名化”。這與中國官方的觀點一致。中國官方認為,把新冠病毒和中國相聯繫,公開把新冠肺炎稱為“中國病毒”是對中國搞污名化。
公開信說:“近來,我們聽到很多將新冠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的聲音,這無助於中美兩國和全世界共同遏制這場幾十年來最大傳染病疫情的蔓延,無助於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也無助於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
公開信還特別提到,“病毒源自何處,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