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兩大航空母艦遼寧艦和山東艦近日首度在南中國海完成「雙航母」演訓後,中國官媒大讚其為「亞洲戰力最強的水面艦隊」。外媒則指出,此舉意在“秀肌肉”,或為牽制菲律賓及在亞太強化佈署的美國和日本等國。對此,台灣軍事專家表示,由於中國「雙航母」在搭載戰機數量、起飛方式及缺乏海外基地補給等方面存在短板,其攻防能力仍難以與美軍航母戰鬥群相提並論。
根據中國海軍上星期四(10月31日)在官方微博的發帖,遼寧艦和山東艦戰鬥群已完成雙航母編隊,並於訓練期間,成功「轉戰」黃海、東海和南中國海等各海域後,受到境內官媒和專家的熱捧。
中國知名軍事自媒體《軍武次位面》星期一(11月04日)發文分析,此次戰鬥群除編入兩艘航母,三艘055大型驅逐艦,五艘052D型防空驅逐艦及一艘054A型通用護衛艦和兩艘901型艦隊補給艦外,還有多艘水下攻擊型核潛艇伴隨。
中國有亞洲「戰力最強的水面艦隊」?
該報道稱,全編隊共有11艘主戰艦艇和688個垂直發射單元等,總戰力「超過了美國海軍1個航母打擊群」,且為亞洲國家「戰鬥力最為強大的水面艦隊」。
《觀察者網》11月1日也引述軍事評論員高卓的分析稱,「雙航母編隊」意味著艦載戰機原單日40架出動力的加倍、及出動組合的靈活性,而首次亮相、具備「「三代半」特徵的殲15改良艦載機,搭配海軍的萬噸驅逐艦和綜合補給艦,都展現出雙航母的綜合打擊和續戰力。
北京軍事專家宋忠平11月1日也對《星島日報》表示,雙航母的防空、反潛和對艦攻擊力都大大提升,所以,「是1+1遠遠大於2」。
遼寧艦是中國首艘服役的航母,原於2012年購自烏克蘭,後改建為訓練型航艦,而山東艦則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
對於中國「雙艦合璧」的軍事恫嚇力,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不必過於擔憂。他指出,由於遼寧艦和山東艦的機庫尺寸受限,能夠搭載的戰機僅為30至35架,戰斗力相對有限。
中國航母難與美國分庭抗禮
蘇紫雲告訴美國之音:「美國的一艘尼米茲級(Nimitz Class)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可以搭載90架左右的戰機,即使遼寧加上山東(艦的機庫)也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二左右,更何況美國海軍有比較長期的經驗,所以,總體戰力還是高於中國所謂1+1兩艘航艦的能力的。」
他說,「殲15B」改良艦載機的引擎動力和電子戰力雖較中國其他現役戰機有所提升,但仍較美國海軍的艦載機差了一個世代,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恫嚇力十分有限。
不過,蘇紫雲分析,中國雖是發展航母戰力的後起之秀,但進步非常快速,各國不應輕敵。且其航母具地理優勢,除靠近中國本土外,也易在第一島鏈周邊作戰; 相較之下,美國只有一艘常駐在日本艦隊,若亞太區突發戰事,美國須從聖地亞哥或夏威夷調派其他航母。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整合科技與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太源也分析,中國航母仍有幾項短板,一是中國缺乏海外補給基地,現有的補給艦數量也不夠多。
他說,此次演練,中國雖將排水量最大的兩艘901型綜合補給艦與跨戰區驅逐艦納入同一編隊,但901補給艦的航速僅約25節,跟不上航速約30節的航母編隊。而兩大航母除須倚賴正規軍艦或船只補給外,動力也來自傳統柴油,並非核能。
楊太源認為,中國未來應會加速生產901型補給艦,同時擴張海外基地,除了位於非洲東部的吉布地後勤保障基地外,柬埔寨雲壤或緬甸皎漂港也可能是支撐中國航母海外持久戰的基地。
楊太源亦表示,中國航母的另一劣勢是放飛與拉伸的速度不夠快,尤其遼寧艦和山東艦都採「滑躍式」起飛甲板,需配合有空速管的艦載機,才能確保戰機在安全範圍內操作,並協助飛行員正確導航和控制高度,戰機也須待頂風才能起飛,且航母得配合採橫向位置。
但他說,在作戰時,這類起飛限制易淪為敵軍趁中國航母放飛後的最佳攻擊空檔,反陷航母於險境。目前,新一代的「殲15B」已取消空速管,因中國最新航母福建艦配置有全球唯二的「電磁彈射」軌道,戰機放飛速度可望增加。
楊太源告訴美國之音:「(遼寧艦和山東艦的)放飛速度還是那麼慢,像美國放飛一分鐘,大概就一架一架上去。中國過去其實30分鐘大概放(飛)不了幾架。它(雙航母)形成戰力,對我們(台灣)來講一定會構成威脅,但是對美國可能不是那麼大的威脅,但是會有壓力。」
他還說,中國航母的艦載戰機數數仍偏低,如遼寧艦只有24架、山東艦有36架、福建艦則預估可搭載48架。
楊太源補充,中國官方現展示的艦隊編隊,跨南北兩大戰區,已形成完整的區域防空和反艦防禦力,包括垂直發射系統的三艘055飛彈驅逐艦、四艘052D防空驅逐艦和一艘054A護衛艦,以及搭載海紅旗-9B防空導彈、海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1130近防炮擊破系統,再加上鷹擊18反艦飛彈和鷹擊21的巡弋飛彈,攻擊力足,通聯指揮能力也沒問題。
位於台北的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秘書長揭仲則認為,中國雙航母戰鬥群比單一航艦具有更強的對地、對海遠程打擊能力,且海上防禦範圍也可從400公里擴至600公里以上。
但他直言,中國雙航母的整體作戰力受制於艦載機滑跳起飛方式及跑道偏短等劣勢,戰機也無法帶重型武裝或滿載起飛,而雙航母的總艦載機數更只抵得上一艘美軍傳統航母;此外,離開陸地基地之後,雙航母也不像美軍在全球各海域都有聯合作戰體系支撐。因此,他說,中國雙航母戰鬥群就算和美軍一個標準航艦戰鬥群抗衡,打擊能力也未必能佔上風。
「雙航母」成中國大內宣利器
除軍事戰鬥力外,分析人士說,雙航母戰鬥群還是中國大內宣的利器。
繼《央視》等中國官媒發布雙航母編隊演練視頻以來,「雙航母同框,這一刻祖國強大具象化了」的話題,上週隨即登上社媒微博熱搜榜的第三名。
河南的軍事內容創作者「單手搓核彈」發文稱,雙航母震撼人心,因13艘水面艦艇總噸位近30萬噸,還有垂直發射單位688個,「這兩個指標隨便單獨拎出來,都能擠身全球前十(大)海軍,整體戰力足以超過95%國家的一國海軍。」
河北微博網民「Me7o2023」則回應:「前十有點保守了,這裡面盾艦就有8艘,全球盾艦超過8艘的國家好像只有美、日。」
不過,山東微博網民「loveuboat」不以為然,他寫道:「不要盲目樂觀,水下力量我們和米國(美國)的差距比你想像的大,如何反潛是我們現在最頭疼的事。米國海狼攻擊型核潛艦參戰就不好說了。」
廣東的新知博主「王虎的艦橋」也吐槽,他寫道,「具象化意思就是,這東西就是給人看的,面子不管用處有多大,總得有。」
中國敲打「備多力分」的美國
中國借雙航母內外宣,有效嗎?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的揭仲分析,中國官媒未明確揭露軍演日期,但上週的發布時機點確有「敲打」美國之意,尤其美國因中東和俄烏戰事正「分身乏術」,例如,中國10月14日進行圍台聯合利劍B演習時,美軍在西太平洋就未派遣航艦。
揭仲告訴美國之音:「絕對是要向美國跟區域國家進行武力展示,提醒美國跟其他區域國家說『美軍現在雖然在航艦的作戰能力上比它(中國)強,但是美軍基本上是備多力分』,但是中共的航艦一直都在(此區)。」
淡江大學的楊太源也分析,中國發布軍演消息,一為「秀肌肉」,把美軍或其他外軍勢力逼出5,000公里的海上防衛圈。目前中國海軍的船只數量雖已達世界最多,但質量、噸位仍輸給美國,因此,中國更積極進行海上演訓。二則強勢回應10月23日的美日「利劍25」演習,擺出「美日能,中國也能」的姿態。再加上,東北亞情勢近期不穩、北韓軍援俄羅斯、北韓10月31日向東海發射際彈道導彈等,皆引發美國不滿,中國借此軍演或意在減輕北韓的壓力。
不過,就時間序而言,台灣國防安全院的蘇紫雲研判,中國雙航母軍演應是抗議10月中旬美、菲聯合軍演的政治回應。
他說,中國郵輪必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和台海等,此航線有很多脆弱點,因此,北京將航母配置在印度洋,除可護航海上運輸外,若對台武攻時,航艦也能在遠海進行封鎖,或讓航艦戰鬥群從800公里外,協同東部戰線的軍力布署,對台夾擊。
蘇紫雲表示,出口導向的中國需走向遠洋才能擴展國家利益,因此,北京打算從「陸權變成海權」國家,急須控制周邊海域,打造藍水海軍和航艦,才能滿足其海權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