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中資廠流血衝突恐引發當地反中情緒

2020年1月30日位於印尼蘇拉威西島莫羅瓦利縣中國擁有的鎳工業冶煉廠工人接受新冠體溫檢查

印尼一家中資鎳冶煉廠上週末出現抗議及流血暴動,導致兩名工人死亡。儘管這家工廠已於星期二恢復了生產,但是觀察人士表示,印尼政府應拉高調查層級釐清事情真相,當地中資企業也應優先考慮雇用符合公司要求的印尼人,而不是輕易引進中國人前往當地工作。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印尼中資廠流血衝突恐引發當地反中情緒

此外,專家也示警,若有關當局未能妥善處理此事件,印尼的反中情緒恐將蔓延。

印尼官員表示,印尼一家鎳礦廠員工週六(1月14日)進行抗議,要求提高薪資及工作安全條件,但抗議演變成致命衝突,造成兩人不幸喪生。

鎳廠致命暴動 學者:印尼應拉高調查層級

這場暴動發生在印尼位於蘇拉威西島(Sulawesi)莫羅瓦利縣(Morowali)一座由中國江蘇德龍鎳業(Jiangsu Delong Nickel Industry)擁有的PT Gunbuster鎳工業(GNI)冶煉廠,造成1名印尼人和1名中國人死亡。中蘇拉威西警方發言人迪迪克·蘇普拉諾托(Didik Supranoto)表示,數輛公司車輛遭到燒燬、約100間宿舍也遭破壞,71人遭拘留。

在衝突一度造成工廠短暫停工後,目前工廠已復工。

對於這起事件,GN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與執法人員立即對各方造成物質和非物質損害,甚至人員傷亡的事件展開深入且徹底的調查。”印尼工業部長阿古斯·古米旺·卡達薩斯米達(Agus Gumiwang Kartasasmita)則向遇難者表示哀悼,並敦促工人和管理階層進行對話,後者也須充分遵守包含工人權利和安全標準等法規。

印尼巴查查蘭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雷扎亞 (照片提供: 雷扎亞)

儘管鎳業公司已表明將釐清事件經過,但印尼巴查查蘭大學(Padjadjaran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雷扎亞(Teuku Rezasyah)對美國之音表示,有鑒於此事件已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調查單位應拉高至國家和省級行政層級,他說:“印尼國家和省級當局需要進行徹底調查,找出問題的根源。”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於週一的例行記者會上說,事件發生後“中國駐印尼使館立即會同印尼有關方面採取有效措施處置...中方將繼續同印尼方面保持溝通,推動事件得到依法妥善處理。”

示威及工人衝突原因

印尼伊斯蘭教大學(UII)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赫馬特(Muhammad Zulfikar Rakhmat)在英文線上時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撰文指出,印尼“全國工人工會”(SPN)於上週六與GNI舉行會議時,提出包括實施職業安全程序、為工人提供個人防護設備、停止扣除工資,和重新雇用因罷工而被解雇的SPN成員等8項要求。

然而,雙方並未在會上達成一致意見。隨後,SPN工人於同日號召罷工,印尼籍員工並邀請其他工人舉行示威,但遭到中國工人拒絕。這導致兩組工人使用鐵和其他工廠設備進行鬥毆。

赫馬特還說,莫羅瓦利縣的鎳礦工廠近期已發生過多起工傷事故,其中部分事故還造成工人傷亡。 GNI前員工,同時也是參與抗議的人士明咕·布魯(Minggu Bulu)也對路透社說:“工作衛生和安全情況相當糟糕,所以我們要求公司依法執行。”布魯並補充表示,工人也缺乏適當的安全裝備。

印尼中資員工疑遭剝削

據路透社消息,GNI這座斥資27億美元的鎳冶煉工廠於2021年末啟用,年產量達180萬噸。台媒中央社則報導,衝突事發地印尼蘇拉威西島上有許多工業園區,被中國媒體稱為“一帶一路”倡議“重點項目”,吸引不少中國工人赴當地工作。

不過,中央社引述美國民間組織“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報告表示,當地超過100位中國工人曾對“中國勞工觀察”求助,表示他們時常面臨護照遭沒收、工資被扣,以及超時工作等問題,顯示“權益遭剝削的情況相當普遍”。

台灣宜蘭的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 (照片提供: 陳尚懋)

對此,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國際長陳尚懋表示,先前在越南的台資工廠也發生過當地員工的抗議事件,主因就是中國籍主管管理不當,因此他認為,這次事件恐是重蹈過往覆轍,中國籍主管或中資在印尼的經營方式可能出現問題。

陳尚懋告訴美國之音:“(先前)台灣公司、台灣的老闆,用了中國的主管,去管理越南的員工,那這當中中國的主管,因為他們就是用一種比較高壓的一種方式來去管理,所以造成了越南員工的一個反彈,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我想這一次的這個事情,大概就是中國中階主管,他們對於員工管理所引發的一些問題。”

《亞洲時報》(Asia Times)1月17日的報導也指出,雖然中國企業經常被指責加速環境破壞,以及加深東道國債務和助長腐敗,但很少有人關注他們如何對待包含本國國民在內的工人。

此外,《亞洲時報》報導表示,印尼政府批評人士認為,由於中國投資者在過去十年對印尼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當地官員傾向對大型中國投資者“溫和謹慎對待”(treated with kid gloves)。據估計,中國2022年對印尼投資估計達70億美元。

印尼反中情緒恐蔓延

儘管中國對印尼投資金額甚巨,但巴查查蘭大學的雷扎亞表示,印尼中資並未優先考慮工廠附近居民的工作機會,而是從中國引進員工去當地工作,這讓印尼民眾感到不滿。

雷扎亞說:“從當地人的角度來看,GNI應該像韓國或是日本的跨國公司一樣,優先考慮雇用符合公司要求的印尼人,而不是輕易引進不合乎要求的中國人過來工作。居住在工廠附近的印尼人對其工程項目了解得不多。 他們渴望被招聘並在自己的祖國工作。印尼華人已經相當融入當地社會,但在印尼經營的中國跨國公司卻不是,當地人認為他們是自私的。 ”

佛光大學的陳尚懋則說,有關當局如何處理這起致命衝突有待觀察,若企業跟政府的最終回應未令大眾接受,可能導致印尼其他中資企業的員工也爭相跳出來進行示威抗議,最壞的情況恐引發當地的反中情緒。

陳尚懋說:“現在只有發生單一事件,但是如果沒有處理好的話,搞不好之後會發生第二起、第三起(事件),因為這種東西很容易會有這種感染的效應,(印尼)其他的(中資)廠(員工)看到了,他可能也會起來去做一些的反抗,那當有第二家、第三家出現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一個集體的排華的一個力量出現。所以要看看(印尼)政府、還有中國企業、廠商,他們的一個處理應對的方式。”

伊斯蘭教大學的赫馬特也在《外交家》撰文表示,這並非在印尼的中國公民爆發的首次爭議。像在2020年,印尼政府允許中國籍工人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進入該國工作,但因當時有許多當地工人因疫情失業,就導致民眾對雅加達政府歡迎中國投資和工人的態度感到不悅,也引發更普遍的反中情緒。赫馬特認為,這起發生在莫羅瓦利縣的流血事件,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印尼民眾對於中國的負面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