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週二(11月14日)抵達印尼巴厘島,參與為期兩天的G20峰會之際,印尼國營媒體與中共官媒合作,播放專題片頌揚中共總書記。
專家對此分析,北京選在習近平出訪印尼時在當地擴大外宣不讓人意外,然而印尼不只國營,就連民營的多語種媒體近年來也持續刊發中共官媒報導,努力“講好中國故事”,但中國外宣戰恐已間接導緻雅加達對新疆情勢緘默,甚至可能讓印尼民主遭受侵蝕。
二十國集團(G20)領袖於11月15日及16日齊聚一堂,於印尼巴厘島舉行年度峰會,剛獲得中共總書記第三任期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沒缺席。這不僅是習近平在中共20大後的首個出訪行程,也是他自2012年出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第三次訪問印尼。
在習近平親赴印尼出席G20峰會之際,印尼國家電視台(TVRI)與中國國營媒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hina Media Group)合作,播放名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 Classics Quoted by Xi Jinping )的專題片。綜合中國官媒報導,此專題片共有6集,每集長度約40分鐘,介紹習近平“引用過的中國古代名言名句和經典故事,生動展現了習近平主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習主席治國理政的豐富智慧。”
對此,專家直指,中共在習近平出訪之際在印尼擴大外宣,足以顯示北京對當地媒體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然而不只近期,根據觀察,中共加大力度對印尼媒體擴大外宣已持續數年,且當地不只是使用印尼語的國營媒體,就連民營的英語及華語媒體也正努力“講好中國故事”。
印尼多語種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印尼伊斯蘭教大學(UII)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赫馬特(Muhammad Zulfikar Rakhmat)告訴美國之音:“印尼國家電視台最近有關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的節目播出,只是中國在印尼外宣的最新例子。近年來,中國媒體跟印尼多家媒體合作講述中國故事。像是《新華社》和《中國日報》等數個中國(官方)媒體,就與印尼著名報社之一的《印尼媒體報》( Media Indonesia )合作。
根據協議,《新華社》和《中國日報》的許多文章透過這個媒體轉載或重新發布。此外,中國媒體還與印尼著名英語報社之一的《雅加達郵報》( The Jakarta Post )合作,而手法也如出一轍,《雅加達郵報》也一直在轉載中國官媒的文章。”
赫馬特除了在印尼伊斯蘭教大學任教,也在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此外,他還是美國智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今年9月發布的《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 威權擴張和民主的韌性》( Beijing's Global Media Influence 2022 )研究報告中有關印尼調查部分的共同作者之一。根據報告,北京於2019年至2021年間,對印尼施加“高度”的媒體影響力。
自由之家的這份報告還說,印尼華語報紙以傳播親北京論述的內容為主。而經美國之音查詢,印尼部分華文媒體也在近期轉載中共官媒內容,像是《和平日報》及《千島日報》就於11月13日及14日刊發中國官媒《新華社》“推動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發展作出中國貢獻——印尼華僑華人熱切期盼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峇厘島峰會”的文章,並引述印尼雅加達華文教育機構人士的話表示,習近平的造訪讓“印尼華人感到振奮”,也可讓當地華語教育機構“發揮自身通曉兩國語言文化的獨特優勢,向印尼朋友講好中國故事,為兩國友誼大廈添磚加瓦。”
北京藉機拉攏新東盟主席?
針對中共近期針對印尼媒體擴大外宣攻勢,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國際長、東南亞專家陳尚懋認為,北京盼望印尼能在明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的同時,也能顧及中國利益,像是其在南中國海一系列的主權主張等,因此認為在習近平造訪印尼之際,努力在當地塑造中國正面形像有其必要。
陳尚懋告訴美國之音:“今年的東協(東盟)峰會剛剛才落幕,其實中國它很早以前就希望,看看在今年的東協峰會可不可以去推動'南海行為準則'(COC),但是很可惜,今年的峰會並沒有去針對南海行為準則,來去做一些的討論或者是通過,所以如果明年峰會印尼可以幫他們(北京)完成這件事情的話,那當然是很有意義的。當然印尼有它自己的一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以它對中國(外交政策)不是那麼地買帳,我相信這也是他們(中國)選擇要對印尼去做一個宣傳的一個原因。”
學者:印尼為中國新疆外宣買單
中共外宣行動不僅成功讓印尼部分媒體努力塑造中國的正面形象,也可能間接讓雅加達為北京的新疆政策背書。
今年10月6日,擁有全球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印尼,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一份題為“關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權狀況的辯論”的決議草案投下反對票,由於贊成票未達半數,草案遭到否決。
不過,烏克蘭於討論新疆問題投票第二天,宣布改變其棄權立場,轉為贊成。雖據聯合國規則,投票後改變主意無法改變結果,然而位於紐約的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稍早的一份報告指出,烏克蘭立場轉向使得贊成與反對僅有一票差距,因此印尼對決議草案的否決可說是“起到關鍵作用”。
“人權觀察”在這份名為《印尼政府無恥背棄維吾爾人》的報告中進一步表示,印尼外交部人權事務官員聲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代表伊斯蘭合作組織的成員國獲得共識,不想讓人權理事會成為促進“政治競爭”的工具,但這種說法與其他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的表決紀錄並不一致,像是土耳其和阿爾巴尼亞,就都是新疆報告討論案的共同提案國,而馬來西亞則投下棄權票,與印尼的反對票“大相徑庭”。
針對雅加達近期不願把新疆人權議題搬上國際檯面,印尼伊斯蘭教大學的赫馬特認為,雅加達可能顧及印中兩國密切的經貿聯繫,因此不願得罪北京,同時這也顯示,印尼當局及部分政治人物,恐已對中國的假新聞宣傳“買單”。赫馬特說:“(印尼)一些穆斯林組織的領導人被邀請訪問新疆,以及被邀請到中國與當地領袖會面,其中許多人都獲得獎學金以在中國進修,這些人現在對印尼在公共政策制定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在印尼的新疆假新聞宣傳,與印尼政策制定者對新疆的看法有直接關聯。”
印尼總統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賴劍文(Harryanto Aryodiguno)也說,據他觀察,印尼一些去中國留學的回教徒,回國後大部分對新疆人權議題抱持過度正面看法,彷彿成為“中國代言人”。
賴劍文告訴美國之音:“印尼回教徒的知識份子曾經在中國受過教育的,就好像在印尼當中國的代言人,比如說印尼主流的媒體在報導中國違反新疆人權(新聞)的時候,這些人都會來出來講中國的正面(消息)。”
聯合國在否決涉疆草案前,才於8月底發布報告,表示中國對新疆的維吾爾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的鎮壓“可能構成國際罪行,尤其是危害人類罪”,但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卻批評這“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並說新疆問題是“出於政治目的而編造的謊言”。
中國式審查及監視恐侵蝕印尼民主
儘管印尼媒體乃至於雅加達當局,恐在部分報導或政策上受到中國外宣滲透,不過印尼巴查查蘭大學(Padjadjaran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雷扎亞(Teuku Rezasyah)認為,印中兩國在媒體及經貿等領域上擴大合作,並不會導致印尼民主治理制度或核心價值觀,轉向靠攏中共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雷扎亞告訴美國之音:“印尼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有利於中國,對印尼帶來極度不平衡的影響,但在貿易、國際投資和國際合作方面,我認為這是一個非意識形態問題。對中國而言,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仍然存在,然後由政黨做出決策,但就(印中)雙邊關係而言,我認為印尼對自己的政治體制極度有信心。隨著與中國許多的合作,印尼內部也對中國愈來愈多正面的看法,但這些正面看法不代表印尼更傾向中國(治理模式)。我認為此時此刻是我們正向中國學習、也尊重中國,但長遠來看,印尼將維持不結盟,我們仍然堅持我們的國家意識型態,而不是傾向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哲學。”
然而,即便雷扎亞認為印尼國家核心價值難以撼動,但印尼伊斯蘭教大學的赫馬特直指,印中兩國之間的媒體合作,已從外宣延伸成為內容審查,憂心印尼民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言論自由,正遭受北京侵蝕。
赫馬特說:“中國參與印尼多項(媒體)審查工作,以檢查一些似乎對中國非常批評的訊息。 例如,我們有一款名為'Baca Berita'的新聞應用程式,像'新疆'和其他一些關鍵詞已被中國公司進行移除。另外TikTok(印尼版)也已移除一些批評中國的內容。我認為這是中國透過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壓製印尼言論自由的其中一些方式。”
除此之外,赫馬特也進一步示警,印尼除了言論自由恐遭壓制,人身自由也可能因該國與北京的數位合作,遭受剝奪,他說:“近年來中國藉由'數字絲綢之路',在印尼構建5G和一些數據中心等等,許多人擔心中國技術在印尼的滲透可能會導致某種監視(情況)等等。問題不僅在於中國會於何時使用這項技術監視印尼人民,還在於印尼政府何時會使用中國技術對當地人民進行監視,像是有很多異議人士,特別是自新冠疫情以來已被政府監禁。這讓印尼民眾愈來愈擔心,隨著中國和印尼之間不斷加強合作,印尼(政府)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仿效中國方式來對本國人民進行監視。”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