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民運35載 如何評價胡耀邦趙紫陽

在胡耀邦逝世10週年前夕,大眾聚集在中國江西省共青城的胡耀邦墓前(1999年4月14日)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35週年之際,4月14日-15日在紐約舉行了一場“紀念胡趙和八九民運35週年國際研討會”。與會者就為何紀念八九民運35週年同時還要紀念中共兩位前總書記、對胡趙改革的評價、檢討“六四”等問題展開了熱議。

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4月14-15日在紐約舉行 “紀念胡趙和八九民運35週年國際研討會” ,圖為參加現場會議的來賓 (美國之音/陳小平拍攝)

“他們的言論和行動被老大哥管得死死的。我們能感覺到沈甸甸的責任。”這次研討會主辦機構之一--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會長張艾枚告訴美國之音。張艾枚告訴美國之音,2024年是重要的一年,“胡耀邦逝世35週年,89民運35週年,其實趙紫陽也是35年前被軟禁、被廢黜。

中國記者高瑜4月15日在X發貼說,胡耀邦逝世週年忌日,“北京以至全國都有公民被上崗,從昨晚站到今晚,24小時限制自由。”在中國大陸的高瑜和前中共組織部退休官員閻淮提交了書面發言參加這個研討會。高瑜的書面發言談中共80年代的新聞改革;而閻淮談的是胡耀邦為政治賤民摘帽。

為何紀念兩位中共總書記?

將中共兩位前總書記胡耀邦和趙紫陽跟紀念八九民運35週年一起討論,張艾枚指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胡趙與八九民運之間本來就有歷史的連接。是胡耀邦的去世引發了八九民運,最後導致趙紫陽反對鎮壓而被廢黜和軟禁,就像蔡霞教授在會上說的那樣,共產黨裡面也有追求民主的;吳國光教授也指出這些人的存在對中國民主轉型非常重要。張艾枚告訴美國之音,“將來中國轉型,如果沒有體制內的力量是會非常困難的。

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在會議上談到中共體制內民主力量的演變。她的看法是,雖然黨內民主力量勢微,但從來沒有斷過。

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吳國光指出,民意能夠觸發官變,胡趙變革就是中共統治精英順從民意。

博登書屋創始人榮偉則說,民運打胡趙牌是因為中共黨內還有健康力量,應該與他們形成合力。

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4月14-15日在紐約舉行 “紀念胡趙和八九民運35週年國際研討會”,圖為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會長張艾枚發言 (美國之音/陳小平拍攝)

張艾枚告訴美國之音,“胡給了那麼多人自由,給了一億政治賤民平反。……趙紫陽的思路就更清晰了,雖然是發生在他被軟禁之後。他認為中國一黨專制是沒有出路的,他(趙紫陽)說,想來想去就兩條,市場經濟加民主政治。除了這兩條,我不知道中國的民主政治還能往哪轉?這就是他倆最重要的遺產,是未來中國民主轉型可以借鑒的,積極的東西。”

通過視頻發言的六四紀念館創始人王丹認為,在八九民運35週年之際討論胡耀邦、趙紫陽這兩位中共總書記有意義,因為通過討論胡趙,有助於在學生視角之外看到 “六四”的更完整畫面。

“六四”後趙紫陽為何拒絕復出?

前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所聯絡部部長張剛在這次研討會上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比較大的關注。他說他無法回答會議組織者提出的“為什麼趙紫陽不認錯”這個難題,但願意分享他的一位老朋友拜訪趙紫陽後給他帶回的信息。他告訴與會者,因為對江澤民不滿,鄧小平曾三次托專人找趙紫陽,並以政協主席或總理位置相許,但趙紫陽希望中央重審“六四”定論或重新討論,否則“我不給小平同志添麻煩”,以此為由拒絕。這是目前關於趙紫陽復出問題的第三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趙紫陽主政四川時的部下蔡文彬先生在2011年出版的《趙紫陽的道路》一書中披露,他在探望趙紫陽時被告知,鄧小平在1990和1991年曾以個人名義傳話,甚至可以讓趙紫陽再次擔任總書記,條件是希望他對“六四”表個態,擁護中央決定。最後因為“六四”問題雙方未能就復出問題達成共識。

此外,曾經拜訪過軟禁中的趙紫陽的前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姚監復也披露過鄧小平請趙紫陽復出之事。他說“1991年,鄧小平派人帶話,說你出來當總書記都可以考慮,前提是你要認錯。但趙紫陽說,重新認識不必要,我的認識到此為止”。

如何評價胡趙和改革?

美國歐道明大學講座教授李少民通過回憶父親李洪林的幾篇文章談到中共思想解放運動。當鄧小平發現改革會動搖獨裁體制時,馬上用“四項原則”來踩剎車。他得出結論說,胡趙改革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恢復中共的合法性”。

美國三一學院經濟系榮休教授文貫中認為,胡趙改革的本質就是加強黨的領導,胡耀邦也不例外。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今天為什麼出了習近平就好理解了。

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許成鋼認為,胡耀邦和趙紫陽被太上皇鄧小平扶上去,搞的是通過放鬆極權控制來保護極權制的改革,即使這種改革也與極權制矛盾,最後又被太上皇拉下來。

不過,吳國光教授認為,胡趙變革的精神是通過承認人的權利和公民權利來尋求中國政治變革,因為此目標與中共根本對立,這是89民運失敗和胡趙改革失敗的原因。

張艾枚則認為,胡耀邦的人道主義的人性戰勝了黨性。獨立學者、胡趙基金會副會長鄧聿文認為,胡耀邦雖然未與中共決裂,但胡耀邦代表了更文明的政治。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說,“有人說胡耀邦不是真共產黨員,其實他不是共產黨。”

閻淮將趙紫陽看成“中共智慧的大腦”,而胡耀邦則是“中共善良的心臟”。榮偉認為將胡趙兩個名字聯繫起來紀念只是為了紀念已經斷送了的改革時代,但是趙紫陽的轉變是在下台之後,而將胡耀邦視為“聖人”應無異議,他有“偉大的人性,中共沒有第二人”。

年輕人認為“六四”檢討“乾貨”少

獨立學者、胡趙基金會副會長鬍平曾經在“六四”問題上提出的“見好就收,見壞就上”的觀點仍然是這次研討會上的爭論點。胡平從批評八九民運說到香港抗爭,他批評這30多年來,民運一直沒有對“六四”認真檢討總結,他在研討會上進一步提出,我們不僅要做對的事情,而且要把對的事情做好。

不過,曾經深度參加“六四”的時評人鄭旭光認為,檢討學生是個錯誤方向。相比之下,他說,當聽到趙紫陽到廣場說“我們來的太晚了”這句話的時候,他覺得應該責備的是趙紫陽,因為他等於把此前豁出去支持他的嚴家其這些人都賣了。

獨立學者、中國民主轉型研究所所長王天成的發言說,這些年來暴力論盛行,而且成了主流,這是他的一個擔憂。他在演講中指出,其實暴力比非暴力更難成功。他進一步批評說,八九民運35年了還在紀念,更關心的問題應該是我們做了什麼?35年後的今天,民運要學習,改變中國也要改變自己。

2023年7月才從美國南部邊境翻牆進入美國的張潮是這次研討會上最年輕的演講者。這位84年出生的年輕人目前在美國從事物流生意。他談到了胡趙和89失敗對他們這一代的影響。他告訴美國之音,從“前輩們”“六四”檢討爭論看,實質性的“乾貨”少,而年輕人關注的問題更具體,例如我們要“拆牆”。而他自己要做的“首先就是壯大組織。”

在研討會上發言的共有四十餘人。